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圆舞曲》 教学设计
课 题:《溜冰圆舞曲》?
课 型:欣赏课
课 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使学生了解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聆听欣赏作品,感受体验理解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艺术,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学习世界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
教学重点:聆听欣赏作品,了解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与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小圆舞曲的曲式结构及情感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播放视频,同学们看到什么样的场景?听到几拍子的背景音乐?
生:溜冰;三拍子舞曲
师:导出背景音乐《溜冰圆舞曲》
二、知识介绍:
1、圆舞曲体裁介绍:圆舞曲(Waltz)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
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属于音乐体裁舞曲的一种。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
纳宫廷,现在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其特点为旋律优美流畅,速
度可快可慢,节奏明快,节奏型多为:3/4 X X X ∣ X X X
2、作者介绍:瓦尔德退费尔是法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由于其圆舞曲
具有妩媚动听的艺术特点,因而被人们誉为“是继约翰?施特劳斯父子之后最受
欢迎的圆舞曲作曲家”。其代表作有:《溜冰圆舞曲》、《西班牙圆舞曲》、
《美人鱼圆舞曲》等。
3、作品介绍:在19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都很盛行。成为上流社
会的社交活动之一。作者瓦尔德退费尔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
作了这首管弦乐《溜冰圆舞曲》。这部作品是由序奏+四小圆舞曲+尾声组成。
三、分段欣赏作品:
序奏——
师:序奏部分的速度是怎样的?主要使用了什么乐器?
生交流:缓慢的;圆号;
过渡句:序奏的开始好像溜冰刚拉开序幕一样,生动地表现出溜冰者轻松的姿
态。我们接着一起欣赏溜冰者的舞姿。
第一圆舞曲——
1、师:分几个主题?
生交流:A B 两个主题
2、曲式结构为A B A
3、比较两个主题
节 奏 速 度 旋 律 表现内容
A主题 宽 松 稍 慢 优美平稳 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B主题 紧 密 稍 快 轻松活泼 本主题多为八分音符,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
4、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感受三拍子:
A主题我们用沙锤 B主题用响板
第二圆舞曲——
1、师:分几个主题?
生交流:C D 两个主题
2、曲式结构为 C D C
3、比较两个主题
节 奏 速 度 旋律特点 表现内容
C主题 大跳音程、
休止符 稍 快 直线上升 表现出溜冰者在做矫健的腾空动作,乐曲情绪欢快而有力,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在溜冰场上大显身手的溜冰者洒脱的姿态。
D主题 装饰音的
休止符 稍 快 低音声部上进行 轻巧而诙谐,仿佛腰上系着铃铛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着滑稽的舞蹈动作。
第三圆舞曲——
简略欣赏 E主题:具有与第一小圆舞曲同样舒展平稳、流畅悠闲的特点;
F主题:轻松活泼、引人入胜,富于热情,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第四圆舞曲——
简略欣赏 曲式结构 G H G
G主题 是一个抒情优美的乐段,节奏平稳,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
H主题 活泼跳动,令人兴奋快活。
尾声:欢乐的华彩段落之后,音乐进入结尾部分,再现第一圆舞曲与第三
圆舞曲,并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四、归纳总结维也纳圆舞曲风格特点
师:出示曲式结构图
生交流
五、拓展延伸:
师:除了圆舞曲,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其他的舞曲体裁?
探戈:起源于阿根廷的一种社交舞曲,二拍子或四拍子,后流行于欧洲各国,
主要有拉丁美洲风格和欧洲风格。
波尔卡:19世纪产生于波西米亚的一种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
六、师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的《溜冰圆舞曲》是一首冬天的圆舞曲,你一定从音乐中感受
到了溜冰者们婀娜多姿的舞姿,也体会到了冬天带给人们的快乐。在以后的课
程中,我们还会欣赏到更多的国外音乐作品。同学们今天的音乐欣赏课我们就
上到这里,希望音乐能带给大家快乐。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