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提高练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提高练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9 14:1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木炭燃烧???????????????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下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正确的检验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C.看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4.下列关于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5.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的操作及现象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燃烧更旺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C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D
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
有气泡逸出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按要求组装好仪器;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
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B.
C.
D.
8.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来制取
B.加热石灰石来制取
C.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
D.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9.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10.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中的胶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4)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若火焰熄灭,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5)验证制取的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制取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1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已知能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
(1)写出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

(4)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
12.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图中可用于加热制备的装置为
(填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若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在装置A中制备,石灰石应放在
;用装置F收集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
(填“b”或“c”);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胶皮管后,
,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后,
。????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最好选用装置
(填序号),把装置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
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工业生产需要考虑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是否能大量生产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A.煅烧石灰石符合上述各项要求,所以正确.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成本高,所以错误.
C.燃烧木炭的方法收集困难,不利于大量生产,所以错误.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成本高,所以错误.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A错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选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正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C正确;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正确。
5.答案:C
解析: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故选C。
6.答案:B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先组装仪器,再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然后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收集即可。
7.答案:B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块状固体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排除A、C;D中长颈漏斗下端没伸入液面以下,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生成的气体不易收集,排除D。
8.答案:C
解析: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大
理石的表面,阻止硫酸与大理石的进一步反应,反应自行停止;加
热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用稀盐酸与石
灰石反应制取CO2,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因为CO2的密度比
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碳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
9.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用A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长导管进气,A正确;用B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短导管进气,否则氧气会从短导管逸出,B错误;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从长导管进气,C正确;氧气不易溶于水,故D中通过观察水中导管口气泡冒出的速度监控气体的流速,D正确。
10.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
(2)—段时间内水柱液面不下降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4)集气瓶口
(5)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答案:(1)铁架台;分液漏斗
(2)B;F;
(3)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4)G;D
解析:(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B;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装置选F。
(4)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能和氯化氢反应,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气体发生装置→G→D。
12.答案:(1)漏斗;C;
(2)有孔塑料片上;b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在长颈漏斗中形成液柱,一段时间后液柱不下降
(3)B;锥形瓶中的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不能分离
(4)B;b
解析:(1)仪器a是漏斗;氯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选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在装置A中制备,石灰石应放在有孔塑料片上;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装置F收集时空气需要通过导管c导出,则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b;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胶皮管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在长颈漏斗中形成液柱,一段时间后液柱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装置B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后,锥形瓶中的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不能分离。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最好选用装置B,因为装置C的反应条件是加热,装置A和D中的有孔塑料片上不能放置二氧化锰粉末;用排水法收集时,氧气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则水需要通过导管b导出,所以应在b端连接上一个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