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2011课标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京剧与美术》教案 
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国粹京剧知识并体会京剧与美术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京剧艺术地观察、欣赏、分析提高学生评述及综合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艺术的欣赏、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应该让孩子们多学习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国粹京剧的历史、戏楼、服装、道具、乐队等知识,使学生体会感受京剧艺术的美。? 
教学难点:京剧艺术特点与美术之间的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播放京剧《说唱脸谱》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播放的歌曲是什么吗?这五颜六色的脸谱能表现舞台演员形象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等综合特征。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的重要表现。京剧脸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京剧脸谱? 
活动2【讲授】分析探究 
一、认识脸谱的由来 
脸谱是我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趋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 ,这就脸谱的由来。 
二、了解京剧的角色 ?认知哪些角色画脸谱 
生:戏曲表演角色主要类型之一,一般用作净、丑以外的男角色统称。 旦: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 
?净: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装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 
丑:戏曲表演角色类型之一,喜剧角色。面部化装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 
在京剧表演艺术中有角色之分,划分为生、旦 净、丑四大类型,只有净角和丑角画脸谱。 
三、分析京剧脸谱 ??? 
了解京剧脸谱分类 课件演示各种京剧脸谱的谱式,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谱式的特点。 
1、整脸:是一种常见的谱式。是在整个面部先涂上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的部位和细致的面部肌肉纹理,表现出人物的神态。此类脸谱画法极有讲究,要求笔锋准确有力,形象传神。 如:《水淹七军》中的关羽,勾“红色整脸”,形象庄重威严。 
2、三块瓦脸:是在“整脸”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眉、眼、鼻的画法,用线条勾出两块眉、眼窝,一块鼻窝,所以称“三块瓦脸”。它要求对称,用笔严谨,色彩多种多样。 如:《盗玉马》中的窦尔敦,勾成“蓝花三块瓦”谱式。 ??? 
3.十字门脸,由“三块瓦脸”发展而来。特点:用一个色条从额顶一直勾到鼻尖以下,用这个色条象征人物性格。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故名“十字门脸。”分为“花十字门”、“老十字门”两种。 
4.碎花脸,由“花三块瓦脸”演变而来,保留主色,其他部位用辅色添勾花纹。色彩丰富,构图多样,线条细碎,故称“碎花脸”。碎花脸与整脸相对,色彩最丰,图最繁。碎脸依据主色而多种多样。 
5、歪脸:顾名思义可知是一些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的人物。特点是勾法不对称,给人以歪斜之感。 如:《三打祝家庄》中的祝彪。 
6.丑角脸:又名“三花脸”或“小花脸”,特点是在鼻梁中心抹一个白色“豆腐块”,用漫画的手法表现人物的喜剧特征。角色不同,“豆腐块”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方、有圆、有三角、有菱形,再配上不同的眉、眼、鼻、嘴以及表情动作,以表现不同的人物 解说:京剧脸谱因人物性格不同,各个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彩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个性,而决不雷同。 
小结: ?京剧脸谱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色彩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心理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 
三、认识脸谱中不同色彩的不同象征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主要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色彩不同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色彩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活动3【赏析】了解脸谱的制作过程 
1. 教师通过学生作品简单介绍制作方法,学生认真观察并掌握 
2.根据自己对脸谱的认识,临摹或参照京剧脸谱的样式画一画脸谱 
活动4【作业】作业安排 
布置作业,准备作画工具,回家查阅关于脸谱的资料。 
活动5【总结】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