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化学式与化合价(课件共1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4.4.3化学式与化合价(课件共18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1-23 14:5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时3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H2O
【思考】化学式能告诉我们有关组成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的信息吗?
旧知回顾
H2O的意义:
真实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1个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个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
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1个水分子的质量=2个氢原子的质量+1个氧原子的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O2的相对分子质量
=16×2
=32
(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1×12
=44
+16×2
(3)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64+ 32+ 16×4
=250
+5 × (1×2+16)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1:计算O2、CO2、 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就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乘积之间的比值。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②结果约简成最简整数比;


①看清各元素质量比的顺序;
③区分元素质量比与原子个数比。
例2:计算二氧化碳(CO2)中碳元素(C)和氧元素(O)的质量比。
m(C): m (O)=
(16×2)
12 :
= 3:8
= 12:32
如:硝酸铵(NH4NO3 )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m(N)∶m(H)∶ m(O)
=(14×2)∶(1×4)∶(16×3)
= 7 ∶ 1 ∶ 12
注意:某些物质的化学式中,同种元素并不写在一起的,这时要注意原子个数。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元素总质量之比,可根据化学式计算。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ω(某元素)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
例3:请计算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
=14×2+1×4+16×3
=80
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N原子个数
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
14×2
80
×100%
=35%
=
步骤1:
步骤2:
4.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例4:求60gNH4NO3中含有的氮的质量。
解:m(N)= m(NH4NO3)×ω(N)
= 60g×35%
= 21g
答:60gNH4NO3中含有的氮的质量为21g。
一定量某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物质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
1. 计算尿素CO(NH2)2、碳酸氢铵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尿素CO(NH2)2、碳酸氢铵NH4H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 .计算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①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②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③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④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课堂小结
1.水杨酸甲酯(化学式C8H8O3)常用作牙膏、化妆品的香料,也用于制止痛药。
请计算:
(1)水杨酸甲酯中碳、氧原子个数比   。
(2)水杨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8﹕3
152
课堂练习
2.下列计算或结果正确的是(  )
A.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58
B.SO2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C.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D.54 g水中含有氢元素6 g
D
3.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CH4)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
4.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具有缓解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花青素分子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2
15:8
287
33.4%
5.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混有的氮肥是有一种其他氮肥。经分析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该样品中可能混有的氮肥是(  )
A.NH4HCO3 B.(NH4)2SO4
C.NH4Cl D.CO(NH2)2
D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