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5.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线段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2.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结合本课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找出追及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新课导入
①我坐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从家出发到学校需要3小时,那么我家到学校有_____公里。
②如果我想用2小时的时间从家出发到学校,那么我需要的速度为____公里/小时。
③如果我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从家出发到学校,那么需要用______小时。
路程=速度×时间
60
1.5
120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新课探究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m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m/min的速
度出发,5min后,小明的爸爸发
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
即以180m/min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追及问题
分析
家
学校
80m/min
小明走的路程=爸爸走的路程
等量关系:
5min
180m/min
怎么求爸爸追上小明的时间?
小明走的总时间-爸爸追的时间=5
min
解得
x
=
4
(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
min
80×5+80x
=
180x
因此,爸爸追上小明用了4min。
解:
小明:
爸爸:
80×5
80x
180x
根据题意得: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180×4
1000
m
?
解:
180×4=720(m)
1000-720=280(m)
所以,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
m。
甲、乙两人从相距18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
相遇问题
分析
等量关系:
180千米
A
B
甲
乙
15千米/时
45千米/时
甲的行程+乙的行程=A、B两地间的距离
同时出发
甲行的时间=乙行的时间
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
解:设经过
x
小时后甲、乙两人相遇。
由题意:15x+45x=180
解得x=3
答:经过3小时后两人相遇。
航行问题
一艘轮船在A、B两地之间航行,顺流用3h,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用30min,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6km/h,求水流的速度。
顺水中的航速=静水中的航速
+
水流速度
顺水中
逆水中
3h
分析
等量关系:
3.5h
逆水中的航速=静水中的航速-水流速度
26km/h
?
顺水中的航程=逆水中的航程
设水流速度为x千米/小时
解:
3(x+26)=3.5(26-x)
解得:x=2
答:水流速度为2千米/小时
议一议
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一)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km/h,七(二)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km/h。前队出发1h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km/h。
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答。
问题1:后队追上前队用了多长时间?
问题2:后队追上前队时联络员行了多少路程?
问题3:联络员第一次追上前队时用了多长时间?
问题4:当后队追上前队时,他们已经进行了多少路程?
问题5:联络员在前队出发多长时间后第一次追上前队?
举例:
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一)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km/h,七(二)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km/h。前队出发1h后,后队才出发,同事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km/h。
问题1:后队追上前队用了多长时间?
解:设后队追上前队用了x小时,由题意列方程得:
6x=4x+4
解方程得:x=2
答:后队追上前队时用了2小时。
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一)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km/h,七(二)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km/h。前队出发1h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km/h。
问题2:后队追上前队时联络员行了多少路程?
解:由问题1得后队追上前队用了2小时,因此联络员共进行了:
12×2=24
答:后队追上前队时联络员行了24千米。
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一)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km/h,七(二)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km/h。前队出发1h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km/h。
问题3:联络员第一次追上前队时用了多长时间?
解:设联络员第一次追上前队时用了x小时,由题意:
12x=4x+4
解得
x=0.5
答:联络员第一次追上前队时用了0.5小时。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
2.追及问题的相等关系:
甲的行程=乙先走的行程+乙后走的行程。
3.相遇问题的相等关系:
甲的行程+乙的行程=两地的距离。
4.航行问题的相等关系:
顺水中的航行速度=静水中的航行速度+水流速度
逆水中的航行速度=静水中的航行速度-水流速度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谢谢欣赏
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