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6 做个胸卡送老人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2.6 做个胸卡送老人岭南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9 11:2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个胸卡送老人>>教学案例
教材说明: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的范畴,教学内容与社会联系紧密,学生的创造空间较大。通过做个胸卡献给所需要的老人,培养学生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等的良好品德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本课以一个老奶奶的事例来说明胸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胸卡所包括的内容?如何做一个漂亮的胸卡?然后分别从胸卡的外形、色彩搭配、图案、文字等不同方面弄清胸卡的制作步骤、掌握其制作方法,并付之以行动。
设计理念:
《做个胸卡送老人》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此课以一张“寻老人”启事导入,紧接着创设了“一位带着胸卡找不到家的老奶奶,碰见正在放学路上的小学生小红和小明”的情景,拉开了整个学习的序幕,让学生深深感知胸卡对所需老人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认知探索”和“创作尝试”等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制作实用而美观的胸卡。最后通过“作品展评”环节,使学生制作的胸卡更加完美,同时通过学生佩戴老人的面具和所制作的胸卡的展示,体味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后的快乐感,和老人得以尊重后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此节课的教学,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实例。
教学目标:
1.了解胸卡的用途,学习制作胸卡的方法步骤。
2.结合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等要素进行大胆的设计制作。
3.通过实际行动做胸卡献给老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帮助和尊重身边的老人,让老人们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能从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进行大胆创新制作。2.教学难点:
运用设计理念,设计既实用又美观的胸卡。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
1.屏示关于一位老人的寻人启事。
2. 一位身上佩戴胸卡的老奶奶走丢了(由一位学生扮
演),正好遇到两位正在放学路上的小学生小红和小明,假若我们在座同学就是小红和小明,我们能帮助奶奶找到家吗?在同学与老奶奶的对话中,引出课题且出示——《做个胸卡送老人》。即: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着这样一个情景:一天小红和小明在放学的路上,突然遇到这样的一件事情,请大家睁开眼睛。
老奶奶扮演者(走入讲台):小同学,你们能帮我找到家吗?
师:老奶奶请您先别着急,同学们,假若你们就是小红和小明,你有什么方法帮助老奶奶找到家呢?
学生甲(小红):老奶奶你知道你的家在哪吗?
老奶奶扮演者:我不知道。
学生乙(小明):老奶奶你知道你家里人的电话号码吗?
老奶奶扮演者:记不清了。
师:还有办法吗?
学生丙(小红):我们可以看看老奶奶身上佩戴的胸卡呀。
师:咦,这是一个好办法,请大家看屏幕上放大后的奶
奶的胸卡。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老奶奶”与同学们对话的情景,紧紧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机,激发学生极大地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奶奶所佩戴的胸卡上,引出课题且出示。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胸卡所包括的内容。
屏示奶奶的胸卡,引导得出胸卡所包括的内容一般有:姓名、地址、家人电话、病情。即:
(屏幕示奶奶的胸卡)
师:看了这张胸卡后,请哪位同学先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A:奶奶的胸卡所包括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姓名、病情、地址、家人电话(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出示姓名、病情、地址、家人电话),我觉得还挺全面的,我们一看就能把奶奶送回家。
学生B:我认为所包括的内容是不错,但缺少艺术设计呀,一点都不美观。
学生C:我认为胸卡的内容还可把奶奶的血型加上,假若遇见老人病危的状况,抢救时应该可以派上用场。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非常好,老人的胸卡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这四个方面(教师贴上“胸卡所包括的内容”板书),至于还有其它的一些信息,大家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添加上。
2.装饰胸卡。
如何让奶奶的胸卡更漂亮?引导学生自主得出,从外形、色彩、文字、图案四个方面进行装饰。且进行作品赏析。
3. 胸卡的制作步骤。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即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板书制作步骤。
通过“微课学习”,将制作步骤展现为现实。教师引导强化教学难点,即打孔时要特别注重找到胸卡上端的中心点。
设计意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掌握相应的本领,这里指要学会制作胸卡。要让胸卡内容齐全,实用而漂亮。
大胆创新,动手制作。
师:今天我们就为身边所需要的老人制作一张既实用又美观的胸卡吧,设计具体要求请看屏幕。
(屏示设计要求)。
师:同学们,开始动手设计吧!
体验分享,展示评价。
1.随机抽号,逐一点评。(随机抽取6个学号学生的作品上台展示,且开展评价活动。)
在“展示星”里随机抽取5个学号、在“幸运星”里
随机抽取一个学号。并请这6位抽中学号的同学拿着自己的作品上台展示且开展评价活动。
设计意图:每堂课随机抽取6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
评价,是本人本学期正在开展的一项“展示和评价”活动,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即将全班52名学生的学号均放在“展示星”的瓶子里,开展活动的首次是在“展示星”里随机抽取5个学号的学生为展示星;已经抽过的“展示星”的学号则放进“幸运星”的瓶子里,从第二次课开始,则每次在“展示星”里随机抽取5个学号、在“幸运星”里随机抽取一个学号,共6位学生参与展示。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旨在强化全员参与,尤其对于经常不带本子、不带工具、绘画时不抓紧时间等的学生起着很有效的促进作用。
2.小组点评,优品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评活动,且每组推荐一名最优秀的作品上台展示(佩戴老人的头饰和所做的胸卡,共13名学生)。
13位学生在音乐声中,扮演着老人巡走、展示自己的胸卡的同时,教师导语:同学们,在我们大家的关心、帮助和尊重之下,你看,这些老人同样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快乐生活每一天。
3. 全体分享,体验成功。全体同学各自展示(佩戴老人的头饰和所做的胸卡)。
设计意图:通过2、3两环节的展示活动,既能凸显同学们所创造作品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通过佩戴待帮老人的头饰和所送的胸卡,体味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后的快乐感和老人得以尊重后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升华在暖暖的氛围之中。
五、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我们是“仁爱校园”,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把“仁爱”之情,带给我们身边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
设计意图:“仁爱”教育正是我校所打造的教育特色。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