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人应当坚持正义》(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5 《人应当坚持正义》(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9 15:18:20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5 
人应当坚持正义
【助读博览】
  一、魅力作家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前427—前347),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柏拉图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
自主预习?素养奠基
  成就: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品:《理想国》和《法律篇》。
【经典觅珠】
1.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2.生气是拿别人做的错事来惩罚自己。
3.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4.美是真的光辉。
5.我认为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而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变成更好的人。
6.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应当用其中一块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
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苏
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而柏拉图更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成就: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二、背景回眸
为追求真理献身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他的朋友、学生买通狱卒,格黎东一早来到囚禁苏格拉底的监狱,苦劝苏格拉底逃走,提出三个理由。本文是苏格拉底与格黎东的对话,苏格拉底阐明了人应当坚持正义、坚守原则的道德信念。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
【初读任务】
 通读全文,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选自《柏拉图对话录》,主要讲述在苏格拉底入狱之后,他的朋友格黎东一早来到狱所,劝苏格拉底离开,苏格拉底针对格黎东的劝说,层层设问,一步步铺垫,阐述自己的道德信念,把格黎东带入自己的逻辑轨道,说服格黎东放弃了劝说自己越狱的建议。
【语言建构】
一、音形识记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拳拳服膺(yīnɡ) 
倔强(jiànɡ) 
道义 
反驳
B.褒贬(bāo)
糊涂(tu)
论辩
枚举
C.内行(hánɡ)
严谨(jǐn)
邪恶
以德报怨
D.勉强(qiǎnɡ)
恫吓(xià)
监禁
无可非议
【解析】选D。“恫吓”的“吓”应读hè。








二、词语积累
1.易混辨析。
 (1)恫吓·吓唬
恫吓:扬言灾祸或苦难就要来临,以此威胁人。语意重,多用于书面语。
吓唬:指用语言或行动使人害怕,有虚张声势的意味。语意轻,多用于口语。
 (2)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2.易错识记。
(1)拳拳服膺:指将道理、箴言、使命、责任坚定地奉持,铭记在心。
(2)诚惶诚恐:形容尊敬、恭维、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3)毕恭毕敬:十分恭敬。
三、词语应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孟子认为,真正的“君子”经得住富贵诱惑,威武_____、贫贱压迫的考验,他
们顶天立地、正气浩然。(恫吓 吓唬)
2.由于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以,制作的短视频趋于平庸化,这也_____
_____。但只要走向粗俗、甘于庸俗、沦为恶俗,就会挑战法律底线,违背公序良
俗,所以值得警惕。(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
恫吓
无可
厚非
3.《礼记》中有许多格言,立意深刻,堪称人生准则,是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
君子的指南,而又朗朗上口,读之令人眼睛一亮,足以铭之左右,终身拳拳服膺。
(
)
4.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要沉着,而不
应该诚惶诚恐。(
)

×。使用对象错误。








课堂探究?素养培优
【审美鉴赏】
鉴赏点一:赏析论辩的思想内涵
1.苏格拉底提出的“正道”“道理”“道义”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是真理,是正义。
2.苏格拉底在这场提问中先后提出了哪些观点?
【明确】(1)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我就听从,否则,难以从命。我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
  (2)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若听从众人的建议,不听从内行人的建议会使身体受损,正义和不正义,丑和美,好和坏的事情若不听从内行的建议会使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受损。
  (3)听从外行的意见会毁掉我们的身体不能活,而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也不能活,它比身体还要贵重。因此我们只能听从真理本身。众人是有权置我们于死命的。
  (4)人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活得体面、正派。
  (5)你向我提出的建议实际是众人的考虑,我们受道理约束,做事要看是否正当。
  (6)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许故意做不正当的事,做了就是既不好又不美,邪恶、可耻的。我们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也不能以坏报坏。人应当坚持正义,因此我不能照你的建议去做。
鉴赏点二:赏析论辩技巧
3.在面对朋友格黎东的劝说时,苏格拉底是如何层层铺垫,步步设问,并最终将格黎东带到自己的逻辑轨道的?
【明确】先由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设问,从而引出要听好的,明白别人的意见。接着以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应重视一般人的意见还是听信内行的人的意见类比设问,从而引出正义和不正义,丑和美,好和坏的事情若不听从内行的建议会使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受损的观点。
  然后,再由听从外行的意见而毁掉身体还能活的设问引出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还能否活的设问,提出人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要活得体面、正派,坚持正义的设问。通过这层层设问与铺垫,最终深入浅出地阐述出自己为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说服朋友放弃劝说自己越狱的建议。
4.在文中第四处对话中,苏格拉底以从事体育锻炼并以此为业的人听从众人的建议,还是听从医生和教练的建议设问,在论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类比论证,将话题、概念转移,达到层层深入的目的。由不听从内行人意见致身体受损转移到不听从内行人意见致正义受损,并提出坚持正义比生命更重要的道德信念。
【思维锤炼】
1.通读全文,你觉得苏格拉底的论辩提问有何特点?
【点拨】(1)在谈话进行中,苏格拉底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2)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从格黎东回答中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朋友进入他的逻辑轨道,得出正确的结论。
2.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坚持正义,舍生取义,坚持原则,而有的人认为那是无谓的牺牲,针对苏格拉底的做法,你认为是对还是错?
【点拨】观点一:正确。维护了希腊法律的权威。苏格拉底没有选择越狱而是选择服从法律的审判,在当时雅典社会倡导了一种公民遵法守法的法治精神;是对自身高贵灵魂的坚守;可以给雅典民主以血的反思亦或警示。
  观点二:错误。面对不公正的审判以及莫须有的罪名,苏格拉底不应承受罪罚;苏格拉底越狱的行为,是对民主暴政的反抗,相对于接受不公正的审判,对雅典民主体制的发展更具积极意义;存活下去,对一个执着追求真理的哲学家来说,更有利于宣扬其思想,实现其价值。
【综合素养实践】
   国家语委出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要求我国新生儿的取名用字必须从中选取,避免乱取名、取怪名的现象。准备给孩子取名为张Z的张先生、准备给孩子取名为李叕銐的李女士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说:给孩子取什么名是我们的自由,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个性张扬,与众不同,这有什么错吗?
  请选择恰当的角度,对张先生、李女士进行说服劝解,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
答案(示例):(1)给孩子取什么名的确是我们的自由,但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出门走路是我们的自由,但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问题。姓名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规范人名其实是对人的自由的保护啊!
  (2)现在社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标准化,如果姓名采用怪异符号和生僻字,无疑在信息化处理面前竖起了一道屏障,从而给孩子今后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一时的所谓取名“自由”,而牺牲了孩子将来更大的自由,岂不是得不偿失?
  (3)孩子的个性应该体现在他的内在品质和将来的成就上,姓名不过是一个符号,用姓名来体现个性,未免舍本逐末。用多数人不认识、基本没人用的怪符号、生僻字起名,既不利于社会又不利于自己,这又何苦?
拓展阅读?文化传承
【主题阅读】




  坚守正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核心价值理念,是形成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凝合剂。自古及今,舍生取义者不胜枚举。文天祥、谭嗣同、叶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从政当以守正为要。唯有守正,才能影响和带动他人,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唯有守正,才能赢得信任和支持,更好地履行职责,“其身正,不令而行”。对于个人来说要“堂堂正正”“扶正祛邪”,要弘扬正气,守正是个人成长的品格航标。
【品·国学】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避祸出亡的变法领袖的褒扬祝福,对阻挠变法的顽固势力的憎恶蔑视,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首句,是身处囹圄的谭嗣同记挂、牵念仓促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怀。私心祈告:他们大概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第二句是用东汉诤臣义士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承接上两句而来:如若康、梁诸君能安然脱险,枕戈待旦,那么,我谭某区区一命岂足惜哉,自当从容地面对带血的屠刀,冲天大笑。最后一句,他出于“道”(变法大业、国家利益),也出于“义”(君臣之义、同志之义),甘愿效法《赵氏孤儿》中的公孙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乡的气节,以个人的牺牲来成全心目中的神圣事业,以自己的挺身赴难来酬报光绪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时,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热血能够惊觉苟且偷安的芸芸众生,激发起变法图强的革命狂澜。正像昆仑山的两座奇峰一样,比肩并秀,各领千秋风骚。这首诗字字包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对国家的热爱。
【撷·素材】
人民英雄——艾热提·马木提
  艾热提·马木提,维吾尔族,中共党员。生前系新疆皮山县
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一级警督警衔。2016年9月10日20时
许,艾热提·马木提同志率领民警在搜捕公安部A级逃犯阿某藏匿点时,遇其自杀式爆炸袭击,身负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壮烈牺牲,享年46岁。从警27年来,艾热提·马木提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以大无畏的精神,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铮铮誓言。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艾热提·马木提同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艾热提·马木提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延伸阅读】
萨达姆庭审答问实录(节选)
法 官:姓名?
萨达姆: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共和国总统。(顿了顿)萨达姆·侯赛因·马吉德,伊拉克共和国总统。
法 官:职业,伊拉克共和国前总统?
萨达姆:不,不是“前”。是现任。这是伊拉克人民的意志。
法 官:已经解散的复兴社会党领袖。前陆军元帅。你的住址?
萨达姆:伊拉克的每间屋子。
法 官:你母亲的名字?
萨达姆:索巴。
萨达姆:我是否可以澄清一点?
法 官:可以,请。
萨达姆:你也得向我介绍一下你自己。
法 官:萨达姆先生,我是伊拉克中央法庭的调查法官。
萨达姆:这样我就得问,你是伊拉克中央法庭的调查法官?是什么决议、什么法律组建了这一法庭?是联军吗?那么你是代表占领军的一个伊拉克人?
法 官:不,我是代表伊拉克的伊拉克人。
萨达姆:但你是……
法 官:前政权的一份总统令任命我出任这一职务。
萨达姆:所以你在重申所有的伊拉克人都应遵守伊拉克法律。以前通过的法律代表着人民的意志,这是否正确?
法 官:是的,真主保佑。
萨达姆:因此你不应当在联军的管辖下工作。
法 官:这是重要的一点。我是一名法官。在旧政权中,我尊敬这些法官。我正在恢复和继续我的工作。你和其他任何公民一样都得回答针对你的任何指控。
法 官:这是一次提审。如果指控被证实,你就会被判决有罪。如果没有,那么一切都好。司法程序将带来正义。如果有证据,那么你将被判决有罪。如果没有证据,那么你将不会被判决有罪。直到现在,你只是被司法系统指控,所以……
萨达姆:所以,请让我发言,我不想使事情复杂化。你是一名法官?你是一名法官。法官尊重法律,他们根据法律做出判决?对吗?对吗?正义是一个相对的事情,对我们来说,正义是《古兰经》的遗产,对吗?我不是在谈论萨达姆,他是否是一名公民或是其他什么人。我不是想紧紧抱住我的职位不放,而是尊重人民决定挑选萨达姆作为革命领导人的意志。因此,当我说我是伊拉克共和国总统时,这并不是出于仪式或是不想放弃这一职位,而是在对伊拉克人民重申我尊重他们的意志。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你将我传唤至这里来听取指控。让我来了解一些事。谁是被告?在一名被告来到法庭之前应进行调查。这不是一个法庭。这是调查。现在是调查。让我来澄清这一点。我希望你记得你是一名人民授权的法官。你判决我是否有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得自己是一名法官。所以不要提占领军,这不好。以人民的名义审判,这很好。以人民的名义审判,这是伊拉克的方式。
法 官:萨达姆先生,这是调查程序,调查程序。
萨达姆:从法律角度来说,你已获知我有律师,是吗?我是否在见你之前应会见律师?
法 官:如果你给我十分钟,让我们完成这些正式手续,我会回答你的问题。如果你等一会,你会看到你的权利是得到保证的。
萨达姆:好的,继续。
法 官:按照法律,萨达姆先生,调查法官将宣读对被告的指控,并按照法律向他解释所有的指控,法律第123、124、125条条款。第一步是,这些法律条款是否是由萨达姆签署的?
萨达姆:是的,这是1973年的法律,当时萨达姆是领导层的代表,他签署了这些法律。所以你现在用萨达姆签署的法律来审判萨达姆。萨达姆是人民。请看一下宪法机制吧。我不是一名律师,但我知道我精通法律。是否可以传唤一名由人民选举的总统并用根据他和人民的意志所颁布的法律来审判他?这存在矛盾之处。
法 官:不,司法程序让我来澄清这一点。第一,我不是在考虑对你提起诉讼。我是在调查,我是和你一起在调查,质问你。第二,总统是一个职业,是一个职位,是社会的代表,这是对的。他也是一个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如果一个公民违反了法律,他将受到法律的审判。你比我更熟悉这些法律。
法 官:这些就是对你提出的指控。第一,使用化学武器蓄意杀害哈拉比贾的民众。第二,1983年蓄意杀害大量伊拉克民众。第三,在没有进行审判的情况下杀害大量政党成员。第四,蓄意杀害大量伊拉克宗教界人士。第五,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蓄意杀害安法尔的许多伊拉克民众。你有权辩护和回答。这是你的权利。现在我们进入关键环节。你已听取了法庭对你提出的罪行指控。你已被告知适用的法律条款。法庭也向你宣布了你的辩护和代理权、不回答任何问题的权利,这将不会作为指控你的证据。法庭还向被告赋予对证据提出质疑的权利。被告提出会见辩护律师,他的私人辩护律师在调查进行时出庭。因此,考虑到这一点,提审结束,调查将推迟举行直到被告与他的律师取得联系,下一次开庭日期另行宣布。你应该签署指控你的法律文件。这样我可以……
萨达姆:我签这些文件。但你对我的指控是我任共和国总统的职务所提出的。有关哈拉比贾,我过去曾在电台听说过此事……在我任总统期间对哈拉比贾发动了攻击。
法 官:这只是法律事务,你有权等到有律师在场时再回答这一问题。
……
萨达姆:请允许我在律师到场后再签署文件。
法 官:这很好。
萨达姆:我为自己辩护。
法 官:是的,作为一个公民,你有权利。但是你得签署这些权利的保证文件,你已被告知这些权利。
萨达姆:这不是法庭程序的一部分。
法 官:不,这是法庭程序的一部分。
萨达姆:不,我将等到律师在场时签署文件。
法 官:那么你可以走了。
萨达姆:完了吗?
法 官:是的。
三言两语
话主题
(思维提升)
1.从文中可以看出,在这次辩论中,萨达姆和法官各有输赢。请简要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庭审开始,萨达姆咄咄逼人的气势数次压过了审讯的伊拉克法官,仿佛坐在被告席的是对方,甚至他还给法官上起了“法律常识课”。当萨达姆的一次以守为攻失败后,法官在庭审中占了上风,成功宣读了对萨达姆的指控。
一枝一叶
总关情
(审美鉴赏)
2.在法官质问“这些法律条款是否是由萨达姆签署的”之后,萨达姆采用了怎样的辩护手法?这一手法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参考答案:萨达姆采用了以守为攻的辩护手法,先承认这些法律条款是自己签署的,然后指出用自己签署的法律条款来审判自己,是矛盾的。但是萨达姆的这次辩护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法官采用了反唇相讥的辩论手法,指出总统也是公民,也应该受法律的审判,并且嘲讽地说“你比我更熟悉这些法律”。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五 
人应当坚持正义
(45分钟 40分)
一、语言应用(2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成语使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①面对这份不虞之誉,这位衣着朴素的东北老人捋一捋胡须,面带微笑地回答前来采访的新闻记者:“只是举手之劳,每个人遇到都会这样做的。”
②地处中国西南的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习惯,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面对一本好书,相信深度阅读一定会让我们读者从中获得作者的一得之见。
④这家公司之所以能够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不俗的业绩,完全得益于公司董事长敏锐的眼光、非凡的魄力和扎实的干劲。
⑤在本次全国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上,王教授的发言直击时弊,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而言,可谓是空谷足音,引起很大反响。
⑥今年冬天,安顺迎来了近年来的一场大雪,雪花洋洋洒洒,大地白茫茫一片。
A.①⑤⑥   
B.③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解析】选C。①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指意想不到的赞扬。②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这里是指自然景观,使用错误。③一得之见: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谦虚的说法。不能用来说作者的见解,使用错误。④脱颖而出: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⑤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⑥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这里应是“纷纷扬扬”。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撒哈拉沙漠面积已扩大10%,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气候循环和气候变暖所导致的。
B.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产生最佳的示范效应。
C.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D.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解析】选C。A项,结构混乱,“这主要是由于……所导致的”句式杂糅,可改为“这主要是自然气候循环和气候变暖导致的”。B项,“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语序不当,应把“海选”提到“决赛”前。D项,“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搭配不当,将“对”改为“把”。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
A.段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新教师也不吝赐教,经常给他们上示范课,力促他们成长。
B.大家的鼓励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至于让我出任学会顾问一事,我只能敬谢不敏。
C.您出趟国还特意给小弟捎来礼物,真是千里送鹅毛,小弟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D.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一线教师,我对高考给师生带来的酸甜苦辣有着深刻的感受。
【解析】选B。A项,“不吝赐教”指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是用于请人指教时说的客气话;B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C项,“千里送鹅毛”指从很远的地方带来极轻微的礼物,表示礼轻情意重;D项,“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名望很大,不适用于自己。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每当夜幕降临时,三叶草的三片小叶就会折叠在一起,合欢树的小羽片就成对的闭合,实际上,①__________。科学家们对植物这种有趣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有的观点认为植物叶子闭合时会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有的认为是植物为了在夜间保持温度而正常生长,还有的认为这是植物为了恢复“体力”。总而言之,植物睡眠的目的是②_________。与生长在乡村的植物相比,③____________,部分原因是噪音及光线不断地干扰植物睡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植物创造适宜的休息环境。
【解析】根据上下文提示,前句说“夜幕降临”“折叠”“闭合”,后句说“有的认为是植物为了在夜间保持温度而正常生长”“植物睡眠的目的”,可得出“睡眠”或“睡觉”等关键词;前句说“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保持温度而正常生长”“恢复‘体力’”,且其主语为“植物睡眠目的”可得出“生存”“能力”“适应”等关键词;前句说“与生长在乡村的植物相比”,后句说“干扰植物睡眠”,可得出“城市生长的植物”“缺乏活力”或“生命力不够旺盛”等关键词。
答案:①这是植物的睡眠现象(或:这是植物在睡觉) ②适应环境以便恢复“体力”(或:恢复生长活力) ③在城市生长的植物缺乏活力(或:生命力不够旺盛)
5.请给下面的短评拟一个标题。(15个字以内)(3分)
  青海茶卡盐湖变身“垃圾场”,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被肆意踩踏,茶马悠游的生态天堂川藏线布满垃圾……种种不文明现象提示人们:维护旅游美景不仅关乎生态,也关乎公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交通的愈发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选择出游。密集的旅游人群,给景区带来了不堪承受的压力,也考验着游客的文明素养。在风景名胜区拍照可以理解,但也应该维护景区的环境和大家的公共利益,避免出现不文明现象。身正而后令,富民而后教。要解决部分游客公德缺失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到理念的多管齐下。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将一些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同时,应着力构建更加完备的信用体系,督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文明守信。除此之外,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培养公德意识,让文明的种子深植在每个人的心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景区之美在文明(或:维护景区环境贵在讲公德)
6.用下面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两副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词语。(3分)
黄菊倚风 月静池塘 紫门临水 风摇帘幕
村酒熟  桐叶影  稻花香  桂花香
(1)中秋:__________________
(2)重阳: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对联的要求,然后按中秋节和重阳节的特点将所给材料分组,再按对联写作要求组合成对联。符合中秋节特点的短语有“月静池塘”“风摇帘幕”“桐叶影”“桂花香”,符合重阳节特点的短语有“黄菊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再按上下联对仗工整和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组合成对联即可。
答案:(1)中秋: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帘幕桂花香。
(2)重阳:黄菊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
7.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一个三段论就是一个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最为人熟悉的典型例子是:
大前提:凡是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下面文段中也运用了这种推理,请指出来。(4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向法军猛烈进攻,法军为了避开德军锐气,积蓄力量,巧施隐身术,躲藏了起来,德军一时失去了攻击目标。德军指挥官下令侦察敌情。一天,德军一名军官用望远镜搜索法军阵地,突然发现了前方阵地下慢慢地爬出了一只名贵的波斯猫,懒洋洋地躺在那里晒太阳。于是德军军官根据波斯猫的出入地判断出前方阵地必有法军指挥官。
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 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三段论,注意三段论的结构是一个全称判断,一个特称判断,最后得出全称判断后面的结论。
答案:凡有名贵波斯猫的地方就有法军高级指挥官。
前方阵地有名贵的波斯猫。
所以前方阵地有法军高级指挥官。
二、阅读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
苏格拉底之死
柏拉图
  说完这番话,他站起身到另一间屋子去沐浴。克利托跟随着他,但却要求我们大家等在这里。我们边等边讨论刚才的谈话,接着又为降临到我们身上的这个巨大的不幸而悲哀,因为我们都将他视为慈父,失去他会使我们像孤儿一般无依无靠。当他沐浴完毕后,他的孩子——两个小儿子和一个较大的儿子就被送到他的身边,他的妻子也来了,克利托陪着他们。苏格拉底向他的妻儿说了一些临别的话。接着,他让女人先离去,他本人又回到了我们中间。这时太阳快要下山了,因为他在隔壁的房间呆了很长时间。他坐了下来,但没再多说什么。这时,11人陪审团的随从走了进来,他站在苏格拉底面前说:“苏格拉底,我绝不愿意因为你曾咒骂过我而找你的碴儿,因为我发现你在这里所有的日子都显示出你是最高尚、最仁慈的。现在,你已经知道我带来的是什么消息了,我们即将永别,我希望能像你一样轻松地面对这一噩讯。”但他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只得转身走了出去。苏格拉底抬头看了看他说:“我也向你道别了,朋友,我将按你所说的去办。”接着他又对我们说:“这是个多么好的人啊!自从我被关进这里之后,他就时常来看望我并与我交谈,他是那些人中间最善良的一个。你们看,他是多么真诚地为我而哭泣!但是克利托,请你过来,让我们来执行他带来的命令吧,如果毒药已经准备好了,就让他们把它拿来吧;如果还没准备,就让他们快些。”克利托说:“但是我想,苏格拉底,现在太阳还未下山呀!我知道有些人是很迟才喝毒药的,他们一直要拖到最后时刻。同时,他们总是先大吃大喝一顿,甚至还要享受一下他们最喜爱的活动。请你别太匆忙,现在还有时间啊。”
  苏格拉底说:“克利托,你提到的那些人在按他们自己意愿这样行事时,他们是正确的。因为他们相信那样做是有益处的。而我不像他们那样做也是对的,因为我觉得推迟些喝毒药并没有什么益处。如果我死抓住生命不放,企图苟延残喘,那我就会瞧不起自己。我生命的最后时刻已经来临,我不愿意躲避。来吧,按我说的去做。”
  克利托不再说什么,他对站在不远处的一个男孩点了点头。这个男孩跑了出去,过了很长时间他带着一个端着毒药的男人走了回来。苏格拉底对来人说:“好吧,朋友,关于这类事情你一定知道得很多,我该怎么做呢?”那人说:“没别的,你只须将毒药喝下去并来回走动就行了,当你感到双腿沉重时就可以躺下了。”
  这时,他将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瞧了一眼手中的毒药,依然显得十分平静,他脸色没变,手也没有颤抖。他又抬头睁大眼睛看着那人,就像他平时习惯的那样,他说:“我是否要洒一些毒药在地上敬敬某位神灵?”“苏格拉底,我准备的毒药刚够一个人喝的。”“我明白了,”苏格拉底说,“但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向那些神灵们祈祷,因为离开尘世对我而言实在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说着他就将杯子举到唇边,带着宁静而欣慰的神色将杯中的毒药一饮而尽。在此之前,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能忍住自己的眼泪,但当亲眼看着他把毒药喝下去时,我们的泪水就像决了堤的水一样涌了出来。我用袍子蒙住头,独自哭着;我不是为他而哭泣。我是为自己竟会失去这样一个好朋友的巨大不幸而哭泣,克利托在我之前就已站起身走开了,因为他难以忍受这巨大的悲痛。但阿帕罗道鲁斯却失声号啕起来,这使我们都悲痛欲绝。只有苏格拉底本人是个例外。他说:“这是干什么呀,你们这些古怪的人!我正是不愿看到这种情景才把女人先送走的。我听说一个人最好是在沉默中死去,所以我恳求你们安静并勇敢些。”这时,我们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大家尽可能地控制住啜泣。他来回走着,过了一会儿他说感到双腿非常沉重,于是脸朝天躺了下来,因为这是刚才那个送毒药的人对他的忠告。一个监督死刑执行情况的狱吏把自己的双手按在苏格拉底的身上,过了一会儿他摸了摸苏格拉底的脚和大腿,然后使劲掐了掐他的脚。问道:“你能感觉到疼吗?”苏格拉底回答说:“不。”他又掐苏格拉底的大腿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一边掐一边告诉我们,一股寒气正在慢慢地上升,苏格拉底的躯体正从下往上开始僵硬。接着他触摸了一下苏格拉底的身体说:“当寒气到达心脏时,他将死去。”说着,他将盖在苏格拉底脸上的布揭开。苏格拉底说——这是他最后的话了:“克利托,我还欠伊斯科莱普斯一只鸡,你一定替我还给他。”克利托说:“我一定照办,但请你想想还有其他话要对我们说吗?”对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没有给予任何回答。过了一会儿,他动弹了一下,当脸上的布再次揭开时,他的双眼似乎已经定住了。克利托看到这一情景,便帮他合上了双眼和嘴唇。
  一切都结束了,埃切克莱特,我们的朋友,这便是我要说的一切,这个我们熟悉的、最好的、最聪明的、最正直的人离我们而去了。
8.同样是“哭”,苏格拉底对学生和朋友的“哭”提出批评,对监守的哭却进行表扬,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因为,在“我们”(苏格拉底的学生)的眼泪里,苏格拉底看到的主要是情感的力量,是人对肉体的本能留恋,他要求“我们”以哲学家的理性来勇敢地对待死亡。而在监守的哭声中,苏格拉底听到的主要是理性和公正的力量,他赢得了监守对公正原则的认同。
9.本文有不少的细节描写,十分精彩,找出几例,分析它们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无论是他服药时的细节描写,还是服药后狱吏对他检查的细节,都详细而具体,读之如在眼前。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格拉底不惧死亡、视死如归的豪气和感人力量。
10.苏格拉底拒绝逃亡,从容赴死,有怎样的意义?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苏格拉底之死,具有如下意义:
(1)苏格拉底之死是他的“美德即知识”观念的最高体现,他用生命对真善和高尚做了最好的论证。
(2)他的死是对法律和正义的最高维护。
(3)苏格拉底的死向世人证实:用暴力和杀戮来控制人类的正义和言论是无效和无力的。
(4)以不屈服、选择死亡的行为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为言论自由而献身的殉道者。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