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提优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提优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1.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30 20:3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提优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1.古诗鉴赏。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1)解释词语。
驱驰:________
横戈:________
(2)“报主情”的“主”指的是________。“江花边月笑平生”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
(3)诵读这首诗时,语气应该是(??? )
A.平静
B.豪迈
C.悲凉
D.喜悦
(4)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一查戚继光写的其他爱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________。
(5)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6)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鉴赏。
军城早
秋(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朔云:北方的云。
B.更催:再次催促。
C.骄虏:骄傲的俘虏。
D.莫遣:不要让。
(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________。
(3)写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达。
①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②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心战争失败的紧张心情。
③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
4.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讲中文,用汉字。”
???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和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
??? “芳草”“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应该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
??? 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作者认为中国人的凝聚力强的原因有二:
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关于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东西,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
(4)这篇短文写了汉字的哪些知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
?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坚定——________? ?________?? ??清晰——________ ??________
崛起——________ ??________???? 欺凌——________?? ________
(2)我会用“抱负”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在文段中找词。
①大声叫好。________
②形容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________
(4)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思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抱负和胸怀”是指________。
(6)周恩来的回答与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阅读。
龙的传人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虽不曾看见长江关,梦里常神游长江水。
虽不曾听过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巨变前夕的深夜里。
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
多少年炮声仍隆隆,多少年又是多少年。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地擦亮眼。
(1)解释词语。
前夕:________
汹涌澎湃:________
(2)“巨龙”指的是________。“龙的传人"指的是________。中国人的外貌特点是________。
(3)唱这首歌时,语气应该是(??? )
A.平淡
B.豪迈
C.欣喜
D.悲伤
(4)在这首歌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还有哪些爱国的故事。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敦煌石窟
??? ①敦煌石窟,包括今甘肃省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境内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石窟等。在古代,上述石窟都在敦煌郡境内,其内容和艺术风格亦同属一脉,因此,我们总称之为敦煌石窟。
??? ②敦煌石窟是佛教徒修行、礼拜和进行法事的石窟寺。窟内有塑绘和壁画。塑像包括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高僧等形象。壁画包括佛像画、经义画、佛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佛教事迹画、汉族神州故事画、供养画(供养人画和出行图)、装饰图案画等内容。
??? ③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开凿在砾石层的断崖上,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山,前临岩泉,窟区全长1600米,现存洞窟49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如蜂窝状。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武周时期,洞窟已多达千余,由于历史变迁,自然的和人为的毁损,前秦始建的洞窟已不可考。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壁像2300余身,最大塑像高33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民话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现在的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1960年,我国政府定莫高窟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莫高窟列为“人类珍贵文化遺产”。
??? ④榆林窟位于安西县踏实乡境内,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的砾石崖断崖上,现存北魏至元代的洞窟42个,最高塑像20余米,吐蕃统治初期(敦煌时窟分期为中唐)所凿建的第25窟,艺术价值颇高,在整个敦煌石窟中也属佼佼者。西夏时期凿建的第二第三窟,无论在内容不是艺术上都独树一帜,并弥补了莫高窟西夏艺术之不足。窟中的水月观音和文殊菩萨出行图,均为脍炙人口的佳作。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 ⑤西千佛洞现存16窟,保存完好,1961年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乐千佛洞,现存23窟,密宗题材的壁画尤多。五个庙石窟现存22窟。这几外石窟都右以作为莫高窟和榆林石窟两个窟群之参证和补充。
(1)文中把榆林窟、东千佛洞和肃北五个庙石窟都归在“敦煌石窟”的范围内,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第一段中的“同属一脉”的“脉”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动脉和静脉的区分
B.像血管一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
C.脉博的简称
D.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
(3)④段中“现存北魏到元代的洞窟42个”的说法,能否将“至”字换成“和”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介绍敦煌石窟时,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可爱的祖国
???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 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 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子、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 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shuǐ ?píng rú ?jìng? ? 我们在祖国怀抱里幸福成长。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_________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 gé wài_________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1)把文中用拼音表示的词语用汉字写出来。
shuǐ ?píng rú ?jìng gé?wài
________ 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造句:
自豪——________
(4)用两竖把文章分成三段。
(5)作者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写出了祖国的可爱。
(6)用“________”划出文章第五小节中的一句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和________比作________。
(7)“地大物博”的“博”查字典因查________部,应解释为:________(①多,广;②知道得多;③用自己行动换得)
“点缀”的“缀”应解释为:________。(①缝;②连结;③装饰)
(8)缩句。
①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9.课外阅读
我的祖国(节选)
??? 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的山峦,清凉的小河。祖国就是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公园,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姑姑,就像很多我在书中和电影里认识的人。他们勤劳善良,热情真诚,他们爱亲人,爱朋友,爱邻居,爱同事,也爱工作,爱和平……
??? 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坐火车去远行。当火车隆隆地驶过黄河大铁桥,我看见黄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波涛滚滚,真的仿佛从天而降,一刻不停地向远方奔去……再看看,大地是那样辽阔,天空是那样高远,村庄,森林,山脉,都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旋转。白云在蓝天上悠悠飘荡,鸟儿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飞翔,风把人们的歌声和鸟儿的鸣唱传播到更加遥远的地方……
??? 后来我当了作家,我用自己的笔写我少女时代生活的故事,也写壮丽的雪山,浩瀚的沙漠,神奇缥缈的的星空。我渐渐懂得了,祖国不仅是我生长的土地,不仅是我感受温暖亲情的家园,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我是其中之一。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
(1)文中作者对祖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请选出理解错误一项。(?? )
A.从小就知道祖国的深刻含意
B.看电影,打动了幼小的心
C.坐火车,知道了黄河
D.当了作家,懂得了祖国的内涵
(2)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引用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是想表达________和________。
(3)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祖国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体”的含义是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是伟大的。________
②一开始我理解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________
③我当了作家,渐渐懂得了祖国的悠久历史。________
(4)“我为她学习,为她工作,为她创造。”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心里,祖国是什么?以祖国为题,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一场暴雨刚刚过去,碧空如洗,海面上波涛起伏。船有节奏地前后晃荡着。陪我同船前往宝石岛的,是个矮墩墩的战士,宝石岛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姓高,刚从黑龙江回来。
???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 为了调节一下沉闷的气氛,我有意地同他开玩笑:“我猜这只纸箱里,一定装着好吃的东西。从家乡带来的吧?”
??? 小高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 “我才不信呢!”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快公开吧,让我也尝尝。”
??? 小高有点急了:“真不能吃。里面装的是一些小昆虫,蝴蝶呀什么的,一打开就飞跑了。”
??? 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我正想问个水落石出,可是小高的嘴唇又闭紧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我知道晕船是什么滋味,便打住了。
??? 傍晚,船把我们送到宝石岛。当岛顶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时候,观察通讯站站长拉着我,说:“走,参加我们的晚会去。”
??? 这真是个特别的晚会。黑板上用仿宋体写着“尝瓜会”三个大字,小讲台上的白瓷盘里放着一个大西瓜。站长右手托起那个大西瓜,笑呵呵地说:“同志们,这是我们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今晚,我们开个尝瓜会表示庆祝,大家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 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了解到这个西瓜不平常的来历。
???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去年,站长和战士们撒下了几颗西瓜子。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他找到了答案:西瓜开了花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经他一说,大家才明白了。今年瓜秧开了花,他们仔仔细细地给每一朵雌花都进行了人工授粉。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大石头后边的一根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
??? 站长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盛在白瓷盘里,送到每一个战士跟前。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呀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 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②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________?? ?相信——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填空。
“纸箱的秘密”指的是________,作者“明白”了________。
(4)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把画波浪线的语句①改成用上冒号和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画横线的语句②改成用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①“小精灵”指的是________。
②这个句子表面上赞扬________,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________。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6)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策马疾驰。;指拿着兵器
(2)君主;拟人;我常年策马疾驰于南方和北方,以报答君主的恩情;南方江边的花和北方边地的月笑看着我的一生。
(3)B
(4)在这首诗中,我读出了诗人转战南北,保家卫国的豪情。
(5)寄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
2. (1)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命运芨芨可危)。全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4)凄凉
(5)D
(6)急欲杀敌报国的心情。
3. (1)C
(2)gèng;再次;再次催促勇敢善战的将士们去追击敌军
(3)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昨夜萧瑟的秋风吹入我军驻守的关塞;北方的流云和边疆的月光遍布西山。
(4)正确;错误;正确
4. (1)“我们”都吃中餐;“我们”讲中文,用汉字
(2)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
(3)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风送暖入屠苏;西出阳关无故人;却看妻子愁何在
(4)汉字是形声义的统一体;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5)为祖国的汉字感到自豪,热爱祖国。
5. (1)坚决;动摇;清楚;模糊;兴起;覆灭;欺负;扶助
(2)人要有远大的抱负,远大的理想,才能不断向前,功成名就。
(3)喝彩;铿锵有力
(4)他在想为什么而读书。
(5)心系中华的振兴。
(6)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来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7)提高能力,适应将来的生存发展环境。(增长见识,学会认识处理复杂问题;修身养性,培养健康积极的个人品格。)
(8)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周恩来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爱国少年。
6. (1)指某一特殊事件即将发生的时期,比喻事情即将发生的时刻。;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
(2)中国;中国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3)B
(4)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的自豪与骄傲。
(5)华罗庚: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7. (1)在古代,上述石窟都在敦煌郡境内,其内容和艺术风格亦同属一脉,因此,我们总称之为敦煌石窟。
(2)B
(3)不可以换成至,“至”表示从北魏到元代时期内的所有洞窟,而“和”只表示北魏和元代两朝的洞窟。
(4)莫高窟是开凿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5)列数字。比如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壁像2300余身,最大塑像高33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
8. (1)水平如镜
;格外
(2)地大物博
;物产丰富
;巍峨挺拔
;气势雄伟
(3)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自豪
(4)第一段后,第五段后,最后一段后
(5)领土广大
;物产丰富
;矿产资源
;山河壮丽
(6)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
;珠穆朗玛峰
;泰山、黄山、长江、黄河、太湖、西湖
;明珠
(7)十
;①
;③
(8)①万里长城是象征。②长江、黄河流入大海。
9. (1)A
(2)祖国的伟大;对祖国的热爱
(3)正确;正确;错误
(4)不能调换。因为这三个词的意义是一级一级往上升的,只有先学习才能工作,工作后才能创造。
(5)祖国是国境线挺立的界碑,祖国是国徽下不倦的眼神,祖国是中华儿女不屈的脊梁。
10. (1)迷惑;怀疑
(2)黑黝黝;红彤彤;乐呵呵
(3)探亲回来为什么带一箱小昆虫;小昆虫是用来给植物传授花粉的
(4)①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我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②我相信,这些小精灵一定会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一定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5)小昆虫;小昆虫;自己热爱祖国的海岛,决心把海岛建设成美丽家园
(6)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上安居乐业,含蓄地反映了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