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8 22: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单元测试题
读准拼音,规范书写。(10分)
jiāng yìng gǔn dòng nuǎn huo héng qī shù bā
shuǐ dào xīng fèn xū ruò téng yún jià wù
组词、填空、选择(在正确答案下面划“_____”)(16分)
记( ) 低声(  )(  ) 蝙蝠(piān biān) (宣 喧)嚷
纪( ) (  )(  )欲聋 即使( jí jì ) (霎 震)时
联( ) 疑则(  )(  ) 潜水(qián qiǎn) 依(赖 懒)
连( ) (  )风(  )雨 家雀(qiǎo què) 震(感 撼)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32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 ),人群( )。
那条白线( ),( ),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 )。
( ),(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 ),
好像( )。
( ),流着( ),( )。( )。哟,( )的小水塘啊!( )!
( ),但( )人( )响。返景( ),复照青苔上。
( )则裕,( )。-----《尚书》
博学之,( ),( ),( ),笃行之。
智能之士,( ),( )。-----王充
( ),孰能无惑?-----韩愈
四、古诗文配对。(5分)
(1)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2)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3)绿 遍 山 原 满 白 川 (4)半 亩 方 塘 一 鉴 开
(5)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6)日 长 篱 落 无 人 过
(7)唯 有 蜻 蜓 蛱 蝶 飞 (8)天 光 云 影 共 徘 徊
(9)子 规 声 里 雨 如 烟 (10)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 —— —-— ——— —--—
五、阅读理解(23分)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防毒面具的外形和猪嘴极为相似(shì sì),这是为什么呢?【 】防毒面具的发明和猪嘴有关?为什么叫猪嘴防毒面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曾与英法联军为争夺比利时伊泊尔地区展开激战,双方【 】半年之久。1915年,德军为了打破欧洲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第一次使用了化学毒剂。他们在阵地前沿设置了几千个盛有氯气的钢瓶,朝着英法联军阵地的顺风方向打开瓶盖,把约180吨氯气释放出去。【 】,一片绿色烟雾弥漫,并以三米每秒左右的速度向对方阵地【 】,一直扩散到联军阵地纵深约25千米处,(至 致)使几千英法联军士兵中毒死亡,战场上的大量野生动物也【 】中毒丧命.
可是奇怪的是,这一地区的野猪(竟 竞)意外地生存下来,这件事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经过考察和研究后,科学家们终于发现是野猪喜欢用嘴拱地的习性,使他们免于一死。当野猪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后,就用嘴拱地以躲避气味的刺激,而泥土被野猪拱动后,其颗粒变得较为松软,对毒气起到了过滤和吸附的作用。野猪【 】地利用了大自然赐予它的防毒面具,因此他们能在这场氯气的浩劫中【 】。
揭(xiān jiē)开了这个秘密之后,英国军事科学家深受启发,科学家们很快就设计制造出了第一批像猪嘴巴一样的防毒面具,但这种防毒面具没有直接采用泥土作为吸附剂,而是使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后来经过多次改进,防毒面具采用的过滤材料更为先进可靠,吸附化学毒剂的本领更大,但它【 】猪嘴的基本样式,却一直没有改变。
防毒面具可以说是一件模仿猪嘴的杰作。
1、给文章起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或读音打“√”。(4分)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 】里。(8分)
莫非 酷似 相继 顿时 对峙 巧妙 飘移 幸免于难
第4段中加点的“这个秘密”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2分)
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B.第2段的故事既引出了制造防毒面具的原因,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野猪用嘴拱地是为了过滤有毒气体。
D.第一批防毒面具采用木炭颗粒做过滤层,内装可以过滤毒气的材料。
6、“猪嘴的形状能装入较多的活性炭”一句中“较多的”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能提出什么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2分)

六、快乐作文(15分)
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请你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或游览过的景点,向大家推荐。
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