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
单元测试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要准备一期“中国近代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2.“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生动的描写。说它“畸形”,是因为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
(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
3.下列有关张謇事迹的介绍,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主张发展民办实业????
B.?热心文化教育事业?????
C.?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办厂?????D.?以面粉业起家
4.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一规定(
)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
5.最早促使中国近代社会风俗习惯变化的原因是
(
)
A.西方列强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发展工商业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传入
D.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个人作用
6.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这二人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是因为
(
)
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都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哲学家李泽厚说:“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下列史实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改称呼
B.剪辫
C.禁缠足
D.易服
9.歌曲也能记录历史。下列作品属于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是
(
)
A.《田横五百士》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李有才板话》
10.科举制的废除是在(???
)
A.?清朝末期??B.?民国初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时期
11.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作家及其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
A.鲁迅——《阿Q正传》
B.郭沫若——《女神》
C.茅盾——《雷雨》
D.老舍——《骆驼祥子》
12.它设立于戊戌年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是
(
)
A.京师同文馆
B.燕京大学
C.京师大学堂
D.东吴大学
13.“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B)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聂耳
14.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基石。中国在近代教育上的探索有(
)
①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福州船政学堂 ②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③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④清末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5.今天中小学生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该出版机构最早创办于(??
)
A.?北京??B.?上海??C.?天津???D.?武汉
二.非选择题
16.下面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图
材料二: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情况表
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材料三:?
一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1)根据材料一,我国民族工业产生于近代史上哪一次探索?
(2)根据材料二,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了怎样的时代?请你分析其出现的内外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一战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状况?
(4)请总结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17.张謇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下面让我们一起追随某电视台的报道,通过对张謇人生历程的了解,来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历程。
材料一
闻知天下:他(右图人物)41岁的时候,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被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职。喜讯传到家乡不久,他父亲就撒手人寰,按清朝规矩,他得在家守制3年。1898年他到北京销假,此时正值“百日维新”时期,他的恩师翁同龢被罢官,心知官场险恶难测的张謇,决心远离官场,走上实业之路。
(1)他为何弃官而兴办实业?
材料二
财经报道:据某电视台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创办了18个企业,参与了9个公司的投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12年,就获利白银1
600多万两,其中的2/3都是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2)张謇创办的企业,在哪一时期发展很快?为什么?
材料三
实话实说:张謇先生因病去世,他的企业也随之衰落。对此,人们如是说:
胡适: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丁文江:数年前余在美时,美前总统罗斯福死后,凡反对之者,无不交口称誉。今张先生死,平日不赞成他的人,亦无不同声交誉。
(3)上述两位人物是如何看待张謇的?胡适称张謇的失败是“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你认为20世纪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走下坡路的原因是什么?
(4)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18.20世纪初,洋溢着满腔爱国之情的文学艺术家们,用他们的辛勤创作,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点燃了一把把精神火炬。观察下列近代中国著名文学艺术家的邮票,回答问题。
(1)结合邮票及提示,写出这三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及一部作品。
①“文坛斗士”:
,
。?②“国歌功臣”:
,
。?
③“美术大师”:
,
。?
(2)除邮票中的三位文学艺术家外,请你再搜集两位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家,并分别说出其代表作品。
(3)特定的历史时代,使这些文学艺术家们拥有了一个神圣的使命,这个神圣使命是什么?
(4)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19.中国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一百多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的有关资料,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②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③创办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
材料二 下图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哪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简要指出其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根据材料三,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20.教育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材料二
1910年至1912年京师大学堂的机构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孔子开办的私学与京师大学堂在教学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2)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什么?它是哪所大学的前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D
5.A
6.C
7.A
8.A
9.B
10.A
11.C
12.C
13.B
14.C
15.B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洋务运动。
(2)进入了发展迅速的“黄金时代”。内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
阶级受到鼓舞。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
的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3)再度受挫。
(4)①整体较为落后,发展艰难。②发展不平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从地区上看,
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③发展时间短暂,过程曲折。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民族工业产生于洋务运动的探索。洋务运动进行
30
多年,虽然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
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形成的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其形成的外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3)根据材料中的“积货如山,无人过问”“闭炉停机”“大多无利”“消沉”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一战后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一战一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整体状况、发展情况、发展时间、发展过程等方面进行总结。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了怎样的时代。(3)本题主要考查一战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4)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17.(1)他认为官场险恶,决心远离官场;《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剥削中国人民,张謇认为要挽回中国利益,必须发展实业。
(2)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这一时期,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
(3)肯定了张謇的功绩。原因: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在中国大量倾销棉织品,纱厂的商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说明: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8.(1)①“文坛斗士”: 鲁迅 , 《狂人日记》 。?
②“国歌功臣”: 聂耳 , 《义勇军进行曲》 。?
③“美术大师”: 徐悲鸿 , 《愚公移山》(其他作品符合题意亦可) 。?
(2)茅盾,《子夜》。曹禺,《雷雨》等。(符合题意即可)
(3)弘扬民主精神,批判封建愚昧,抗日救亡。
(4)不怕艰难困苦,坚决与黑暗势力做斗争;关心国家命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的爱国主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19.(1)②③④
(2)特点:曲折发展。时期:一战期间。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3)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奠定了物质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0.(1)私学:读《书》《礼》《乐》等儒家经典。京师大学堂:既有中国传统儒学,又有西方学科,中西结合。(意思相近亦可)
(2)地位: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大学: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