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五中2019级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10.26)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6分)
2017年12月,湖南某大学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仁成组斯教授来湘讲学,下图为戴维斯教授通过微信
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宣的截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徵信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13日08:00 B.13日22:00 C.14日10:00 D.14日12:00
2.伦敦和长沙两地相比
A.角速度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大于伦敦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长沙小于伦敦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若图中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度数增大,则
A.温带范围增大 B.上海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缩小
C.产生极昼现象的范围缩小 D.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4.太阳直射点从①运动到③的过程中,可信的是
A.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先变小后变大 D.北京市民看到日落时影子朝向东北
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 )
A.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B.该日昼夜长短 C.该地太阳高度 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
6.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 )
A.12时 B.3时或者15时 C.15时 D.0时或者12时
7.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下图示意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局部地区,大圆为赤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若图中阴影区和空白区分别为东半球和西半球,OM线地方时为0时,OL线地方时为6时,则( )
A.PO线经度为70°W B.O为南极点 C.QO线经度为20°W D.LO线经度为160°E
9.若图中O为北极点,阴影区为9月6日,空白区为9月5日,则( )
A.QO时间是18时 B.MO时间是0时 C.PO时间是6时 D.LO时间是12时
10.若图中O为南极点,图中阴影区为夜半球,空白区为昼半球,则( )
A.此时MO线为晨线 B.Q在M的正北方 C.此时QO线为昏线 D.L在O的正北方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测定玄武岩的硬度远高于各类沉积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①②③④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1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背斜顶部受侵蚀,向斜顶部受沉积 B.背斜顶部受沉积,向斜顶部受侵蚀
C.背斜、向斜顶部均受沉积 D.背斜、向斜顶部均受侵蚀
13.未来一段时期气候暖湿,地壳持续抬升,则图示区域最可能演变为( )
A.底部平展的槽谷 B.顶平身陡的方山 C.宽广低浅的湖泊 D.沟壑纵横的台地
下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丁的地质构造为( )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
15.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16.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
美国西部波浪谷(左图),由侏罗纪时期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转变成了砂岩,便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后来,随着科罗拉多平原的上升,峡谷里砂岩的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岩石上流畅的纹路创造了一种令人目眩的三维立体效果。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谷岩石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波浪谷岩石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B.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下图为某课堂演示实验: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演示实验模拟的作用力是(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堆积作用
20.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
A.狭长山谷底 B.平原边缘处
C.河流出山口 D.河流入海口
21.堆积体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
A.峡谷 B.河口三角洲 C.沙丘 D.冲(洪)积扇
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
22.x、y两地降水量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大于y B.x小于y C.x等于y D.无法确定
23.甲、乙、丙、丁四地中,自然带和N地相同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4.下列关于M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M岛沿岸洋流为寒流
C.M岛冬季降水量东部小于西部 D.M岛夏季降水量东部小于西部
读图,回答:
25.图示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6.此时降水量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7.丁处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8.一年中丁处正午太阳高度为89度的次数为(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下图为某年春季控制华北地区的气旋示意图,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29.①地较②地( )
A.风速小气压低 B.风速大气压高
C.风速小气压高 D.风速大气压低
30.关于①②两地天气现象及成因的叙述,可信的是( )
A.①地:大雪 暖锋锋后 B.①地:风沙 冷锋锋后
C.②地:阴雨 暖锋锋前 D.②地:晴朗 冷锋锋前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完成下面小题。
3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2.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A.下沉,干热 B.上升,湿热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33.与地中海气候形成有关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4.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纳木错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5.纳木错流域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①冰雪融水 ②地下水 ③大气降水 ④湖泊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6.纳木错湖面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7.影响纳木错流域河流汛期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雪 C.光 D.植被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8.在下列月份中,箭头b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9~10月
39.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40.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1.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线符合等温线实际弯曲状况
B.等温线的数值②大于①
C.洋流流向与虚线弯曲方向一致
D.等温线弯曲受暖流影响
42.图中甲地沿岸大雾天气多发的原因是( )
A.盛行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B.暖流流经,水汽含量较充足
C.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 D.寒流流经,下垫面温度降低
读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43.关于图中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丙洋流形成与东北信风有关
C.甲、乙洋流性质相同
D.乙洋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
44.图中丁处的自然带类型为(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季雨林带 D.热带荒漠带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5.在沃克环流中( )
A.甲地为高压 B.乙地为低压 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46.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关于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大气环流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的信风减弱,使太平洋中东部的水温异常增温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7.从图可以看出
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B.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
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D.厄尔尼诺年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下沉
48.在厄尔尼诺年,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南美西部干旱区出现“绿洲”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扬州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
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9.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50.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D.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读图,回答问题。
51.A、B自然带分别为( )
A.常绿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C.常绿硬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52.珠穆朗玛峰的雪线高低及影响因素是( )
A.南低北高 热量 B.南低北高 水分 C.南高北低 热量 D.南高北低 水分
53.北坡的自然带比南坡要少,原因是( )
A.海拔高度比南坡高 B.海拔高度比南坡低 C.相对高度比南坡高 D.相对高度比南坡低
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下面小题
54.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降水稀少 B.地下水丰富 C.地形平坦 D.土壤肥沃
55.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下列我国典型分布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图示景观相符的是( )
A.风力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强烈 B.多外流河和咸水湖
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大
56.若图中植被大量退化或消失,当地地理环境受到的影响可能有( )
①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短期内增加 ③土壤趋于贫瘠 ④水资源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44分)
57.读图,回答问题。(9分)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与变位,下面“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
(1)图中石灰岩岩层的年龄比含煤地层的年龄________,判断理由是
。
(2)A处岩层向上拱起,但地形为向下凹陷的山谷,其成因是
。
(3)图例所示的四种岩层中,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________。
(4)图示地区计划建造一个大型工程,该工程在选址时,必须避开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原因是 。
58.2019年10月30日,智利总统宣布取消12月初在该国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发世界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下图1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2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图1中甲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风带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
(2)图1所示季节为北半球_________。该季节,②地气候特征是 ,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⑦两地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④地气候与图2中____(字母代号)所示气候一致,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⑤地相比,该季节⑥地气温较____(低或高),⑤、⑥两地气候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且蒸发总量有上升趋势。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 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近几十年来,这里的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大西海子水库修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沿河两岸胡杨林面积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
材料三 下两幅图分别为“塔里木河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示意图”、“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变化图”。
(1) 甲、乙两河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是____,原因是
。
(2) 1960—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A、B曲线分别代表阿拉干和英苏,代表英苏的曲线是________,理是 。
(3) 近年来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是
。
(4)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大西海子水库的建设给塔里木河下游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
60.读南美洲地形图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1中①河流域为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自然带
名称)的最大分布区。
(2)图1中②、③、④三地都位于沿海,但自然带有明显的
差异,这种分异现象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
其形成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____。
(3)图2中Ⅲ时期隆起的安第斯山脉,是由_____________板块
和______________板块相挤压形成的。该区域从Ⅰ至Ⅲ时期的
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性特征。
(4)实地考察发现图2中Ⅲ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
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DCDBA BDCCD CDBCA DDAAC DBACA CCDDB DBBAC BAABB ADCDC ACCCD
ABDAA B
57.(9分)
(1)新(1分) 石灰岩层分布在含煤地层的上面,其沉积时间较晚(2分)
(2)A处为背斜构造,其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层比较破碎,容易被侵蚀(2分)
(3)花岗岩层(1分)
(4)C(1分) C地地下有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地基不稳固,不适合建大型工程(2分)
58.(13分)
(1)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东南风(1分)
(2)冬季(1分) 温和湿润(或温和多雨)(1分) 受西风带控制(1分) 南北纬 30°—40°大陆的西岸(1分)
(3)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1分)
(4)C(1分)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2分)
(5)低(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59.(15分)
(1)甲河;(1分)甲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2分)
(2)地下水位下降(1分) B(1分) 越往下游河水补给越少,地下水埋藏越深。(2分)
(3)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入湖水量(甲河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出湖水量(乙河水量)减少,盐分在湖泊中积累。(任答2点得4分)
(4)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下游湖泊面积萎缩,盐度上升;气候更加干旱,土地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2点得4分)
60.(7分)
(1)热带雨林带(1分)
(2)纬度地带性分异(1分) 热量(1分)
(3)南极洲(1分) 美洲(1分) 整体(1分)
(4)西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量大(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