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课时 本节共 2课时 本课为第1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常见元素,书写它们的名称
2?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
3?区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
4?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偏食
重点 难点 认识常见元素,书写它们的名称
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
学情 分析 学生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但不知道什么是元素,也不知道元素的具体分布
教学 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
教学 准备 PPT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新课引入 善存银片、加钙牛奶等指出元素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组成物质的元素。
二、学习新课
1、元素的概念、符号、分类
师:当然了,自然界中的元素肯定不止老师刚刚说到的几种,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抢猜谜语的方式来完善一下我们所知道的其他元素。
学生活动:根据谜面猜元素名称,并上黑板写出其中文以及对应的字母。
师:(师生观察黑板上的学生书写)我们发现每一种元素都有与之对应的字母符号,这些字母其实就是每一种元素的拉丁文的缩写,所以国际上是用拉丁字母来表示元素符号的,既然是国际上统一的规定,那么书写也必须要规范,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元素符号,发现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而且第二个字母只有第一个字母的一半高左右。
学生活动:指出刚刚上黑板写错的同学,并改正。(巩固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H A N a e g 能组合形成的元素有几种? 7】
师:我们继续看黑板上的这些元素,同学们能不能将他们分分类----元素的分类
生: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
师:现在我们学习了元素符号,元素的分类,那么到底什么是元素呢?他到底是怎样定义的?我们似乎还是一知半解。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观察这样一个表格。
【师:表格中列出了3种碳原子,你发现了什么?生: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师:那么我们就将质子数都为6的这一类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这里的碳原子abc都叫碳元素】
师:通过对氧元素和碳元素的命名,你能否给元素下一个定义呢?
生:元素就是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师:质子数=核电荷数,完善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统称—宏观----不能讲个数-----只能讲种类】
师:从概念上看,元素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质子数
中子数
氕(H-1)
1
?
氘(H-2)
1
?
氚(H-3)
1
?
【质子数相同都为1,都属于氢元素,氘、氚可用来制氢弹】
师:总结、记忆、背诵
2、元素符号的意义
师:O可以表示氧元素,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O前面还隐含了一个数字1,即还可以表示一个氧原子
表示:某元素(宏观) 表示氧元素
师总结:元素符号 例:O
表示:一个某原子(微观) 表示1个氧原子
学生练习:H N Na Al
2H 2N 2Na 2Al
师总结:元素符号前加数字 仅微观表示:几个某原子(例:2O:仅表示2个氧原子)
【不可以中西结合:一个N原子!】
3、元素的分布(化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生活)
①人体内的元素
②地壳中的元素
③海水中的元素
④其他
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 H>He 。空气中最多的元素是 N 。
复习:
1、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和人体中最丰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水、过氧化氢)
2、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和空气中最多的元素组成的物质(氨气)
3、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海水中最多的元素。。(三氧化二铝)
三、结束新课
布置 作业 随堂反馈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札 记
元素 1、概念
2、分类
3、符号
4、意义
5、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