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3公式、函数的使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中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3公式、函数的使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0-29 14: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格“神算子”
—公式、函数的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选自华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一章第三节:表格“神算子”—公式、函数的使用。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信息技术有着如下描述“根据需要,学会用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处理。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发现规律。”本课的内容偏向于“计算和处理”这些技能的掌握,为后边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发现规律做必要的铺垫。
本节内容在本章节乃至全册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电子表格的教学,是本学期教学的重点,而本节《函数的使用》又是本章的难点。
由于教材是2008年编写的,经过修订的教材模糊了offic的版本,结合我校的实际和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在微机室实际操作中选用的是office2003以应对最广泛的使用人群。
二、学情分析:
我校生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excel内容有过简单了解,有的学生到我校后才刚刚学会鼠标操作。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又非常繁重,每周一节课的教学计划都难以保证,学生家庭电脑拥有量很小,平时练习的机会几乎为零。现行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对我们学校的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的。
本节课之前,通过几个活动的学习对电子表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软件的窗口、工具等有一些了解。对表格数据的输入、简单公式的输入和公式的快速复制已经做了一定的练习。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熟练程度还不够,对电子表格软件还不能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本课教材主要是通过对范例表格的计算,学会电子表格中几个简单函数的应用,包括sum、average,max、min等。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插入函数的操作。
难点:参与计算的数据区域的选择。
解决策略:配合大量的操作练习,使同学们能基本掌握函数的插入操作,对难点,可以在学生演示中通过错误提醒的方式让同学们加以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六、主要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1、复习引入:
这一环节是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上节课我们练习了使用算式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操作,请两位同学在教师机上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上节课的成果。
表1:孜孜书店收益表
【设计意图】列算式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很容易理解,但是效率不是很高,特别是面对数据量比较大的表格进行计算时,算式可能会列的很长,影响计算速度,所以我们使用函数来帮助我们把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在这里,注意对上来操作的同学的引导,并对同学大胆的展示做出鼓励。
2.教师引导,学生示范
由我在例1表格中,使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Σ”完成sum求和函数的计算操作过程。
由两位学生合作,演示average求平均数函数的操作。
【设计意图】:教师的引导是很关键的因素,在sum函数的引导中可以做的慢一点,把一些操作要点讲清楚,在学生演示average函数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操作,并提示其它同学要注意这些操作要点。
3、分组演练和探究:
表2:学生演讲比赛成绩表
作业任务:全班分为四组,先在学生机上完成刚才演示的两个函数“sum”“average”的操作,然后完成“min”“max”函数的计算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这里我更换了一张表格例2,例2比例1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他们的热情。“sum”“average”是重点需要掌握的函数,“min”“max”作为探究内容,丰富了本节的内容,更容易提升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兴趣。
4、作业互评:
四组互相检查并评价作业完成情况。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互相检查,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同学互相检查。
【设计意图】:新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探究精神。在作业批改中,我们也可以去实践这个理念。学生互相检查作业并评价,检查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5、综合拓展:
表2:柳林中学演讲比赛成绩处理{最高-最低/(评委数-2)}
=(SUM(B3:I3)-MAX(B3:I3)-MIN(B3:I3))/6
【设计意图】:作业难度较大,各组竞赛,合作探究。本环节的设计也能让学生开拓视野,展开思路,增强他们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6、总结评价:
由教师总结出“难点”和“重点”,对刚才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对本课的内容做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对对本节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同时对后边的学习内容做出提示,更重要的是,对同学们本节的表现做出评价,评价中多鼓励,少批评,激励和鼓励能在情感上对学生产生重要的正面作用,也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加强。
七、教学反思:
纵观这节课,几个任务一个比一个难,具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解决好简单的问题再让学生完成较难作业,我相信在作品达成度上可能会高些。
如果学生能提前有时间做信息收集工作,提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表格来对信息进行处理,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但是我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严重不足,机房数量严重不足,这些现实情况让我放弃了这些想法。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可能多让孩子多收集信息,然后在课堂中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能真正的结合到同学们的生活,才能养成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从而使同学们不仅能学好这门课程,还能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终身受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