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0云南省中考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真题
1(2014昆明).某同学调查发现,鼠妇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还不够严谨,同桌提出下列修改建议,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10只
阴暗
2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10只
明亮
30℃
适宜
A.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B.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D.减少左侧土壤的湿度
2(2014昆明).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
D.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3.(2015云南)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B.
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C.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D.
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4.(2015云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动(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罗平油菜田
B.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C.
香格里拉依拉草原
D.
大理洱海
5.(2016昆明).2016年初,春城昆明寒潮来袭,造成小叶榕等部分行道树枝叶“枯死”.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
D.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
6.(2016曲靖)池塘中的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如果该池塘被农药DDT污染后,此食物链中生物体内积累的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
A.大鱼、藻类
B.小鱼、水蚤
C.水蚤、小鱼
D.小鱼、藻类
7(2016曲靖).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46℃时才会出汗
B.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变得疏松
D.荒漠中的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8(2017昆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甲?丁四项事实中,支持这一观点的共有
甲:20世纪70年代,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检测到DDT
乙: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
丙: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丁: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
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9(2017曲靖).“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据此可写出的一条食物链是( )
A.虾→小鱼→大鱼
B.水→虾→小鱼→大鱼
C.微小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
D.泥巴→虾→小鱼→大鱼
10(2018云南).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A.
10只鼠妇太多了,用2只就可以
B.纸盒上面应该全部用玻璃板盖住
C.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
D.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
11(2018昆明).为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分别测定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蚕豆种子组和苋菜种子组的温度必须保持相同
B.烟草种子见光组和苋菜种子不见光组的水分必须保持等量
C.蚕豆种子见光组和不见光组的温度必须保持相同且适宜
D.蚕豆种子和苋菜种子的萌发都不受光照的影响
12.(2018昭通))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 )
A.10只鼠妇太多了,用2只就可以
B.纸盒上面应该全部用玻璃板盖住
C.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
D.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
13(2019云南).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
C.
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
骆驼的尿液非常少
14(2019云南).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生物圈
B.
森林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草原生态系统
15(2014云南)、(4分)下图为某同学画出的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并不完整,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和(
)。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含DDT最多的生物是(
)。
(4)若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鼠的数量大增,在短时间内,绿色植物的数量会减少,鹰的数量会增多,随后,鼠的数量会减少,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16.(2015云南)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
(2)在该生态系统中,虫扮演的角色是 ;细菌和真菌能把树、虫和家燕遗体中的有机物 为无机物.
(3)家燕具有迁徙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行为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 行为,由家燕体内的 决定.
17.(2016云南)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申所示成分外,还应该有分解者和____
。
(2)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
。兔和蝗虫的关系是____
。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
生物是___
。
(4)若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鼠的数量大量增加,理论上分析,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
发生变化____
。
18(2016昆明).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禾谷类→ →鹰
(2)鹰与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 (填“捕食”或“竞争”).
(3)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还应有 .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 .
(5)若由于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食虫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9(2017云南).(5分)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
。
(2)兔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3)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
和非生物部分。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20(2017昆明).(5分)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鹰的数量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之一为:草→
→鹰。
(2)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者。
(3)鼠的数量增加,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随着鹰的数量增加,鼠的数量减少,从而避免了鼠害对草原的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限度的
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原因之一是鹰和鼠之间因存在
(填“捕食”或“竞争”)关系而相互制约。
21(2018云南).(5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
部分。
(2)牛与草之间的关系是
。
(3)细菌、真菌能将牛和草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生态系统中被称
为
。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5)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22(2018昆明).(5分)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
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4)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
中。
23(2018昆明).9分)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生物体内农药积累量,发现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雀和田鼠。为尝试解释上述现象,某同学绘制了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有包括分解者和
部分。
(2)图中较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玉米→蝗虫→
→麻雀。
(3)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雀和田鼠,原因是
。
(4)这些农药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再进入鱼虾体内,通过
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4(2018昭通).(5分)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
部分。
(2)牛与草之间的关系是
。
(3)细菌、真菌能将牛和草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
。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5)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25(2019云南).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应有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_______→鹰,食草昆虫和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草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
(4)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26(2019昆明).
小明周末参加了“美丽滇池,我是行动者”第八届徒步环滇公益活动,被评为“环滇小勇士”,他尝试将观察到的部分生物绘制成如下食物网,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滇池金线?和虾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填“捕食”或“竞争”)。
(2)绿藻等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其制造的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若绿藻生活的水城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种有毒物质(W)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W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W通过食物链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所以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滇池。
27(2020云南).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部分和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有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含红狐狸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蛇和田鼠的关系是______。
(4)如果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降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体内含有该有毒物质的生物有______。
28(2020昆明).
水稻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云南是亚洲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通过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主动调适,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稻作文化。稻鱼种养等生态系统的建立,处处彰显着生态智慧。下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据图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者和非生物部分。
(2)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青蛙与食虫鸟的关系是______(填捕食或竞争)。
(3)将鱼放养在稻田中形成稻鱼种养生态系统,可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效益。稻鱼种养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稻田生态系统______(填强或弱),依据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