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9 15:16:49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胡福明
胡福明,江苏无锡人。1955年9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专业,翌
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1962年毕业后,到南京大学政治系(后更名哲学系)任教。1982年11月调至江苏省委工作,历任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省委常委、省委党校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自主预习?素养奠基
  成就:是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
  评价:荣获“江苏社科名家”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胡福明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胡福明同时获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
【经典觅珠】
1.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
马克思
2.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
——
达·芬奇
3.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
——
廖沫沙
4.下水方知水深浅,探索真理靠实践。
——
民谚
5.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
毛泽东
6.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
毛泽东
7.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
——
陶铸
8.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
列宁
  二、背景回眸
拨乱反正的催化剂
  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中央党校也做出规定,研究党的历史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有关指示,二是以实践为检验路线是非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拓展链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76年秋天,“四人帮”倒台,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做教师的胡福明和同事们一起,以饮酒吃蟹的方式来庆贺,并积极投身批判“四人帮”的斗争中。然而,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的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这等于给揭批‘四人帮’的热潮泼了一盆凉水,等于回到了‘文化大革命’老路子上去。”胡福明当时很吃惊。
  但他也很快意识到,抓住了“两个凡是”,就抓住了批判“四人帮”、批判“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的靶子。然而,胡福明感到心里没底,直接批判“两个凡是”,他敢写也没人敢发。1977年三四月份,胡福明犹豫了一个多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最终占了上风,他暗下决心开始动笔。
  1977年7月,胡福明的妻子因病住院。去陪夜时,他在病房走廊里蹲着身子趴在椅子上草拟文章提纲。瞌睡了,就把三张椅子拼起来躺一会,醒了再看、再写、再改。五天后,妻子出院了,提纲也大致写成了。9月初,胡福明将8
000字左右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寄给了《光明日报》编辑。
【初读任务】
1.为什么作者要重提“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问题?
【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1963年毛泽东最先提出来的,但“四人帮”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将这个问题歪曲破坏,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他们的流毒和恶劣影响,作者又重提了这个问题。
2.作者是怎样论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明确】作者在标题中明确了中心论点后,又分别从“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四个方面对观点做了全面、深入地论述。
【语言建构】
一、音形识记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肃清(sù)  领域(yù)
实践(jiàn)
澄清(chénɡ)
B.炮制(páo)
驳倒(bó)
概括(ɡài)
记载(zǎi)
C.签名(qiān)
编辑(jí)
永葆(bǎo)
纠正(jiū)
D.开辟(pì)
枷锁(jiā)
胡诌(zōu)
禁锢(ɡù)
【解析】选D。D项,“诌”应读“zhō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纯萃   
根据   
削弱   
混乱不堪
B.衡量
榜样
祥细
拨乱反正
C.纲领
预料
局限
五花八门
D.摧毁
裁剪
僵死
蒙味主义
【解析】选C。A项,“萃”应改为“粹”;B项,“祥”应改为“详”;D项,“味”应改为“昧”。
二、词语积累
1.易混辨析。
(1)反应·
反映
反应:①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②化学反应;③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④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应”多是被动的,一般不能带宾语。
反映: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③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映”多是主动的,可以带宾语。
(2)激烈·
热烈
激烈
热烈
(动作、言论等)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是形容场面的。
具有强烈感情、激情或热情。是形容气氛的。
(3)持续·
陆续
持续:无间隔,连续不断。
陆续: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
(4)仍然·
突然
仍然
突然
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
表示事情发生得很急促,出乎意外。
2.易错识记。
(1)慎重:谨慎认真。
(2)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
(3)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三、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各位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在继续做好_____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中奉献智慧和力量。(反应 反映)
2.正迎接贵宾的平壤,在_____的欢迎气氛中“激动不已”,朝鲜人民怀着喜悦的
心情欢迎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激烈 热烈)
3.自6月22日起,全国各地高考成绩将_____公布,四川、吉林、浙江率先放榜。
(持续 陆续)
反映
热烈
陆续
4.瀑布为了奔向江河湖海,即使面临百丈深渊,_____呼啸前行,决不退缩。(仍然
 突然)
5.我发现有个会员剽窃并抄袭了我的私人网页,我在此慎重声明,我的个人网页
属于私有的知识产权,不得翻录,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6.我有问题请教表哥并与他一起讨论问题,他自吹自擂、从容不迫的样子,真让
我佩服啊。(
)
仍然
×。慎重,意思是谨慎认
真。而这里说的是自己态度的严肃性,故应用“郑重”,不能用“慎重”。
×。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贬义词,用在此处感彩不当。






7.某公司再次重申,撤离大陆一说是无稽之谈,未来仍将继续深耕大陆。
(
)




√。无稽之谈,意思是毫无根据的说法。合乎语境。
课堂探究?素养培优
【审美鉴赏】
鉴赏点一:理解句子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1.请理解“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这句中“终于”的含义。
【明确】终于,最终。词语与前面的“长期”相呼应,说明这个结果来之不易,它是经过实践长期的、反复检验过的,是完全正确的。
2.句子“所有这些,都曾经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所谓‘理论’”中“理论”为何要加引号?前面为什么用了“所谓”一词?
【明确】“理论”加引号是对“四人帮”所编造的“理论”的否定,前面用了“所谓”一词,意思是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谓某些人所说的。本词含不承认之意,它说明作者对“四人帮”所编造的“理论”持不承认的态度,认为这样的理论是荒谬的,是假理论。
鉴赏点二:鉴赏文本中的论证方法
3.请简析第一部分第3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这一段主要采用了例证法,作者列举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和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这些科学理论都曾经被人们所怀疑,后来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才成为“公认的真理”,例子非常典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4.第二部分第3段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是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论证的主要观点是“我们要非常重视革命理论”,主要采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文章引用了列宁的名言,并通过阐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理论的重要性。
【思维锤炼】
1.从文章所给信息看,检验真理的标准为什么只能是社会实践?
【点拨】(1)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4)检验路线之正确与否,也只能是社会实践。
2.文章第二部分是怎样使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
【点拨】为论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个观点,文章使用了破立结合的方法:先列举了有的同志担心的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给出明确的答复“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又列举了“四人帮”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荒谬观点,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客观真理……并用来指导实践”;然后又列举了有的同志提出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去衡量和证明修正主义错误是否是理论能证明理论的观点,经过分析,说明经典理论也离不开当前的实践。这里,作者立论和驳论相结合,交代了撰写文章的针对性和必要性,有力地论证了本部分的主要观点。
3.文章第三部分列举了哪些革命导师来论证观点?为何选取他们?
【点拨】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待他们共同创造的科学文献《共产党宣言》的态度以及毛泽东对思想理论问题所采取的严肃慎重的态度的事例。这些事例有外国的,有中国的;有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有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用例典型全面,极富说服力。
【备选要点】
 从文中第四部分信息看,实践有什么特点?怎样认识这个特点?
【点拨】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来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
【综合素养实践】
1.我们学习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作者以大量的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其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话,是毛泽东最先提出来的,这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个真理也是被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所证明的,
但尽管如此,也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违反这个标准,有许多优秀人物为了捍卫真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请联系你熟悉的事例对这个情况简要分析。
参考示例: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上,我国就有过惨痛的教训。“大跃进”时期,浮夸风极为盛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口号甚嚣尘上,土地亩产万斤粮食的地方比比皆是,但这个理论受不住实践的检验,它让我们的国民经济倒退好多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炮制“天才论”,捏造民主派必然变成走资派的“规律”等,这些所谓的“理论”都在实践面前变得一文不值,但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真理就是真理,它无论什么时候都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为捍卫和发展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在火刑面前也没有低头,千百年来这个学说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革命烈士张志新坚持真理,公开揭露林彪、江青一伙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被“四人帮”一伙定为“现行反革命”,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见,真理是不能抹杀的,也许一个真理一时不被人接受,但它最终会在实践的检验下发出绚丽的光彩。
2.请参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驳论文字写一段驳论文字。要求:自选观点,300字左右。
参考示例: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节选自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拓展阅读?文化传承
【主题阅读】
高度责任感 拳拳爱国心
  胡福明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要作者,他当时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位教师。粉碎“四人帮”让他欣喜若狂,但“两报一刊”社论“两个凡是”的提出又让他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他因此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并寄往《光明日报》社。很明显,这篇文章是和当时的党中央和主流媒体唱反调,这是他冒着坐牢的危险写的一篇文章。作为一位普通的大学教师,胡福明为什么敢于写这样的文章?是他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是他那颗拳拳的爱国心!
【品·国学】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情和对国家、民族高度的责任心跃然纸上。
【撷·素材】
一颗责任心,成就车间“多面手”
  日前,在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传动分公司,记者见到了刚刚上榜2019年度齐鲁首席技师人选公示名单的刘呈虎。
  “产品对精准度的要求很高,所以在加工过程中一定要专心致志。”见到记者的到来,刘呈虎放下手头作业向记者介绍,“‘山推’每一款推土机的行星架的部分加工工序都由我们完成,牢记各类行星架的尺寸特征十分必要。”刘呈虎说,一个疏忽就可能会酿成大错。
  从业12年,“责任心”成为了刘呈虎总结出来的“制胜法宝”。“从业第二年,操纵机械时走了神,出了一个残次品。”这次经历让刘呈虎刻骨铭心,这次残次品也成为了刘呈虎从业12年中唯一的残次品,从此,“责任心”成为了挂在口头上的词。作为传动分公司加工车间三班班组长,当工厂生产任务紧张或人员不足时,他往往积极承担其他瓶颈工序岗位的生产任务,真正长成了一个生产车间里的“多面手”。
【延伸阅读】
“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
——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辛阳
何勇
白天亮
  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
  11月25日 沈阳 天色阴沉,寒风凛冽。
  在外奔波17天。罗阳回家了。傍晚时分,汽车缓缓开进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
  车窗外,有他熟悉的温暖的家。可他,永远回不去了。
  “辽宁舰”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们,和他心爱的战机共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让我们走进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细说这位“航空英雄”和他执着的航空信念……
  11月18日 
晴  初登“辽宁舰”
  带着旅途奔波的疲惫,11月18日早晨7时,罗阳乘坐直升机登上“辽宁舰”,开始执行歼-15起降飞行训练任务。
  罗阳匆匆把行李放下,没有做任何整理。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
  他很着急。上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急着询问此次海试飞机每天怎么训练,今后8天里的日程安排。褚晓文比罗阳早登上“辽宁舰”几日,情况要比罗阳熟悉一些。他曾嘱咐罗阳,上了“辽宁舰”,最好先认认门,这里太大了。
  13时30分,上午海试飞行结束。罗阳并没有按照褚晓文交代的来熟悉“辽宁舰”上的生活,而是到各个仓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他想要尽快地熟悉这里的工作环境。“我来得晚,第一次上船,我对船不了解。”罗阳这样对褚晓文说。褚晓文回忆说:“他很心急,希望能一下子进入到工作状态。”
  11月19日至21日 
晴 
基建日
  浩瀚的大海,一望无边。
  此后的几天,舰载机——歼-15海试飞行后要接受例行检查,同时飞行人员也要进行基础的流程演练,“辽宁舰”也要进行适时的“体检”。
  “辽宁舰”少了些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安静了许多。
  罗阳依旧停不下来。他想知道每一个细节。他向海军询问下一步海试飞行的工作要求,向空军询问今后对飞机制造的要求,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飞机试飞时还需要做哪些改进,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舰载机能否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他在为下次随船海试做着准备工作。
  11月23日、24日 
晴 
海试日
  轰鸣。震得人心中翻腾。
  歼-15起落时巨大的轰鸣声牵动着“辽宁舰”上的每一个人。
  罗阳看待歼-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每次起降,罗阳总是在距离它最近的位置。
  罗阳是接替谢根华上舰的,谢根华告诉罗阳,飞机起降时产生的巨大轰鸣,可以通过张大嘴巴大声呼喊来抵消对人体的影响。
  
然而,每次起飞降落,罗阳都要拿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些什么,似乎忘记了谢根华和他所说的这些要点。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董事长孟军说,他是在记录飞机起降时的位置。
  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舰载机——歼-15,中国国防的期盼,全世界在瞩目。歼-15海试,不能失误,更不能失败。
  从飞机立项到设计、制造、飞行,罗阳都参与其中。看着自己亲自研发制造的飞机就要首飞,充满了热爱、期待,但又充满了无限担心,压力之大、责任之重,难以想象。
  兴奋。激动得忘了病痛。
  11月24日,“辽宁舰”首批舰载机全部完成航母起降飞行训练。
  “任务完成了,我很欣慰。”由于保密要求,这是罗阳上舰后打给妻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电话。
  11月25日 
阴霾 
返航日
  成功,离舰,鲜花。
  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
  罗阳显得有些疲惫,他没有和身边的人拥抱,没有像他们那样激动;他只有淡淡的微笑,略带疲惫的微笑。
欢迎的人群中,谢根华在,褚晓文也在。可是他们在甲板上没有看到老罗,再往甲板下面看,看到了孟军、孙聪。褚晓文说,罗阳是最后才下来的。
  褚晓文对迟迟下来的罗阳说:“辛苦了。”
  舰载机——歼-15成功起飞,而罗阳却倒下了,不再起来。
  送别罗阳的人说,他的遗容很安详。
(选自2012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三言两语话
主题
(思维提升)
1.文章通过对“航空英雄”罗阳在“辽宁舰”上最后的八
天七夜的描写,表现了他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赞美了他_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_的工作态度。
一枝一叶总
关情
(审美创造)
2.画线句子以罗阳的表现与庆祝的现场热烈构成对比,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罗阳是冷静而客观的,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
责任感、使命感与爱
国情怀
无私奉献
一丝不苟
压力和病痛已使罗阳疲惫至极
强烈的责任感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5分钟 40分)
一、语言应用(2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那种传说精神病院给病人坐电椅或精神科大夫身上带有电棒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选C。①举重若轻: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修饰对象一般为人,用在此处不合适。②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这里用来修饰“社会生活画卷”,使用正确。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改弦易辙”。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这里属于望文生义。比喻两本书水平相当,不分高下,可用“并驾齐驱”。⑤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使用正确。⑥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中国科技大学研制了我国首台具有体验交互功能的美女机器人“佳佳”,不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庞,还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
B.村委会班子认为,在现代化形势下,财富的充足和可持续增长需要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要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C.真理标准问题在讨论以前,《人民日报》和不少报纸以及社会舆论已经就教育上“两个估计”问题、所谓“文艺黑线”问题等,强烈地提出拨乱反正的要求。
D.“金砖峰会”已走过10年,集中代表着广大新兴经济体利益的“金砖五国”在这十年来脱颖而出,加速发展,是实实在在的南南合作主力军。
【解析】选D。A项,偷换主语,应将“研制了”改为“研制的”,或者在“不仅”前加上“佳佳”;B项,“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句式杂糅;C项,中途易辙,可将“在”放到句首。
3.下列对联的内容与括号内的说明,不契合的一项是(3分)
(  )
A.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除夕)
B.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清明)
C.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中秋)
D.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端午)
【解析】选C。应为重阳。
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  )
A.素仰您在港澳基本法领域的卓著成绩,特恭请您拨冗出席研讨会并宣读您的大作。
B.我们几个晚辈不远千里驱车赶到故乡时,年迈的祖父已在村口恭候我们多时了。
C.德高望重的李教授说:“恭敬不如从命,既然各位客气,那么老朽就抛砖引玉了。”
D.改天我一定到贵府叨扰,当面向您请教,到时还望不吝赐教,在下定当感激不尽。
【解析】选B。A项,“拨冗”:推开繁忙事务,抽出时间的意思。正确;C项,“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正确;D项,“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正确;B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此处使用不当,不能用于“年迈的祖父”,可以改为“等候”。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5分)
  在21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①_________
_______,挑战接踵而来,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当年“大讨论”的精神,②__________________,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任务,为实现科学发展、③__________________做出新的贡献。这也是对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暨引发讨论的“文章”发表的纪念。
答案:①机遇前所未有 ②继续解放思想 ③构建和谐社会
【名师点睛】
补写句子题答题技巧
(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等;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6.根据提供的材料,按照示例中体现的内在逻辑关系,仿写两句话,句式大致相同即可。(5分)
  材料:《林海雪原》《道德经》《桥边的老人》《英雄儿女》《孟子》《巴黎圣母院》《简·爱》《狼牙山五壮士》《论语》
  示例:欣赏《牡丹亭》《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动人戏曲,让我们看到了至死不渝的爱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观看《林海雪原》《狼牙山五壮士》《英雄儿女》等红色影视,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朗诵《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古代经典,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3)阅读《巴黎圣母院》《桥边的老人》《简·爱》等外国名著,让我们思考着人性的光辉。
7.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二、阅读鉴赏(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现在我国的法学教育出现了法学院专业设置越来越细的新情况,把原来一个法学院拆分为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律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等。这样的设置所培养的学生很难避免知识领域不够广泛的弊端,教师长期在这样的专业分工下从事教学和研究,也很难避免学术视野愈来愈狭窄的缺陷。
  著名法学家杨兆龙教授,在《新法学》月刊1948年第1期上发表了《法学界的贫乏》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法律的人最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对于与法学有关的非法学科目缺乏必要的了解。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与法学都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我们当然不能希望各个学法之士对于这些科目都有相当研究,但一个专业的法学家至少应该对与他的法律专业有关的几种科目有适度的认识。二是对于法学科目仅有局部的研究。法律的分门别类,本为研究之方便,并不是彼此间有何严格的界限存在而各自独立。学法之人应该对于整套法律有全面的认识。
  杨兆龙先生对20世纪40年代法学界的批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由于目前法学教育分工过细,杨先生过去批评的“法学界的贫乏”更有可能愈来愈严重。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变化已要求在学科分工基础上培养法学通家,即古今通、中外通、交叉通、名实通等。所谓“古今通”,就是要打通中华法系到今日中国依法治国的隧道,寻求中国法治的历史脉络。所谓“中外通”,就是要进行中国和西欧法治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试图弄清楚中国和西欧的法治究竟是一种文明类型的差异,还是一种发展阶段的差异。而且,西欧的历史在世界范围才是特殊的,希腊罗马那样的奴隶制社会,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西欧中世纪采邑分封制、城市制度和教权、王权二元并立制度,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从封建母体里正常“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道路,在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正是因为如此,近代复制西欧模式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富强起来、跻身于发达国家的成功者甚少。所谓“交叉通”,就是打通法学与其紧密相关的经济学、政治学、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等隧道。所谓“名实通”,这里的“名”指理论,“实”指实际。“名实通”就是强调要从实践中提升理论。西方法学总体上给人一种重视逻辑假设、忽略历史论证的感觉。
  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借鉴史学家“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研究精神,把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对那些不能被历史证明的逻辑假设,虽不能轻易否定,但也不能盲目推崇,只能把其视为一种理念,而非历史事实。从实践中提升理论,比逻辑推理更可靠一些。
(摘编自2016年12月19日《北京日报》)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目前我国法学院专业设置越来越细,其弊端已现,显然不适应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
B.当今法学教育分工过细,会使培养的学生知识领域不广泛,教师也很难避免学术视野狭窄的缺陷。
C.法律的分门别类,原本为研究之方便,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彼此间有严格的界限存在而各自独立。
D.近代复制西欧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很少能富强起来,原因是重视理论假设、忽略实践论证。
【解析】选A。B项“不广泛”应为“不够广泛”;C项“彼此间有严格的界限”应为“并不是彼此间有何严格的界限”;D项,因果关系未必成立,近代复制西欧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很少能富强起来的事例是说明不能结合本国实际而照搬外国做法的害处,即不能“中外通”的害处。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我国法学教育出现了法学院专业设置越来越细的新情况,针对这一新问题,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B.文章在论证中引杨兆龙教授的《法学界的贫乏》一文,意在阐明学法之人应对于整套法律有全面的认识,不能管窥蠡测。
C.对于法学教育分工过细,文章先指出现状,接着引杨教授的文章分析,最后指出应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在学科分工基础上培养法学通家。
D.文章在分析社会发展变化要求在学科分工基础上培养法学通家这一观点时,对“古今通”“中外通”“交叉通”“名实通”,都做了详细分析。
【解析】选D_。文中只是对“中外通”的分析解释比较详细。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  )
A.所谓“古今通”就是指要寻求中国法治的历史脉络,就是要通晓中国古今法治的联系,把握法治发展变化的规律。
B.我们希望每个学法之士对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与法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都应有一定研究。
C.杨兆龙教授的《法学界的贫乏》,对今天缺乏与法学有关的非法学科目了解或仅研究法学局部的学法之人,仍有借鉴意义。
D.以“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等研究精神是应该借鉴的把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史学家精神。
【解析】选B。与原文“我们当然不能希望各个学法之士对于这些科目都有相当研究,但一个专业的法学家至少应该对与他的法律专业有关的几种科目有适度的认识”意思不符。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