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写作 论证要合理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写作 论证要合理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30 10: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论证要合理
学习目标:
明确“论证合理”体现在哪些地方。
学会在写作时做到论证合理。
技巧突破:
论证合理·概念
论证合理就是围绕中心论点,将经过选择的论据材料通过一定的论证方法与论点结合起来,从而推导出正确的结论来。
二、论证合理·表现
1.
符合逻辑规律。使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进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即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错误示例:
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努力探索,可以使梦想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面对这个神奇美妙而又复杂多变的世界,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前者将一无所有,后者将根植梦想,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上面这段文字,论题是“好奇心”,但后边的论证中,无论是举反面例子“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还是举正面的例子“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都强调“进取”,完全脱离了“好奇
心”这一中心,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常见的逻辑错误还有以偏概全、自相矛盾、倒因为果、模棱两可、不当类比等,在论证时都要尽量避免。
材料与分析恰当。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
语段示例:
原文:
磨难,能历练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改文:
磨难,能历练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语段经过修改后,结合不同人物的不同背景,加以适当的分析,加强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分析说理的方法:
假设分析法:
含义: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关联词语是:如果……那么……,其他句式还有“如果……就……”“假使……那么……”等。
坚持到底,你将看到成功的曙光。竞选成功的奥巴马脸上洋溢着笑容,但这笑容背后却有许多的挫折。竞选初期,他总是被安排在游行队伍的最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只有他一个人参加。试想,如果当日的奥巴马就此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没有坚持到底,那么他只能看到黎明前的黑暗,而无法看到成功曙光会将以前的一切挫折都映照得灿烂。
因果分析法:
含义: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单用“因为”“所以”“因此”等皆可。
责任能给予人无穷的力量。在5?12汶川大地震中,9岁的抗震小英雄林浩在自己逃出来之后,并没有惊慌逃离,而是又返回背出了两个同学。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回答:“我怕,但我是班长。”林浩能够冒着生命危险再次走进废墟,是因为他明白“班长”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而班长的责任给了他不可估量的力量,让他弱小的身体支撑起了两个生命的重量。
条件分析法:
含义:条件论说就是提出一个条件,然后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从而证明观点。
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我们还可以用“只有……才……”、“无论……都……”等句式来分析条件。
坚强,让鲜艳的花朵开放在人生的困境中。耳聋让邰丽华告别了世间一切美妙的声音,但她却勇敢地承受了这一切,历经重重磨难,表演出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只有坚强地面对生命中的苦难,才能克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难,在无声的世界中舞动出音乐的旋律;只有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圆满,才能在困境中舞动出绝美的舞姿。
论证方法恰当。写作中,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常见论证方法举例:
方法一:举例论证。即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所举事例要求真实、典型、新颖和充分。真实就是事例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有一定说服力的;典型是指所举事例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新颖就是别人很少用到的事例;充分指所举事例能透彻地揭示论点的内涵。其作用是具体、客观、具有说服力来论证坐着的观点。
如:《创造宣言》一文中为了反驳在“创造”中的错误观点,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八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事例,反驳“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的观点;列举《易经》、《正气歌》、《尼赫鲁自传》、苏联国歌、苏彝士运河、平老静的事例,反驳“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的观点;列举爱迪生、莫扎尔特和帕斯加尔的事例,反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的观点;列举曾参、慧能、蚕吃桑叶的事例,反驳“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的观点;列举玄奘、哥伦布、莫扎尔特的事例,反驳“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的观点。所举事例真实、典型、新颖、充分给人以无懈可击之力。
方法二:道理论证。即引用名人的言论、古语、谚语、俗语等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其作用是使论证更具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如:《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两位名人的名言就是道理论证。它不仅表明了作者的中心论点,也为下文论证提供了依据。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方法三: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将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更具说服力。
如在《创造宣言》中,作者多次运用比喻将抽象道理形象化。如第3段中,“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塑造人的方法说成是“刀法”,形象生动。
方法四: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据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论证观点。可以使观点更鲜明,更具说服力。
如《怀疑与学问》中的“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就是对比,“不折不扣地承认”和“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两种方法和态度及其带来的结果,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的观点,使论述更深刻,观点更鲜明。
4.
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可以先写提纲,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三、论证合理·运用
1.病文诊断

原文:
敬畏文字是一种态度。
诗人王安石在“过”、“来”、“去”和“绿”几字中经过反复推敲,最后选择了“绿”来描写江南的春天,这才有了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国有王安石,外国有托尔斯泰。盛名久负的托尔斯泰为了完成巨著《安娜·卡列尼娜》,谢绝所有访客,对佣人说:“从今天起,我‘死’了,不要让任何人打搅。”两位巨匠生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却有着对文字相同的敬畏态度。正是他们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文字无比的敬畏,才成就了千古的名篇著作。也正是有千千万万的作家都有着这样一种态度,才有一篇篇作品问世。
改文:
敬畏文字就要对文字持一种严肃、恭敬的态度。(点明“严肃、恭敬”的态度)
诗人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王安石反复推敲、斟酌出来的。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一个“绿”字化静为动,不仅给人以色彩感,还给人以动态感。(点示一下“绿”的表达效果,可以更有力地支撑观点,这样可以是观点与材料联系得更加紧密)中国有王安石,俄国有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初发表时,托尔斯泰要求出版社将文稿交给自己校对,他常常将底稿修改得百孔千疮、不可辨识。然后叫妻子连夜誊抄,次晨,托尔斯泰又对誊抄稿重新涂改,如此反复几周或几月,才有可能定稿。有时稿子已发出了,他忽然想到还要改几个字,便打电报去吩咐报馆替他修改。(叙事围绕“反复修改”展开,以突出托尔斯泰运用文字严肃、恭敬的态度)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两位巨匠,却对文字有着相同的敬畏。正是他们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文字无比的敬畏,才成就了千古的名篇著作。是敬畏文字的态度,成就千古名篇。

中心论点:用勇气和善良温暖道德寒冬。
原文:
2011年10月23日傍晚5点多钟(具体的时间),烟台市的刁娜和爱人隋美正开车经过通海路富龙搅拌站附近(准确的地点)时,看见前方一名女子倒在路中,头上、身上都是血,同时痛苦的呻吟声时断时续的传来。(外貌及神态描写)(交代起因)
刁娜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因为这里往来车辆很多,过往的司机一不留神很可能会再次撞到这位女子,那样后果就太可怕了。担心女子会有危险,心急如焚的(此处的心理描写,可以表现刁娜急人之所急的高尚品质)刁娜和爱人隋美正毫不犹豫,立即下车营救。两人站在受伤女子前方,使劲儿打手势、大声喊话,指挥过往的车辆绕开受伤女子,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具体的行动描写展现营救的过程)在指挥的过程中,一辆飞驶而过的小轿车躲闪不及,车辆反光镜将刁娜挂倒,使她重重的摔在地上。(陈述经过)
最终,受伤女子得到救治。而经医院诊断,刁娜右小腿两处骨折,其中一处是粉碎性的。刁娜用“一条腿换一条命”的义举传开后,被网友冠以“最美女孩”的称号。(说明结果)
改文:
2011年10月,烟台市的刁娜开车时,看见一名倒地的陌生(与自己无关,却出手相救,突出其善良)女子,刁娜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因为这里往来车辆很多,过往的司机一不留神很可能会再次撞到这位女子。刁娜和爱人毫不犹豫(突出他们的勇气)地下车营救了受伤女子,而刁娜在营救过程中,却被一辆行驶的小车撞倒,不幸身负重伤。刁娜用“一条腿换一条命”的义举温暖了这个“道德寒冬”,人们期盼:“冬天已经来临了,春天还会远吗”?
2.给下列文段补上一段分析文字:
人需要学问,也需要道德。只有学问的人,易误入歧途;只有道德的人,道路曲折。当学问与道德同在时,人生的道路会变得光明。(论点)
秦桧身居一品,满腹经纶,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他品行低劣,不顾大局,卖国求荣。于是乎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自己也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下场。(正例)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座下三千弟子,有七十二贤人,自己的学问可以说在当时已经是无人能比,可依旧谦虚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深受后人称赞。(反例)
文题展示
(一)《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提示:
1.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
范文:
学贵有疑。①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②
因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质疑。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得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的传统说法进了一步。③
点评:
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②引用孟子的话做理论论据;③举徐霞客不迷信书本,大胆质疑的事例,证明中心论点。
这段文字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学贵有疑”的中心论点,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二)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示例:
知足常乐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做的,就是珍惜此刻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不知足常悲。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受苦的还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就会令自己郁闷,自寻烦恼。追名逐利一向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却在追寻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本的快乐,即使之后成功拥有了名和利,也是不快乐的,何苦呢?很多人为了名利放下亲情、友情,等到之后才明白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但是这些都已经消逝,再找不回来了,因此他们只能空悲叹。不知足常悲,因此我们不要不知足,否则只会令自己后悔。
知足常乐。多想一下自己拥有什么,你会学会知足,同时,你也会快乐起来。唐伯虎曾写下“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与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快乐。“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的恬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他是快乐的。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乐观令世人感慨,虽仕途不顺,但他不悲叹自己,反而生出这样的大境界,如何能令人不敬佩?还记得那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吗?“你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皇帝的一句话,即刻就断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伤过,低徊过,但他最后选取理解命运的安排,在勾栏瓦肆之地浅斟低唱,追寻自己的内心。朝廷只是少了一位小官,却成就了两宋的大词人,璀璨了两宋文坛,照亮了宋词的前程。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这样,你就会快乐的。
人生就像一场梦,要做个好梦,就得带着微笑,多看看自己拥有的,比如亲情、友情。如果你懂得自己拥有多少珍贵的东西,怎样会不快乐呢?
点评:文章论证合理,论述有力。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进行论证,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论证方法上,本文采用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式,观点明晰,说服力强。语言上,运用散文化的语言,引用俗语,运用反语等手法,让人感到丰富真切。
知足者常乐
平生修得随缘性,粗茶淡饭也知足。
 
 
——题记
桌上放着半杯水,悲观的人会抱怨它的不足;乐观的人则会庆幸还有半杯水,因而后者得到了满足。
同样的半杯水,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慨。这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抱定一颗平常心,学会用感恩的心来感谢生活,感谢命运。等我们懂得了知足,生活便少了几分抱怨,多了一些光明。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是发人深省的。一个人如果痴心妄想,那他贪婪的心就永远不会满足,甚至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嫦娥抛其夫君,偷食仙丹,妄图成仙,换来的却是广寒宫的无限冷清与寂寥;和珅位高权重仍不知满足,留下了千古骂名。而庄子、陶潜等隐士淡泊名利,逍遥世外,却成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谈。
世事就是这样的辨证,上帝让坏人享尽安乐,但最终以严厉的惩罚为代价;上帝给予好人平安与幸福,却让好人历经磨难。这是公平的,所以不要怨天尤人。人生就这样,没有绝对令你满意的事,关键在于你是否得到满足,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
不过知足并非一味地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一种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如错把知足当作安于现状,裹足不前,那你只会成为井底之蛙。
知足就是父母买给你玩具模片而你能自己拼好,知足就是朋友送你卡片而你不挑三拣四,知足就是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东西,包括生命。知足了菜根嚼着也香,知足了心里永远有着温暖的阳光。
知足就要避免心理失衡。人们在给予的同时往往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有回报,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那是因为他们把得失看得太重、不易满足,当然也往往会大失所望了。
请记住:学会知足,才能心底敞亮,少却烦恼;学会知足,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风雨兼程的艰辛和幸福;也只有人人懂得知足,我们的社会大家庭才能和谐、平静、适意而真诚。因为知足常乐啊!
点评: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论证有力的议论文。题目就摆明了观点,以题记的形式开篇,新颖贴题;然后以“半杯水”的故事引出论题,接着引用孟子的话,列举嫦娥、和珅、庄子、陶潜的事例进行论述、分析,并且辩证地分析了知足者的心理状态,使“常乐”的内涵更为丰富。
不知足才能常乐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李白的名诗《将进酒》里面就有这么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借酒浇愁,以醉求乐,把世事一股脑儿抛开,那真是一大乐事。
其实,“知足者常乐”是一种消极回避的人生观。人生在世,对世上一切不闻不问,与死物何异?况且,知足了,就不思进取了。有句俗语说得好: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们要抱定“不知足”的心态,孜孜以求。
“不知足”,就是要我们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不知足”的心态,去探索新事物,支持新事物,永做新事物的促进派。
“不知足”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会遭到意想不到的意外,但即便如此,也无须害怕。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其实是块试金石。在懦夫面前,它俨然是庞然大物,高不可攀,懦夫退却了,绊脚石成了懦夫的墓碑;在勇士面前,它不过是块小顽石,它成了勇士的垫脚石、磨刀石。
也许,“知足者”会感到困惑:“不知足”者这不是在自讨苦吃吗?怎能是享乐呢?是的,“不知足”者必定会吃苦,然而,“不知足者”同困难做斗争,其中必然有“知足”者所无法体会到的乐趣。再者,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欢乐和幸福都不会从天而降,苦是乐的根,乐是苦的果。我们只要迈出一串坚实的脚印,定能享受到胜利和成功的乐趣。
人类只有在永不知足的追求中,在永不满足的创造中才能生存、发展、延续、进步。所以,我认定“不知足者常乐”!
点评:此文以“知足常乐”为话题,语言简洁明了,开题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不知足才能常乐。然后,作者选取典型的事例和引用名人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思路清晰,论述语言有理有据、形象生动。文章结构完整,题目、结尾遥相呼应,突出了主题。
中国有句古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提纲示例:
近墨者未必黑
(1)提出论点:近墨者未必黑。
(2)分析问题:①解释“近墨者黑”论调的偏颇。
②列举陶渊明事例,证明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
③从三方面谈如何才能做到近墨者不黑。
(3)解决问题:我们相信,近墨者可以不黑!
示例:
近墨者未必黑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这话也未必,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看,今天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近墨者未必黑”。
“近墨者黑”是说和一些坏的、消极腐朽的人或事物长期在一起,耳濡目染,难免会受到侵蚀和破坏。这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一刀切,一味地强调环境决定论,就难免失之偏颇。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大家是最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是“军阀”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风亮节,而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亦为当世万流景仰。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于更红。
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近墨者不黑”,能够凛然自洁者须有特殊的机能方可。首先,自身要有很强的“免疫力”,只有自己具有一定水准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自己心中装着一轮永不褪色的太阳,你才不会被暂时的迷雾所吞噬,你才不会被腐朽“演变”过去,否则,你很容易成为墨的“俘虏”。其次,还要能听那些逆耳的忠言,乐于向周围经验丰富的人请教,这样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及时地清理沾染上的点滴黑墨,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一个堂堂正正的“我”。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新青年当有近墨不黑的勇气,拥有近墨能红的“机能”,如果我们能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必能拥有一个鲜红的未来。
我们相信,近墨者可以不黑!
点评:这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开头直接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树立靶子,据此提出相反的观点“近墨者不黑”。为充分驳斥对方的观点,列举了陶渊明、朱德的例子,并从道理上阐述如何做到“近墨者不黑”。结尾重申观点,对新时代青年提出要求。结构严谨,观点明确,批驳有力,论证合理。
示例:
环境不是成长的决定因素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的确,环境对事、物、人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但我认为:一个人是“赤”是“黑”全在于个人本身的素质,环境只不过是一个外在的条件而已。
古往今来,大凡成大业者,都能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摆脱环境的束缚。
你看,那个在汨罗江畔批发行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那个“王听之不聪,谄谀以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不容”的朝廷,仍能洁身自好,发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誓言。
屈原,他向世人证明: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也不一定就黑,能否洁身自好全在自己。再看,那个梦游天姥山,畅游祖国山水的青莲居士——李白。藐视权贵、向往自由。他让力士脱靴,让贵妃磨墨。他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做人的宗旨。如果说,环境决定着一个人,那么,中国历史上将失去一个敢怒敢言、不畏权贵、才华横溢的大才子。同样,李白也向世人证明是“赤”还是“黑”皆在于自己。
或许屈原、李白离我们有些远,那再来看看鲁迅——一个以笔为剑清醒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文豪。现实并没有让鲁迅埋没于人海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他对中国的警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的行为准则。他用呐喊唤醒黑夜中的人们。
如果说,环境决定人生,那么,我们将同样失去一个在黑暗中清醒的伟大人物。因此,“黑”或“赤”全在于自己。但丁,这个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如果他被环境束缚,那样中世纪的黑暗还将笼罩多久?
古今中外,大凡成功者都向世人证明同一个道理:“黑”或“赤”全在于“己”。
点评:论述集中,论点突出。文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环境不能决定人的成长,展开论述,从古今中外举例论证。逻辑顺序有力,事例充分,说服力强。
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在好的环境里,人就会学好;若在坏的环境里,人就会变坏。它强调了外因对人的熏陶、铸造作用。这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如出一辙。对此,许多人也是深信不疑。
的确,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孟母之所以三迁,正是因为考虑到外在环境对孟子成才的影响。
然而,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那些近“墨”即“黑”者,之所以变黑,关键在于其自身意志力的不坚定,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新中国成立前,一位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写了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了文坛。但是当他到了十里洋场之后,受到那种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这可谓是对“近墨者黑”最好的诠释了。
很多光照史册之人,其生活成长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各种诱惑也时时充斥左右,他们之所以能近墨不黑,出污淤泥而不染,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情操、伟大的追求、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更具有明辨是非曲直的敏锐的洞察力。屈原在“腥臊并御”的环境中宁愿“愁苦而终穷”,依然“上下而求索”。陶渊明身在腐败的官场,却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守清节,退隐田园。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出身军阀行列,不为军阀习气所染,始终保持高风亮节,为中国革命与解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在当今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些锐志进取的改革者,能在奢靡的生活和金钱的诱惑前,保持着“拒腐蚀,永不沾”的高风亮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随时清理沾染上的点滴“黑墨”,真正做到了“近墨者不黑”。
由此看来,外因只能对那些意志薄弱的人起作用。只要近墨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事物,时时警诫自己,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那么即使是近墨也未必会黑。
点评:本文论证思路清晰,先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义;接着,第二段先退一步论证承认“近墨者黑”的普遍现象,概括了外因的作用;第三段语意一转,进入本文“近墨者未必黑”的特殊现象的论证,强调了内因的能动作用。彼此兼顾,论证严密,不给人以反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