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躲在树林里,空气质量好; 
躲在湖水中,鱼儿吐泡泡; 
躲在火堆下,火焰跳得高; 
躲在火箭上,卫星进轨道; 
看不见摸不着,离它不行很重要。 
猜猜看 
巩固回忆: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 
通电分解水: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H2O H2 O2 
下列哪些物质可能产生氧气? 
1、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2、过氧化氢( H2O2) 
3、氧化汞 ( HgO ) 
4、高锰酸钾(KMnO4) 
5、氯酸钾(KClO3) 
6、甲烷(CH4) 
7、水 ( H2O ) 
(1)KMnO4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在加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 
(2)KClO3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可能会发生爆炸。 
(3)H2O2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水,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 
 (4)HgO氧化汞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同时产生有毒的物质汞。 
(5)H2O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成本高,反应速度太慢。 
资料介绍 
 发现问题: 
 我们的猜想: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过氧化氢反应的速率加快吗? 
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倒入过氧化氢溶液,仔细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及产生的速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三支试管的试管口,观察哪个能够复燃。 
实验探究: 
二氧化锰 碎瓷片 
选用药品 
产生气 
体速率 
能否使带火 
星木条复燃 
1 
过氧化氢 
2 
过氧化氢 
和二氧化锰 
3 
过氧化氢 
和碎瓷片 
实验现象 
 慢 
 快 
较快 
否 
能 
否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锥形瓶 ④ 酒精灯 
⑤长颈漏斗 
⑦双孔 
橡皮塞 
⑧导管 
讨论互动:装置的选择 
⑥单孔 
橡皮塞 
⑨集气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的选择 
小资料 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 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气体 
空气 
向下排空气法 
空气 
气体 
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的选择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氧气的方法: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或 
发生 
装置 
收集装置 
▲ 
2、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0.5克(约半药 
 匙) ,并塞紧瓶塞; 
3、将 装满水,从侧面轻推盖上毛玻璃片,翻转后,扣在水槽中; 
4、向长颈漏斗中倒入 ; 
5、等导管口有___________产生时,再收集一瓶氧气。在水底将毛玻璃片盖紧,取出, ; 
6、整理好药品和仪器装置,清理桌面。 
动手实验:亲自动手组装仪器,并收集一瓶气体,感受一下亲自动手的乐趣,操作步骤如下: 
组装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 
二氧化锰 
集气瓶 
过氧化氢溶液 
连续均匀气泡 
正放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长颈漏斗应没入液面以下,导管刚露出 
 橡皮塞即可; 
3、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气体; 
4、取出后的集气瓶应正放。 
 讨论交流: 
 用下面这套装置制取氧气时,应如何验满呢? 
氧气的性质 
1、木炭与氧气反应 
燃烧,放热,发白光 
变浑浊 
发红光 
2、铁丝与氧气反应 
空气中:发红光 
剧烈燃烧,火光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操作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 细沙: 
引燃铁丝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不能顺利燃烧 
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观察:铁丝在空气中能否被点燃?思考原因 
实验 
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小明发现老师在《氧气》一课中为同学们准备了碳、蜡烛、铁丝的燃烧实验但没有准备硫的燃烧实验。 
1.硫燃烧文字表达式 。 
2.你能否解释老师没有准硫的燃烧实验的原因 。 
 小明和几位同学去找老师。 
能否通过实验的改进,实现 
实验的顺利进行,老师给他们 
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几种仪器。 
氧气 
硫 
发现问题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有毒 
提供仪器和用品 
集气瓶 橡皮塞(可打孔)导管 气球 燃烧匙 
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了自己的构想 
高锰酸钾溶液 
实验设计 
交流反思: 
 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你是怎样的解决的? 
 
你说我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 
选择发生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A B C 
选择收集装置需要考虑的因素: 
气体的水溶性、 
气体的密度 
1、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能产生氧气。 
 D.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D 
当堂达标 
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在空气中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B 
当堂达标 
3.以下有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与其他三种方法有本质的不同,该方法是( ) A.分离液态空气 B.加热氯酸钾 C.加热高锰酸钾 D.电解水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 
①生成物无污染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④操作简便 
A 
 ① ② ④ 
当堂达标 
1、实验室也可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 
氯化钾 + 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 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 热 
根据反应原理,我们应该怎样组装仪器? 
拓展延伸 
利用自制装置探究一下我们身边哪些物质有较好的催化作用。 
探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