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x
mL,俯视时读数为y
mL,若x>n>y,则所用的仪器是( )
A.量筒
B.滴定管
C.容量瓶
D.以上均不对
解析:x>n>y说明仪器的刻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故选滴定管。
答案:B
2.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
mol·L-1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
B.同浓度的盐酸比HCN溶液导电性强
C.同浓度同体积的HCN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碱性
D.10
mL
1
mol·L-1HCN恰好与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
解析: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其电离产生的离子的浓度小于溶质的浓度,能说明氢氰酸为弱酸;同浓度的强、弱电解质溶液,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导电性强,能说明氢氰酸为弱酸;同浓度同体积的HCN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生成NaCN为强碱弱酸盐,NaCN水解溶液呈碱性,能说明氢氰酸为弱酸;10
mL
1
mol·L-1HCN和10
mL
1
mol·L-1
NaOH溶液中酸碱物质的量相同,能完全反应,但不能说明氢氰酸为弱酸。
答案:D
3.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
B.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
C.CO的水解方程式:CO3+H2OHCO+OH-
D.CaCO3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CaCO3(s)===Ca2+(aq)+CO3(aq)
解析:NaHSO4为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A项错误;H2SO3为二元弱酸,分步电离,B项错误;CO为二元弱酸的酸根,分步水解,C项正确;CaCO3沉淀溶解为可逆反应,应该用可逆号连接,D项错误。
答案:C
4.下列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A.pH=5的NH4Cl溶液
B.pH=5的NaHSO4溶液
C.pH=8的CH3COONa溶液
D.pH=8的NaOH溶液
解析:B、D选项抑制水的电离,A、C选项促进水的电离。A中水电离出的[H+]=10-5
mol·L-1,C中水电离出的[OH-]=10-6
mol·L-1,A中数值大,水的电离程度大。
答案:A
5.用于解释下列现象的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硫化钠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B.亚硫酸溶液呈酸性:H2SO3===2H++SO
C.氯化铝溶液跟过量的氨水反应:Al3++4OH-===[Al(OH)4]-
D.FeCl3溶液呈酸性:Fe3++3H2OFe(OH)3+3H+
解析:A.硫化钠溶液呈碱性原因是硫离子部分水解,硫离子水解方程式应分别写,主要写出第一步即可,正确的水解方程式为:S2-+H2OHS-+OH-,故A错误;B.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分步进行,只写出第一步即可,亚硫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3===H++HSO,故B错误;C.一水合氨碱性较弱,不会溶解氢氧化铝,在离子方程式中一水合氨应该保留分子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故C错误;D.铁离子部分水解,溶液显示酸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D
6.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饱和氯水中:Cl-、NO、Na+、SO
B.[H+]=1.0×10-13mol·L-1溶液中:K+、SO、Br-
C.Na2S溶液中:SO、K+、Cl-、Cu2+
D.pH=12的溶液中:NO、I-、Na+、Al3+
答案:B
7.在25
℃时,向V
mL
pH=m的HNO3中滴加pH=n的KOH溶液10V
mL时,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的K+的物质的量,则m+n的值为( )
A.13
B.14
C.15
D.不能确定
解析: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K+的物质的量,说明反应HNO3+KOH===KNO3+H2O恰好完全进行,溶液呈中性,故n(HNO3)=n(KOH),即V×10-3×10-m=10V×10-3×10n-14,解得:m+n=13。
答案:A
8.对于常温下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氨水,溶液的pH>13
B.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C.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c(CH3COO-)
D.0.1
mol·L-1醋酸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解析:氨水只有部分电离,所以0.1
mol·L-1氨水pH<13,A错误;加水稀释c(OH-)减小,但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c(H+)增大,B错误;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H+)=c(CH3COO-)+c(OH-),C错误;等物质的量的醋酸和NaOH混合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再结合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D正确。
答案:D
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中和滴定中,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也可用待测溶液滴定标准溶液
B.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
C.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时,最后仰视读数,结果偏小
D.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即达到了滴定终点
解析: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时,最后仰视读数,结果偏大;判断滴定终点时应使溶液变色后保持半分钟不变色。
答案:A
10.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解析:根据曲线可以看出盐酸的pH=1,pH=-lg[H+]=1,所以[HCl]=[H+]=0.1
mol·L-1,A错误;根据曲线可以看出P点时pH=7,说明溶液呈中性,反应恰好完全,B正确;曲线a的pH是由小到大,说明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曲线,C错误;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可用酚酞或甲基橙做指示剂,D错误。
答案:B
11.下列与盐类水解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0.1
mol·L-1Na2S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碱性增强
B.在NH4Cl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
C.直接加热蒸干MgCl2、Al(NO3)3、Fe2(SO4)3三种物质的溶液,均不能得到原溶质
D.配制FeCl3溶液时,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答案:C
12.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为强酸
B.该混合溶液pH=7
C.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
D.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解析:做图象题首先要弄清横、纵坐标轴所代表的含义,本题所给图象的纵坐标为浓度,横坐标为各组分,即本图象给出的是各组分的浓度大小关系。其中,A-浓度最大,X、Y、Z浓度依次减小,由题意知,两者反应生成0.1
mol·L-1的NaA溶液。A.由于A-浓度小于0.1
mol·L-1,说明A-水解,即HA是弱酸,A错误。B.由于A-水解,水解后溶液呈碱性,B错误。C.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A+)+c(HA)=c(Na+),即c(A-)+c(Y)=c(Na+),C正确。D.混合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A-)>c(OH-)>c(HA)>c(H+),因此X表示OH-,Y表示HA,Z表示H+,D错误。
答案:C
13.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K=3×10-8
H2CO3
K1=4.3×10-7
K2=5.6×10-11
A.
[HCO]>[ClO-]>[OH-]
B.[ClO-]>[HCO]>[H+]
C.[HClO]+[ClO-]=[HCO]+[H2CO3]
D.[Na+]+[H+]=[HCO]+[ClO-]+[OH-]
答案:A
14.室温下,将一元酸HA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HA]
[KOH]
①
0.1
0.1
9
②
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K+]>[A-]>[OH-]>[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OH-]=[K+]-[A-]=
mol·L-1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A-]+[HA]>0.1
mol·L-1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K+]=[A-]>[OH-]=[H+]
答案:B
15.某温度时,AgCl(s)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c点对应的K等于a点对应的K
解析:A项,加入AgNO3,使溶液中Ag+的浓度增大,由于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不变,Cl-的浓度减小,而溶液c点与d点的Cl-离子的浓度相等,错误;B项,加入少量水,对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起到了稀释作用,平衡右移,这时溶液中的沉淀会继续溶解电离,最终使溶液中的各种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错误;C项,在d点时由于[Ag+]·[Cl-]>Ksp,所以会产生AgCl沉淀,错误;D项,由于这是在某一温度时的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物质的浓度无关。所以c点对应的Ksp等于a点对应的Ksp,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
16.(12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A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为0.1
mol·L-1
NaHCO3溶液,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________溶液以抑制其水解,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为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在25
℃时,氯化银的Ksp=1.8×10-10。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①100
mL
蒸馏水中;②100
mL
0.2
mol·L-1
AgNO3溶液中;③100
mL
0.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④100
mL
0.1
mol·L-1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序号);②中氯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
解析:(1)(NH4)2SO4溶液中NH水解使溶液呈酸性;
(2)NaHCO3溶液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3)抑制FeCl3水解常加入盐酸,Fe3+与HCO可发生双水解反应;
(4)Ag+浓度与溶液中的Cl-浓度有关,即[Ag+]·[Cl-]=Ksp。
答案:(1)[NH]>[SO]>[H+]>[OH-]
(2)HC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中[OH-]>[H+]
(3)盐酸 Fe3++3HCO===Fe(OH)3↓+3CO2↑
(4)②①④③ 9×10-10
17.(14分)磷酸(H3PO4)在溶液中能够以H3PO4、H2PO、HPO和PO四种粒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H发生变化时,其中任一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占四种粒子总物质的量的分数δ也可能发生变化。下图是H3PO4溶液中,各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
(1)设磷酸总浓度为c(总),写出c(总)与各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3PO4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当pH从9降到6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pH=7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阴离子(OH-离子除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推断NaH2PO4溶液呈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Na3PO4溶液中,eq
\f(c(Na+),c(PO))______
3(填“>”“=”或“<”);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eq
\f(c(Na+),c(PO))的值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磷酸(H3PO4)在溶液中能够以H3PO4、H2PO、HPO和PO四种粒子形式存在,c(总)=c(H3PO4)+c(H2PO)+c(HPO)+c(PO)。(2)根据图象知,pH在9变到6的过程中,H2PO增加,HPO减少,所以是溶液中的HPO和氢离子反应生成H2PO;当pH=7时,根据图象知,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为H2PO、HPO。(3)根据图象知,当溶液中存在H2PO时,溶液呈酸性,说明H2PO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4)因为PO会水解:PO+H2OHPO+
OH-,导致溶液中eq
\f(c(Na+),c(PO))>3;当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知,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导致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故eq
\f(c(Na+),c(PO))的值减小。
答案:(1)c(总)=c(H3PO4)+c(H2PO)+c(HPO)+
c(PO)
(2)HPO+H+===H2PO H2PO和HPO (3)酸 H2PO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4)> KOH抑制了PO的水解
18.(10分)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
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2
回答下列各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D→________(均用字母填写)。
(2)滴定管的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D步骤中液面应调节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终点时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硫酸润洗,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对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有何影响?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7)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A B E
(2)滴定管要直立,装液或放液后需等1~2
min后才能读数,读数时不能俯视或仰视,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应准确至0.1
mL,估读至0.01
mL
(3)便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4)零刻度或零刻度稍下的某一刻度 充满液体,无气泡
(5)4.4 由黄色变为橙色
(6)偏高
(7)%(注意:V的单位为
mL)
19.(8分)pC类似于pH,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如某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3
mol·L-1,则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10-3)=3。如图为25
℃的H2CO3溶液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若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
(1)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CO_____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2)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_____________。
(4)解释pH<5的溶液中H2CO3的pC总是约等于3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图象推断三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在不同pH下总有一种或两种离子浓度达不到10-5mol·L-1,如当pH=4时,c(HCO)达不到10-5
mol·L-1,而CO的浓度更小。(2)根据图象,当pH=7时,c(HCO)>c(H2CO3)>c(CO)。(3)H2CO3H++HCO。当c(H+)=10-7
mol·L-1时,c(HCO)=10-3
mol·L-1,c(H2CO3)=10-4
mol·L-1,所以Ka1==10-6。(4)当pH<5时,碳酸为饱和溶液。
答案:(1)不能 (2)c(HCO)>c(H2CO3)>c(CO)
(3)10-6 (4)当pH<5时,此溶液是碳酸的饱和溶液
20.(11分)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铅、锰、铬、镉。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r2O和CrO,常用的方法为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Cr2OCr3+
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黄色)+2H+Cr2O(橙色)+H2O。
(1)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第①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通过测定溶液的pH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已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强酸性环境,溶液的颜色为橙色
(3)第②步中,还原0.1
mol
Cr2O,需要________
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除生成Cr(OH)3外,还可能生成的沉淀为________。
(5)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当[Cr3+]降至10-5
mol·L-1,认为[Cr3+]已经完全沉淀。现将第③步溶液的pH调至4,请通过计算说明Cr3+是否沉淀完全(请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H2O是纯液态物质,其浓度视为常数,故第①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eq
\f([Cr2O],[CrO]2[H+]2)。
(2)利用反应①可知,反应正向进行时,溶液pH增大,故pH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A项正确;CrO和Cr2O中Cr均为+6价,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在酸性环境中,溶液中c(Cr2O)较大,溶液呈橙色,C项正确。
(3)在第②步反应中Cr2O被还原为Cr3+,0.1
mol
Cr2O被还原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2×(6-3)=0.6
mol,而还原剂Fe2+被氧化为Fe3+,故需要消耗0.6
mol
FeSO4·7H2O。
(4)在第②步反应中Fe2+被氧化为Fe3+,故第③步还有Fe(OH)3生成。
答案:(1)K=eq
\f([Cr2O],[CrO]2[H+]2) (2)AC (3)0.6
(4)Fe(OH)3 (5)当pH调至4时,[OH-]=10-10
mol·L-1,
[Cr3+]=10-32/[OH-]3
=10-2
mol·L-1>10-5
mol·L-1,因此Cr3+没有沉淀完全
PAGE
-
9
-第3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x
mL,俯视时读数为y
mL,若x>n>y,则所用的仪器是( )
A.量筒
B.滴定管
C.容量瓶
D.以上均不对
2.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说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
mol·L-1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
B.同浓度的盐酸比HCN溶液导电性强
C.同浓度同体积的HCN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碱性
D.10
mL
1
mol·L-1HCN恰好与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
3.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
B.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
C.CO的水解方程式:CO3+H2OHCO+OH-
D.CaCO3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CaCO3(s)===Ca2+(aq)+CO3(aq)
4.下列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A.pH=5的NH4Cl溶液
B.pH=5的NaHSO4溶液
C.pH=8的CH3COONa溶液
D.pH=8的NaOH溶液
5.用于解释下列现象的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硫化钠溶液呈碱性:S2-+2H2OH2S+2OH-
B.亚硫酸溶液呈酸性:H2SO3===2H++SO
C.氯化铝溶液跟过量的氨水反应:Al3++4OH-===[Al(OH)4]-
D.FeCl3溶液呈酸性:Fe3++3H2OFe(OH)3+3H+
6.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饱和氯水中:Cl-、NO、Na+、SO
B.[H+]=1.0×10-13mol·L-1溶液中:K+、SO、Br-
C.Na2S溶液中:SO、K+、Cl-、Cu2+
D.pH=12的溶液中:NO、I-、Na+、Al3+
7.在25
℃时,向V
mL
pH=m的HNO3中滴加pH=n的KOH溶液10V
mL时,溶液中NO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加入的K+的物质的量,则m+n的值为( )
A.13
B.14
C.15
D.不能确定
8.对于常温下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氨水,溶液的pH>13
B.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C.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c(CH3COO-)
D.0.1
mol·L-1醋酸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中和滴定中,既可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也可用待测溶液滴定标准溶液
B.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
C.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时,最后仰视读数,结果偏小
D.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即达到了滴定终点
10.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11.下列与盐类水解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0.1
mol·L-1Na2S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碱性增强
B.在NH4Cl溶液中加入镁条会产生气泡
C.直接加热蒸干MgCl2、Al(NO3)3、Fe2(SO4)3三种物质的溶液,均不能得到原溶质
D.配制FeCl3溶液时,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12.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为强酸
B.该混合溶液pH=7
C.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
D.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13.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
HClO
K=3×10-8
H2CO3
K1=4.3×10-7
K2=5.6×10-11
A.
[HCO]>[ClO-]>[OH-]
B.[ClO-]>[HCO]>[H+]
C.[HClO]+[ClO-]=[HCO]+[H2CO3]
D.[Na+]+[H+]=[HCO]+[ClO-]+[OH-]
14.室温下,将一元酸HA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HA]
[KOH]
①
0.1
0.1
9
②
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K+]>[A-]>[OH-]>[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OH-]=[K+]-[A-]=
mol·L-1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A-]+[HA]>0.1
mol·L-1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K+]=[A-]>[OH-]=[H+]
15.某温度时,AgCl(s)Ag+(aq)+Cl-(aq)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
B.加入少量水,平衡右移,Cl-浓度减小
C.d点没有AgCl沉淀生成
D.c点对应的K等于a点对应的K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
16.(12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A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为0.1
mol·L-1
NaHCO3溶液,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________溶液以抑制其水解,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为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在25
℃时,氯化银的Ksp=1.8×10-10。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①100
mL
蒸馏水中;②100
mL
0.2
mol·L-1
AgNO3溶液中;③100
mL
0.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④100
mL
0.1
mol·L-1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序号);②中氯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
17.(14分)磷酸(H3PO4)在溶液中能够以H3PO4、H2PO、HPO和PO四种粒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H发生变化时,其中任一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占四种粒子总物质的量的分数δ也可能发生变化。下图是H3PO4溶液中,各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
(1)设磷酸总浓度为c(总),写出c(总)与各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3PO4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当pH从9降到6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pH=7时,溶液中主要存在的阴离子(OH-离子除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推断NaH2PO4溶液呈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Na3PO4溶液中,eq
\f(c(Na+),c(PO))______
3(填“>”“=”或“<”);向该溶液中滴入几滴浓KOH溶液后,eq
\f(c(Na+),c(PO))的值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某烧碱样品含少量不与酸作用的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配成250
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移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节液面,记下开始读数为V1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至终点,记下读数V2
回答下列各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D→________(均用字母填写)。
(2)滴定管的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D步骤中液面应调节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终点时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不用标准硫酸润洗,在其他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会对测定结果(指烧碱的纯度)有何影响?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7)该烧碱样品纯度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分)pC类似于pH,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如某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3
mol·L-1,则溶液中该溶质的pC=-lg(1×10-3)=3。如图为25
℃的H2CO3溶液的pC?pH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若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
(1)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CO_____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2)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CO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_____________。
(4)解释pH<5的溶液中H2CO3的pC总是约等于3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分)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铅、锰、铬、镉。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r2O和CrO,常用的方法为还原沉淀法,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Cr2OCr3+
Cr(OH)3↓。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黄色)+2H+Cr2O(橙色)+H2O。
(1)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第①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通过测定溶液的pH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已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强酸性环境,溶液的颜色为橙色
(3)第②步中,还原0.1
mol
Cr2O,需要________
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除生成Cr(OH)3外,还可能生成的沉淀为________。
(5)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当[Cr3+]降至10-5
mol·L-1,认为[Cr3+]已经完全沉淀。现将第③步溶液的pH调至4,请通过计算说明Cr3+是否沉淀完全(请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