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指导。为此,在设计上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逐步建立倍的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圈一圈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和三角形模具、小棒,展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黑板展示:第一排摆:
第二排摆:? ? ? ? (5个、6个)
师:孩子们,看老师在黑板上摆了什么?
生:3个正方形和4个三角形。
师:想一想,?的个数与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的个数比的个数多1个。
师:现在呢?(摆5个?)
生::?的个数比的个数多2个。
师:如果我再摆1个?,现在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的个数比的个数多3个。
师:像这样的情况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生1:的个数比?的个数少3个。
生2:三角形的个数是正方形的2倍。
师:为什们说三角形的个数是正方形的2倍呢?
生:......
师:孩子们,同意吗?
生:......
师:那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师:这个孩子说到了倍,这是一个新的名词,我们以前没学过。两个数量在比较的时候,除了多与少的关系外,还有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如果我们把3个正方形看作一份“(圈起来,写上1份),那?有这样的几份呢?
生:2份。
师:三角形有这样的2份,你能把它圈出来吗?
生:上台操作。
师:说说为什么这么圈?
生:把3个正方形看作一份,三角形就每3个圈一次,可以圈2次,三角形就有这样的2份。(写上2份)。
师:把3个正方形看作1份,三角形的个数有这样的2份,你能像我这样说一说吗?
生:把3个正方形看作1份,三角形的个数有这样的2份。(同坐交换说)
师: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就说:把3个正方形看作1份,三角形的个数有这样的2份。(板书)
师:为什么说三角形的个数是正方形的2倍?
生:因为把3个正方形看作1份,三角形的个数有这样的2份,所以三角形的个数是正方形的2倍。
师:三角形有几个?
生:6个。
师:6被分成了2个3,那我们就说6里面有几个3?
生:6里面有2个3.
师:对了,因为6里面有2个3,所以我们就说:6是3的2倍。(这句话还可以说成:3的2倍是6)。
师:孩子们,你能跟着我一起说一说吗?
生:因为6里面有( 2 )个( 3 ),所以6是3的2倍(3的2倍是6)。
板书:第一排摆: 1份3个
第二排摆:? ? ? ? ? ? 2份6个
三角形的个数是正方形的2倍。
因为6里面有( 2 )个( 3 ),所以6是3的2倍(3的2倍是6)。
师:孩子们真聪明!刚才我们学习了倍的知识,那你会摆倍数关系吗?
2、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倍”的本质。
课件出示问题:
摆小棒: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
师:(带领全班一起读题,并理解题意)孩子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生:把第一行的小棒根数看作1份,第二行的小棒根数就有这样的4份。
师:现在,请孩子们拿出小棒摆一摆?同坐互相检查看看是否摆对了?
师:谁来说说你摆的结果?
生1: 第一排摆:/ /
第二排摆:/ / / / / / / /
师:为什么说你第二行摆的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4倍呢?
生:因为我在第一行摆了2根小棒,并把这2根小棒看作1份,第二行的小棒根数有这样的4份,所以第二行摆的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4倍。
师:孩子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再来说说他摆的结果?
生2: 第一排摆:/ / / /
第二排摆:/ / / / / / / / / / / / / / / /
师:孩子们,他说他是这样摆的,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为什么都是摆“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摆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师:看来当我们的1倍数发生变化时,要使它的倍数关系不变,那相应的几倍数也要发生变化。(可省略)
3、游戏活动中加深对“倍”的理解。
师:孩子们真能干,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倍,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个游戏吧!
师:先找2位最认真的女孩儿上台。
课件出示:
“奔跑吧男孩儿”游戏要求:男生快速奔跑上台,使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倍。
师:孩子们,明白游戏要求了吗?
生:明白。
师:那男孩子们,行动吧!
预设三种结果:①男生人数多了 ②男生人数少了 ③有孩子正准备上台,可发现人数已经够了,而退回去时。
课件出示:
“男孩儿、女孩儿齐奔跑”游戏要求:男女生共同行动,使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师:孩子们,明白游戏要求了吗?
生:明白。
师:那现在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行动吧!
①再增加1位女生。
②减少2位男生。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圈一圈,填一填。
2.想一想,填一填。
师:如果图形没了,你还会解答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 )里面有2个5,所以(? ?)是5的2倍。
(2)15里面有( )个3,所以15是3的(? ?)倍。
(3)16里面有2个( ),所以16是( )的( ?)倍。
(4)8是( )的2倍,8的2倍是( ),8是2的( )倍。
四、回顾反思,梳理全课
师:看来同学们对“倍”这个新朋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