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教版(2011)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教版(2011)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0-29 14: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章课题 计算机基础 设计者
课 题 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硬件设备的作用;?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及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过程和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知识融合于学习任务之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体验计算机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
难点: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措施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多激发学生探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的空间。”本节课设计注重体现这一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课件,培养学生自主总结能力,探析计算的工作原理。
学习者分析 小学阶段学习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本学期在原先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探析。作为初中的学生,已经形成了抽象思维,有知识的迁移意识,利用小学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析突破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根据七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较强的特点,本节课我比较注重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教师课件、自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导入 图片展示,
激趣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计算机的各部件,并让学生观察,说说你们都认识那些零件,并提出问题,把这些零件集合在一起后,将会产生什么东西,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计算机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过程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教师讲授,知识融化

自主学习,知识升华
教师讲授,探究新知
先让学生自己看课本P17内容 ,边看书边思考:并完成(图2—2—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问题并叫学生回答并归纳总结: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那两部分组成。
认识计算机硬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心脏”,它安装在主机箱内。计算机中的一切工作都通过它来处理。
存储器:主要用来保存计算机的运行指令及数据资料,它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
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用来接受指令和 数据等信息的。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等。
输出设备:是计算机负责传送处理结果的设备。 常用的输出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一种管理计算机硬件和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的软件,是计算机必备的软件。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基本的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制的软件。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议一议,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并通过观察总结,小组合作画出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
二进制用“0”和“1”两个基本数字按逢二进一进制来表示数值。
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单位有位、字节、字长。
位:存放二进制的0和1的一位数,是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
字节:8位二进制数位为一个字节,是表示存储容量的最基本单位。
存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存储、加工和传递的数据的长度。
计算机工作原理
数据从输入设备输入存储器——存储过程
在控制器的统一管理下,按程序规定的步骤,执行相应的运算操作——顺序执行
将运算结果从输出设备输出。
通过观察探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计算机硬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通过讲授法结合演示法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总结与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能快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通过讲授法结合演示法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有逐步的了解,从而把握住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通过自己总结与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能快速掌握计算机工作的原理。
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想想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程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