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庆元旦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24页)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上册七庆元旦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24页)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9 14: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
单元 主题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 总课时 10
主备人
执教人
单元 教学
内容
分析 关于“时、分、秒”的内容,在前面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此基础上,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分=60秒;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本单元具体内容有: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学情 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表上的时、分、秒。时、分、秒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对时和分之间的60进制(而不是通常的 10 进制)不易掌握,所以构建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单元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秒,知道时、分、秒之间是60进制的。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简单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分、秒,知道时、分、秒之间是60进制的。
教学难点: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突破 重难点
措施 1.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实际观察等数学
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3.围绕重点展开教学组织课堂活动。
4.注意课内外结合。
课时 安排 第1课时 信息窗1 时、分的认识
第2课时 信息窗1 练习课
第3课时 信息窗2 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4课时 信息窗2 练习课
第5课时 信息窗3 秒的认识
第6课时 信息窗3 练习课
第7课时 我学会了吗 复习课
第8课时 第七单元试卷 测评课
第9课时 第七单元试卷 讲评课
第10课时 变废为宝 实践活动课
课时备课卡
备课时间 2015.11.20 总第 1 课时
课题 信息窗1 时、分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教材 解读 本信息窗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元旦联欢会的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联欢会上的不同节目的开始时刻,如第一个节目的开始时间是8::31,让学生顺其自然地进行相关的学习。学生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应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 分。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提出合理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数学学习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时=60分。
教学难点:时分实际意义的理解,和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课前 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本。
学生:课本。
集 体 备 课 教 学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节 一、导入新课(不超过5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一年的第一天是什么日子啊?你们还记得元旦是怎们过的吗?(学生回忆回答。)这里有一场元旦联欢会,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时、分的认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元旦联欢会的小朋友带给我们的数学问题吧。?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我要学会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时=60分;难点是时分实际意义的理解,和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合作探究
(一)出示任务
下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观察钟面,你看到了什么?
2.转一转你手中小表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3.对于时和分的了解你还知道哪些?时和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时间有几种表示方法?可以怎样表示几时几分?
方法提示
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走1大格是几分?
分针从12走到数1是多少?
分针从12走到数6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分针从12走到数9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三)展示交流
生1:我看到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三根针,而且每两个数之间有5格。
生2:我发现分针转动一圈,时针走一个大格。
生3:我知道1小时=60分钟。
生4:我知道可以有两种方法表示时间,有普通计时法,如8时31分;电子表计时法,如8:31。
教师点拨(易错点,易混点)
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方法说出了钟面上有十二个大格、六十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以及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
刚才时针和分针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虽然他们走的距离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1时和60分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板书:1时=60分)
有两种方法表示时间,有普通计时法,如8时31分;电子表计时法,如8:31。
三、巩固拓展
(一)基础巩固
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第3题
拓展训练
组织学生拿出学具钟做游戏
我拨你说:同桌两人合作,一人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另一个人说出这个时间是几时几分,判断是否正确;变换角色做。
你拨我说:同桌两人合作,一人先说一个时间,另一人在钟面上拨出对应的时间,判断是否正确;变换角色做。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检测和训练中,你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们可以怎样避免呢?
四、总结收获
(一)学生收获
1.我学会了怎么看钟表了,知道分针走一圈就是一个小时,这时候时针走了一大格。
2.我能积极回答问题了。
3.我知道时和分之间的关系了,1时=60分。
4.我知道了有两种方法表示时间,有普通计时法,如8时31分;电子表计时法,如8:31。
(二)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时间的单位和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时=60分。希望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心,把这两个单位之间的弄清楚,争取把每道题都做正确。
五、回扣目标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是不是完成了这几条学习目标,如果有的地方没做好,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我要学会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1时=60分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普通计时法 电子表计时法
10时15分 10:15
6时零5分 6:05 (对)
6:5 (错)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 结合“元旦联欢会” ,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 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练习课课时备课卡
时间:2015. 11.21 总第 2 课时
练习 内容 时、分的认识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课时
达成 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1时=60 分。
2.知道时间的两种表示方式,会根据一种写出另一种。
3.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练习 重难点 练习重点:能够准确读出和写出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
练习难点:两种时间表示方式的转化。
练习 形式 自主练习、集体订正、教师精讲
备 课 组 练 习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时间的单位“时、分”,谁能说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表示时间的方式有几种,都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目标(屏幕出示)
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准确读出和写出钟表上的时间。
(2)知道时间的两种表示方式,会根据一种写出另一种。
三、自学指导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请看自学指导。
思考:
(一)怎么能准确读出时间,先看什么针,再看什么针?
你有什么诀窍可以和大家分享?
四、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自主练习4  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5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学生计算完后集体订正,展示交流,教师精讲点拨。
五、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生共同小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多找几位同学说。最后教师总结概括。
六、达标测试
做配套练习册上的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练习效果简要分析:(即反思) 由于本节课时间紧,总是过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数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如果在巩固阶段出现“你拨我说”或“我说你拨”的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课时备课卡
备课时间 2015.11.22 总第 3 课时
课题 信息窗2 有关时间的计算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设计者
审核者 ? 执教者
教材 解读 信息窗2的主题图是观看元旦联欢会最后一个节目——校园歌曲大联唱的情境。情境图呈现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分别是10时35分和10时55分,启发学生提出关于“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的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会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学会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课前 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本。
学生:课本。
集 体 备 课 教 学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节 一、导入新课(不超过5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联欢会就要结束了,最后一个节目是校园歌曲大联唱,我们一起看看联唱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吧。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习目标:1.我要学会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这节课的重点是会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难点是合作探究学会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合作探究
(一)出示任务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1.校园歌曲大联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2.从10:35到10:55经过了多少分钟?你是怎么算的?
方法提示(重点,写请合作学习的步骤)
1.先独立思考,自己先尝试解决一下上面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方法,看看谁的方法更简单、更好用、更快。
(三)展示交流
生1:校园歌曲大联盟的开始时间是10:35,结束时间10:55。我是这样计算经过的时间的:看分针走了几个大格,分针从7走到了11,也就是走了4个大格,一个大格是5分钟,4个大格也就是20分钟。
生2: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和刚才的同学一样。我是这样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我是用手拨钟表的分针,发现经过了20小格,也就是20分钟。
生3:我是这样计算经过的时间的:因为10:35和10:55这两个时间都是在一个小时内的,所以我从35分10分10分色数到55分,发现数了2个10分,也就是20分。

(四)教师点拨(易错点,易混点)
同学们你们说的方法都非常好,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而且总结的很到位。下面老师就来说一说我的方法,同学们看看对吗?我们先看开始的时间是10:35,结束的时间是10:55,这两个时间都是10点多,没有到11点,说明这两个时间在1个小时内,那我们就可以只看分针就可以了(也就是只看两个时间的分钟数)。下面我们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计算:55-35=20(分)
过渡语:同学们你听明白了吗?那就一起来检测一下自己是不是学会了吧?
三、巩固拓展
(一)基础巩固
1.“美术星空”(16:00-16:40)
出示问题,反馈交流,归纳方法
2.“新闻联播”(19:00-19:30)
出示问题,反馈交流,归纳方法
3.课本75页自主练习第1题,填一填
(二)拓展训练
1.“大风车”(18:30-19:00)
小组交流,合作完成,然后指名说答案,小组合力帮助学困生。
2.10:45-11:00,经过 分钟
12:20-13:00 经过 分钟
20:10-21:00 经过 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检测和训练中,你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们可以怎样避免呢?
四、总结收获
(一)学生收获
1.我学会了怎么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了。
2.我能积极回答问题了。
我知道开始时刻减去结束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我知道如果两个时间在1个小时内,那我们就可以只看分针就可以了(也就是只看两个时间的分钟数),用比较大的数减去比较小的数就可以了。
(二)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你认为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有关经过时间最好?我们刚才是从8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
五、回扣目标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是不是完成了这几条学习目标,如果有的地方没做好,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计算经过时间
10:35-10:55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的时间
55-35=20(分)

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练习课课时备课卡
时间:2015.11.23 总第 4 课时
练习 内容 经过的时间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课时
达成 目标 1.让学生在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练习 重难点 练习重点:一小时内的经过的时间的计算。
练习难点:从某一时刻到下一个整时刻经过的时间的计算。
练习 形式 自主练习、集体订正、教师精讲
备 课 组 练 习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你还记得怎么做吗?
请解答下题:
10:20-10:55经过了 分钟
20:10-21:00 经过了 分钟
二、学习目标(屏幕出示)
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能准确算出经过的时间。
(2)知道从某一时刻到下一个整时刻经过的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自学指导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请看自学指导。
思考:
(一)如何准确读出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
(二)怎么计算经过的时间?
你有什么诀窍可以和大家分享?
四、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自主练习2 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3  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4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学生计算完后集体订正,展示交流,教师精讲点拨。
五、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生共同小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多找几位同学说。最后教师总结概括。
六、达标测试
做配套练习册上的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练习效果简要分析:(即反思) 第一课时,对于计算不是整时刻之间的经过时间,鼓励大家使用推算的方法,因为推算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活动过程。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掌握这种本领。等到第二课时时,再介绍类似竖式的计算方法。以后就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课时备课卡
备课时间 2015. 11.24 总第 5 课时
课题 信息窗3 秒的认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教材 解读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认识时、分”和”计算经过时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时间单位为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尤其是一秒的时间非常短暂,很难被学生感知到,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运用各种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同时,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比较复杂,因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学生学过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带来一定困难,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的意义。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课前 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本、钟表、自制钟面。
学生:课本、自制钟面。
集 体 备 课 教 学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节 一、导入新课(不超过5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新年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好吗?出示新年晚会倒计时图,倒计时:10、9、8、7、6、5、4、3、2、1。
像刚才这样短的时间单位,我们通常称它为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我要知道分和秒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1分=60秒。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难点是知道1分=10秒,会用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渡语: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合作探究
(一)出示任务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1.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走的最快的是什么针?
2.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秒针从1走到4表示几秒?
3.1分钟有多么长?1分钟=()秒?
方法提示(重点,写请合作学习的步骤)
1.先独立思考,自己先尝试解决一下上面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的方法,看看谁的方法更简单、更好用、更快。
(三)展示交流
生1:时钟中最细最长的那根是秒针,走的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生2: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大格表示5秒,秒针从1走到4表示3秒。
生3:1分钟=60秒。

(四)教师点拨(易错点,易混点)
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秒针就是那根最细最长的,而且是走得最快的针,它是最勤劳的。当秒针走了一圈也就是60秒的时候,我们发现分针走过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分和秒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1分=60秒。(教师板书:1分=60秒)
过渡语:同学们你听明白了吗?那就一起来检测一下自己是不是学会了吧?
三、巩固拓展
(一)基础巩固
1.1秒你能干什么?
出示问题,同桌表演,反馈交流
2. 1分=( )秒 5分=( )秒
120秒=( )分 300秒=( )分
出示问题,反馈交流,归纳方法
3.课本78页自主练习第2题,填一填
4.课本78页自主练习第3题,互相说一说
(二)拓展训练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跑60米大约用12
从家到学校大约用15
朗读一首小诗大约用20
从济南到北京大约用6
小组交流,合作完成,然后指名说答案,小组合力帮助学困生。
填“>”、“<”、“=”
80秒○1分 6时○36分 5分○350秒
4时○200分 120秒○2分 90分○2时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检测和训练中,你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们可以怎样避免呢?
四、总结收获
(一)学生收获
1.我认识了时间的另一个单位——秒,知道了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我能积极回答问题了。
3.我知道分和秒之间的数量关系,也就是1分=60秒。
(二)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又收获了什么新知识?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
五、回扣目标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是不是完成了这几条学习目标,如果有的地方没做好,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我要知道分和秒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1分=60秒。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1分=60秒
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时、分、秒的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练习课课时备课卡
时间:2015. 11.25 总第 6 课时
练习 内容 秒的认识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1课时
达成 目标 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练习 重难点 练习重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
练习难点:让学生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练习 形式 自主练习、集体订正、教师精讲
备 课 组 练 习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时间的另一单位——秒?,你还记得它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交流
二、学习目标(屏幕出示)
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知道分和秒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请看自学指导。
思考:
(一)如何准确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二)怎么比较不同时间单位的大小?
你有什么诀窍可以和大家分享?
四、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自主练习2 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5  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6 学生独立完成
自主练习8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做在自己的课本上,学生计算完后集体订正,展示交流,教师精讲点拨。
五、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师生共同小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多找几位同学说。最后教师总结概括。
六、达标测试
做配套练习册上的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练习效果简要分析:(即反思) 在教学“1分=60秒”的这个环节中,应适时地“放”一下学生,让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提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部分讨论的不到位,有的学生学的不实。对后进生关注不够,分组学习考虑的不周。
复习课课时备课卡
时间:2015.11.26 总第 7 课时
复习 内容 我学会了吗?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
达成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时=60分,1分=60秒及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计算。
2、通过进一步学习各种形式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通过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复习 重难点 复习重点:进一步巩固时间单位,熟悉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复习难点:会简单的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复习 形式 自主练习、集体订正、教师精讲
备 课 组 复 习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一、复习
出示本校《学校作息时间表》,根据时间表回答一下的问题:
(1)我们每一节课用多少时间?
(2)早操用了多少时间?
(3)我们的眼保健操用多少时间?
(4)一般你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从家里走?并说说你的理由是什么?
(5)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激趣导入
师:掌握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那么我们就会更有效率的做每一件事情。
(1)出示80页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吗?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作息时间表格。(提示:时间一定要合理)
(3)展示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并且给予交流,指导。
利用幻灯投影仪操作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自己说说在家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并说说谁用的
(1)时间最合理。(学生交流)
(2)挑选出比较合理的十位同学的作息时间,全班同学共同制作《我们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学生操作)
(3)展示作品。(利用投影仪)
四、课外作业
(1)你们能合理安排周末一天的休息时间吗?小组内讨论。
(2)请你们将讨论设计的方案给爸爸妈妈看看,让他们提提意见,使自己真正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五、小结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伏尔泰生前给人们留下了一则意味深长的话:它最长又最短,它最快又最慢;聪明者计划它,愚蠢者等待它;勤奋者珍惜它,懒惰者浪费它。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好好的理解这几句话,充分的利用每一秒。
教师:“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在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时、分、秒的认识
1 分=60 秒
1 时=60 分
复习效果简要分析:(即反思) 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 应用于生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 关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复习课课时备课卡
时间:2015.11.27 总第 8 课时
复习 内容 第七单元试卷测评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
达成 目标 1.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认真答题,最后检查的习惯。
2.通过测试学生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
复习 重难点 1.通过测试让学生知道对本单元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
2.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认真检查。
复习 形式 自主练习
备 课 组 复 习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第七单元时、分、秒检测题
班级: 姓名:
我会填
80秒=( )分( )秒 3分12秒=( )秒
90分=( )时( )分 100分=( )时( )分
1时=( )分 4小时=( )分
2分=( )秒 65秒=( )分( )秒
75秒=( )分( )秒 80分=( )时( )分
1分=( )秒 3分21秒=( )秒
2时12分=( )分 60分=( )时
二、想一想、填一填
1、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 )小格,分针走了( )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 )小格,是( )分。
2、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3、8:30:25是( )时( )分( )秒。
4、 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 )小格,是( )秒。
5、(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6、分针走半圈是( )分,时针走半圈是( )时,秒针走半圈是( )秒。
7、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 )小格,是( )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 )小格,是( )分。时针从( )走到6,走了5小时。
8、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是( )小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 )分钟。
9、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9是( )分钟。、
10、课间从9:40开始,10:00结束,课间操的时间是( )。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 60分○1时
60秒○1时 1分○10秒
2时○120分 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4时○4分 1分30秒○100秒
1时○60分 1分○100秒
10分○1时 6分○36秒
7分○70秒 40秒○4分
250秒○4分 150分○2时
3时○240分 250分○2时20分
四、填写合适的单位
1、洋洋每天睡9( )
2、小明跑60米,用了12( )
3、学校周一升国旗大约用了5( )
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 )
五、计算:
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六、选择合适的时间连线.
1. 小青跑60米        1小时
2. 小军每天写作业         11秒
3. 新闻联播        3小时
4.从青岛到潍坊         30分
七、解决问题
1、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

2、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
附加题:
在100米比赛中,小明用了16秒,小锋用了15秒,东东用了14秒。
◆他们谁跑得最快? 谁跑得最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复习效果简要分析:(即反思) 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仔细读题,认真答题,书写工整,详细检查。但也有的学生出现不认真的现象,影响成绩。
复习课课时备课卡
时间:2015.11.28 总第 9 课时
复习 内容 第七单元试卷讲评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
达成 目标 1.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复习 重难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复习 形式 独立订正、教师精讲
备 课 组 复 习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成绩分析:
检测学生 86人,及格 78 人,
(二)试卷整体分析
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知识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较高。
(三)学生答题分析:
1.答题不认真,部分学生不理解题目要求。
2.填空做得不太好,拓解决问题答题不规范。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第一、三题,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学生做起来有点难度,做得比较慢,主要是对于他们之间的进率掌握的不够熟练。
第二题,考察知识点时针、分针、秒针在钟面上的表示,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①审题不清。
解题方法:
看清是什么针,再确定大格还是小格。
六题,主要考察对于时间单位的理解,感觉时分秒的长短,做出合适的选择。
第五题,主要考察经过时间的计算,掌握住方法就可以。
第七题,解决问题。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
四、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复习效果简要分析:(即反思)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来上好单元评析课。
课时备课卡
备课时间 2015.11.29 总第 10 课时
课题 变废为宝 课型 实践活动 课时 1
设计者
审核者 ? 执教者
教材 解读 环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本课教材以“变废为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设计与探究,了解身边垃圾的产生、分类、垃圾回收等方面的问题。教材以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生活垃圾为情境,激发学生对如何变废为宝的研究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教材安排了“想一想”,也就是让学生在研究之前先确定研究内容,再确定研究的方法。“做一做”则是引导学生建立垃圾分类的意识,看看哪些可以再利用,我们家每周都能产生哪些可回收的垃圾?小组做好统计。“说一说”是对小组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思考这些可回收的垃圾都如何再利用。“议一议”是小组为实践活动做总结,明确今后应该做什么?只有我们不断去发现去利用,才是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体现了环保活动的宗旨。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能按照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加深对所学的有关计算、统计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了解可以再利用垃圾的用途和价值,认识到变废为宝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调查、统计、学会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课前 准备 教师学生:
1、通过网络下载、查图书等方式搜集一些垃圾危害及回收处理的资料。
2、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卖一次废品,了解哪些废弃物可以再回收再利用。
3、让学生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
集 体 备 课 教 学 设 计 个人二次修改






节 一、导入新课(不超过5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想不想看一个奇妙的状况?
生:(想)
师:同学们,请看(播放录像,录像内容为:垃圾多的场面。河流的两边有垃圾、树林内有垃圾、塑料袋等垃圾正在对土壤造成危害,集市中垃圾遍地)。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谈看到的垃圾
谈话引入: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如果对垃圾回收再利用,就可能“变废为宝”,我们这节课学习“变废为宝”。(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点
学习目标:1.我要学会如何给垃圾分类。
2.我要知道垃圾分类回收普遍只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垃圾三种。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过渡语:目标明确了,有没有信心达到?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二、合作探究
(一)出示任务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请看“活动指导一”
课件活动指导一:请拿出课前调查的家中垃圾分类表小组内交流。思考:
调查的垃圾有哪些?能否再利用?
废塑料、废玻璃、易拉罐等分别可用来做什么?
3、垃圾可以分哪几类?(2分钟后全班交流。)
(二)方法提示(重点,写请合作学习的步骤)
1.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总结一下按照标准什么分类的,分几大类?
展示交流
1.调查:时间到,小组交流完毕的请举手,把手放下。
2.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小组的调查研究情况。
小组1
垃圾的名称
塑料袋
香蕉皮
废电池
黄瓜皮
废纸
旧衣服
坏书包
能否再利用







废塑料可以做塑料球,废玻璃可以做拼图,易拉罐可以做笔筒,你还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做什么?纸可以做飞机。垃圾可以分成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师:这个小组回答的怎么样?掌声鼓励!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
小组2
垃圾的名称
废纸
果皮
易拉罐
菜叶
剩菜
废电池
废塑料袋
能否再利用







废塑料可以做塑料用品,废玻璃可以做再生玻璃制品,易拉罐可以做再生易拉罐,你还知道哪些垃圾可以做什么?废纸可以做再生纸。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等几类。
(四)教师点拨(易错点,易混点)
现实生活中垃圾分类回收普遍只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垃圾三种。
过渡语: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老师想知道你们家一周都产生了哪些可以再利用的垃圾,能不能说一说?(能)
三、巩固拓展
(一)基础巩固
拿出家庭一周产生的垃圾调查表,看一看谁来说。
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名称
废纸
废箱子
废塑料
废玻璃
易拉罐
废书皮
数量
180张
5个
15个
5个
8个
15个
学生1:家庭一周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调查
我家一天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大约 1 千克
我家一周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大约 7 千克
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名称
牛奶瓶
塑料袋
废电池
啤酒瓶
易拉罐
废纸
数量
7个
38个
5个
21个
32个
32张
学生2:家庭一周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调查
我家一天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大约 2 千克
我家一周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大约 14 千克
师:一天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大约多少千克?
生1:1千克!
生2:2千克!
生3:0.5千克!
师:如果选一个好计算的,选多少?
生:1千克!
师:这时一周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大约多少千克?
生:7千克。
师:敢不敢进一步探索研究?(敢)
(二)拓展训练
师:那好,请看活动指导二
活动指导二: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①如果一个家庭一天产生的可再利用垃圾1千克,那么这个家庭一个月(30天)产生多少?一年(365天)呢
②如果一个家庭一周产生的可再利用垃圾大约7千克,那么一栋楼(40户)一周产生多少可回收再利用垃圾?3分钟后汇报交流。】
指一名学生读。
师:明白了吗?(明白)
师:下面开始算一算,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5.生算,师巡视,发现算的对的
6.调查:时间到,算完的请举手,请把手放下。
请来汇报一下计算请看。
学生1: 1×30=30千克
1×365=365千克
评价:一个家庭一年可以产生再利用垃圾大约365千克。真多呀!
师提问:谁来汇报一下一栋楼的?
学生2: 7×40=280(千克 ) 板书:一栋楼
师:如果一个小区有50栋各样的楼房,一周可以产生多少可以利用的垃圾?
大约有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学生上台板演:280×50=14000(千克)
师提问:如果我们潍坊有1000个这样的小区,一周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大约有多少千克呢?
怎样列式?
生列式计算:14000×1000=14000000(千克)
会不会读?老师帮忙读一读 (一千四百万千克)
师提问:真是多吗?多到大家不会读了,不过不要灰心,四年级就会学了,我们学过了“吨”,这是多少吨呢?
生回答师板书:14000000千克 = 14000吨
师提问:如果一头大象约重一吨,看我们潍坊一周产生的垃圾相当于多少头大象?(14000头)
师评价:哇!那么多头大象。
师提问:如果一千克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大约卖2元钱,我们潍坊一周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大约卖多少钱?
生回答师板书:2×14000000 =28000000(元)
师:在这些庞大的数据面前,你有什么想法?
生1:垃圾多。可以卖钱。
生2:如果把垃圾卖钱,建学校多好呀!
生2:垃圾可以变废为宝。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检测和训练中,你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我们可以怎样避免呢?
四、总结收获
(一)学生收获
1.我学会了怎么给垃圾分类了。
2.我能积极回答问题了。
3.我知道垃圾还可以回收利用,并且还可以变成好多有用的东西。
4.我知道垃圾分类回收普遍只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垃圾三种。
5.我以后不随手扔垃圾了,而且我要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二)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如何给垃圾分类了,而且也知道垃圾可以变废为宝了。刚才同学们说了要减少垃圾的产生,表了决心,但是,光靠我们一个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大家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全校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呢?
五、回扣目标
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看看我们的学习目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是不是完成了这几条学习目标,如果有的地方没做好,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如何给垃圾分类。
2.我要知道垃圾分类回收普遍只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垃圾三种。
3.我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大胆展示,积极发言,不做小动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变废为宝 可回收 不可回收
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的有关计算、统计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了解可以再利用垃圾的用途和价值,认识到变废为宝的重要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