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安徽专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来源:21cnj
y.co
m】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
(?http:?/??/?www.21cnjy.com?)些西洋先进技术,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和所学知识,可见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因此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C正确;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并不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不是抵制外国经济侵略,AB排除;题干也没有涉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排除。故选C。
2.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是近代中国第一
(?http:?/??/?www.21cnjy.com?)个实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军工企业。它所生产的武器,使中国在清朝统治300多年后,重新回到火器时代。湖北枪炮厂的建立具有非凡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
)
A.延缓了清王朝走向灭亡的速度
B.重新使中国进人火器时代
C.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D.使中国的军事武器具有竞争力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
(?http:?/??/?www.21cnjy.com?)创办的湖北枪炮厂,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实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军工企业,其最重要意义是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做出了贡献。选项C符合题意;ABD项不是最重要的贡献。故选C。【版权所有:21教育】
3.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
(?http:?/??/?www.21cnjy.com?)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
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882年,英
(?http:?/??/?www.21cnjy.com?)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21
cnjy
com
4.林则徐、洪仁玕、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C.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D.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曾国藩都是
(?http:?/??/?www.21cnjy.com?)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目睹了英国侵略军的残暴和清政府的腐败,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对林则徐的主张加以实践,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在改革范式上,这是
(?http:?/??/?www.21cnjy.com?)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2-1-c-n-j-y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政”和“预备立宪”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中的“这是史上第一次
(?http:?/??/?www.21cnjy.com?)输入式改革”“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一场学习西方器物的统治者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所以A项符合题意;维新变法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新政”和“预备立宪”涉及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变革,而且是在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之后,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在思想文化方面,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6.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http:?/??/?www.21cnjy.com?)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图一反映的是《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图二反映的是《马关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地沿江地区,体现了西方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B符合题意;图片反映的是西方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增多,A不符合题意;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签订《辛丑条约》后,C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7.下表为黄海海战中中日双方兵力和损失对比表,可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项目
参战舰艇(艘)
火地(门)
兵力(人)
舰船损失
伤亡人数
中方
12
191
2,234
5艘沉没
约1,200
日方
12
272
3,566
5艘重伤
约600
A.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B.此战使清政府开始避战求和
C.中国北洋水师损失殆尽
D.此战导致日本与英国矛盾加剧
【答案】A
【解析】根据“黄海海战中日双方
(?http:?/??/?www.21cnjy.com?)兵力、损失对比表”可知,中方12艘舰艇,5艘沉没,日方5艘重伤可知,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选项A符合题意;清政府开始避战求和的战役是威海卫战役,排除B;C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选A。2·1·c·n·j·y
8.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
(?http:?/??/?www.21cnjy.com?)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www-2-1-cnjy-com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恭
(?http:?/??/?www.21cnjy.com?)亲王作为清政府重臣连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敌我双方的基本态势都判断不清,甚至寄希望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帮助中国打败日本,这显然说明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D项符合题意;而清军的战斗力不强、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清政府内部不团结并没有在材料中直接体现。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9.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
(?http:?/??/?www.21cnjy.com?)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中方认
(?http:?/??/?www.21cnjy.com?)为丰岛海战是日军挑起的,日方则认为是中方挑起的,这说明由于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才会出现材料所述的矛盾观点,A项符合题意;B项中“模糊不清”的表述错误,历史真相并不会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D两项均未体现材料的主旨,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中日双方由于立场的不同,才对丰岛海战做出了不同解释。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吴淞牺牲、邓世昌黄海血战、姚子青率全营血战宝山等,都表现了21教育网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B.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斗争精神
D.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严
(?http:?/??/?www.21cnjy.com?)重的民族危机: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吴淞牺牲、邓世昌黄海血战、姚子青率全营血战宝山等,都表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斗争精神。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11.与洋务运动相比,维新变法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
)
A.主张向西方学习
B.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纲领
C.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D.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而戊戌变法学习的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因此与洋务运动相比,维新变法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D。
1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
(?http:?/??/?www.21cnjy.com?)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反应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的维新派的主张,他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维新。ACD选项不是维新派的主张。故答案选B。21
cnjy
com
1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
(?http:?/??/?www.21cnjy.com?)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出处:21教育名师】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C.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地主阶级抵抗
(?http:?/??/?www.21cnjy.com?)派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终于发展成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因此,洋务运动是第一次反思的表现;但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学西方器物不行,必须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于是进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人进行第二次反思的表现,这就从学习西方器物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C符合题意。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指的是实业救国思想,它实际上是洋务运动中求富思想的一个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指的是新文化运动,这是学习西方的第三个层次,故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进行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这是第一次反思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是
A.
(?http:?/??/?www.21cnjy.com?)B.
(?http:?/??/?www.21cnjy.com?)C.
(?http:?/??/?www.21cnjy.com?)D.
(?http:?/??/?www.21cnjy.com?)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http:?/??/?www.21cnjy.com?)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他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最终失败牺牲。所以答案选A
15.作为末世(清朝末年)挣扎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给中国带来了一缕荧光。这里的“荧光”可以理解为(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
(?http:?/??/?www.21cnjy.com?)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B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运动,A排除;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C排除;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D排除。故选择B。
16.1900年守城将士大都逃跑,慈禧也向西安逃去,弃城而不顾,致使北京城沦陷。出现这一狼狈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白银2亿两
C.各国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
D.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帝国主义
(?http:?/??/?www.21cnjy.com?)国家对中国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慈禧太后仓皇出逃,选项D符合题意;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是在1860年,排除A;清政府赔款白银2亿两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B;各国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是在1842年通过《虎门条约》获得的,排除C。故选D。
17.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
(?http:?/??/?www.21cnjy.com?)约》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D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A不合题意;《天津条约》签订,列强可以进驻长江流域,故B不合题意;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西方各国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排挤了中国民族企业;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8.《辛丑条约》签订后,美
(?http:?/??/?www.21cnjy.com?)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规
(?http:?/??/?www.21cnjy.com?)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BC说法不准确。所以答案选D。
19.“…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
(?http:?/??/?www.21cnjy.com?),这是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回电李鸿章的话,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条款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B.允许各国在使馆界派兵驻守
C.允许各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0—
(?http:?/??/?www.21cnjy.com?)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一条款说明了中国人民不仅受到外来侵略的打击,还受到清政府的镇压,说明清王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列强加强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使馆界变成了国中之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排除;C项与《马关条约》有关,排除。故选D。
20.自1840年鸦片战
(?http:?/??/?www.21cnjy.com?)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www.21-cn-jy.com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答案】A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赔偿英国2
(?http:?/??/?www.21cnjy.com?)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规定赔偿列强白银4.5亿两,都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故A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是《南京条约》的影响,排除A;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是《马关条约》的影响,排除C;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辛丑条约》的影响,排除D。故选A。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1.
请结合所学知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
】(1)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富”为口号,后期以“自强”为口号(
)
【答案】错误;把求富与自强对调
【解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工业。故本题说法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2)洋务派为了实现“自强”的目的,筹建了北洋、南洋和东洋三支海军。
【答案】错误;把东洋改成福建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
(?http:?/??/?www.21cnjy.com?)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了实现“自强”的目的,筹建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而不是创办北洋、南洋和东洋三支海军,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把北洋、南洋和东洋三支海军改成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
【
】(3)《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资本输出改为商品输出。
【答案】错误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清
(?http:?/??/?www.21cnjy.com?)政府派李鸿章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之一“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使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改为资本输出。故本题说法错误。
【
】(4)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物。
【答案】错误;把京师同文馆改成京师大学堂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8年,
(?http:?/??/?www.21cnjy.com?)百日维新期间,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初步尝试,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
】(5)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
(?http:?/??/?www.21cnjy.com?)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判断说谎人是王老德。(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01年
(?http:?/??/?www.21cnjy.com?),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故说谎人是王老德。故正确。
3、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6分,共32分)
2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人们对一衣带水之
(?http:?/??/?www.21cnjy.com?)隔的蕞尔岛国纷纷侧目而视。1896年清延派遣13名留学生赴日,揭开了留日序幕……1901年清廷决定给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奖以进士或举人出身,致使东渡学生1903年猛增到1,300余人。1904年8月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而告终,这对于正在激起的留日狂潮无异于火上浇油。
——摘编自蒋纯焦《近代中国留美和留日之比较》
材料三: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1)材料一中的“这年”是
(?http:?/??/?www.21cnjy.com?)指哪一年?在这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如图所示)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这一份“文件”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日本“纷纷侧目而视”的历史背景,并归纳“留日狂潮”出现的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辛丑条
(?http:?/??/?www.21cnjy.com?)约》中的哪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一条约中,中国赔款数目之庞大,是历史上空前的,请你列举相关内容加以印证。(4分)
【答案】(1)1842年;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战胜中国。清政府的政策支持;日俄战争中,日本胜利;学习日本,挽救民族危机。21cnjy.com
(3)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
(?http:?/??/?www.21cnjy.com?)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年”指的是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战败,被迫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签订的地铁一个不平等条约,也是中国屈辱历史的开始。第二问,《南京条约》中开放了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五个通商口岸,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这五个通商口岸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第三问,《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世纪
教育网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甲
(?http:?/??/?www.21cnjy.com?)午战争后)人们对一衣带水之隔的蕞尔岛国纷纷侧目而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对日本“纷纷侧目而视”的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战胜中国。第二问,根据“1901年清廷决定给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奖以进士或举人出身,致使东渡学生1903年猛增到1,300余人。1904年8月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而告终,这对于正在激起的留日狂潮无异于火上浇油。”可知,出现“留日狂潮”出现的原因有:清政府的政策支持;日俄战争中,日本胜利;学习日本,挽救民族危机等等。
(3)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
(?http:?/??/?www.21cnjy.com?)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第二问,在《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保,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目最大的条约。
23.(16分)当中日甲午战争的消息传至
(?http:?/??/?www.21cnjy.com?)欧洲,恩格斯尽管已是74岁高龄的古稀老人,却仍以哲学家的敏锐思维,站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高度,适时地对这场战争作了如下点评:
他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
(?http:?/??/?www.21cnjy.com?)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
他指出:“这种全盘排外的状况,已由同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争而部分地打破了;这种状况将由目前这场同亚洲人、即中国人最邻近的敌手的战争来结束。”
他认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
(?http:?/??/?www.21cnjy.com?)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年4月16日《恩格斯眼中的甲午战争》
(1)根据材料,在恩格斯看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8分)
【答案】(1)失败原因:军事上被动防御政策;闭关自守的政策;近代工业发展落后;传统经济体系落后等。
(2)影响:《马关条约》签订,
(?http:?/??/?www.21cnjy.com?)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及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清政府放松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控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战争失败,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激了中国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1)根据材料一“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
(?http:?/??/?www.21cnjy.com?)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可知,在恩格斯看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军事上被动防御政策;根据“这种全盘排外的状况,已由同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争而部分地打破”可归纳出闭关自守的政策;根据“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可归纳出近代工业发展落后;传统经济体系落后等。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
(?http:?/??/?www.21cnjy.com?)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及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清政府放松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控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战争失败,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激了中国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四、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2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
(?http:?/??/?www.21cnjy.com?)了中国的大门,列强接踵而来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的是哪场战争?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分)
材料二:1905年,近代
(?http:?/??/?www.21cnjy.com?)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写了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
(2)这副对联说明了中国近代遭受民族危机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http:?/??/?www.21cnjy.com?)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进行了不
(?http:?/??/?www.21cnjy.com?)屈不挠的斗争。请仔细辨认材料三图中人物,写出人物名字和对应的英雄事迹。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6分)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答案】(1)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2)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捐躯。爱国主义精神(或英勇不屈的斗争,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等)。
(4)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要发展中国,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1840年,英国
(?http:?/??/?www.21cnjy.com?)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的是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根据题干信息“19
(?http:?/??/?www.21cnjy.com?)05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写了一副对联”,“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副对联说明了中国近代遭受民族危机的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21·cn·jy·com
(3)根据材料三图中人物,可知图①是林则
(?http:?/??/?www.21cnjy.com?)徐、②邓世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捐躯。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
(?http:?/??/?www.21cnjy.com?)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安徽专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奕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21教育网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
(?http:?/??/?www.21cnjy.com?)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实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军工企业。它所生产的武器,使中国在清朝统治300多年后,重新回到火器时代。湖北枪炮厂的建立具有非凡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
)
A.延缓了清王朝走向灭亡的速度
B.重新使中国进人火器时代
C.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D.使中国的军事武器具有竞争力
3.1882年底,英国商人
(?http:?/??/?www.21cnjy.com?)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
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4.林则徐、洪仁玕、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C.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D.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5.“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
(?http:?/??/?www.21cnjy.com?)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www-2-1-cnjy-com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政”和“预备立宪”
D.新文化运动
6.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http:?/??/?www.21cnjy.com?)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7.下表为黄海海战中中日双方兵力和损失对比表,可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项目
参战舰艇(艘)
火地(门)
兵力(人)
舰船损失
伤亡人数
中方
12
191
2,234
5艘沉没
约1,200
日方
12
272
3,566
5艘重伤
约600
A.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B.此战使清政府开始避战求和
C.中国北洋水师损失殆尽
D.此战导致日本与英国矛盾加剧
8.据1895年《纽约时报
(?http:?/??/?www.21cnjy.com?)》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21cnjy.com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9.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
(?http:?/??/?www.21cnjy.com?)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1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吴淞牺牲、邓世昌黄海血战、姚子青率全营血战宝山等,都表现了21·cn·jy·com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B.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斗争精神
D.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11.与洋务运动相比,维新变法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
)
A.主张向西方学习
B.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纲领
C.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D.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
1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
(?http:?/??/?www.21cnjy.com?)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21·世纪
教育网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
(?http:?/??/?www.21cnjy.com?)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2-1-c-n-j-y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C.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14.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是
A.
(?http:?/??/?www.21cnjy.com?)B.
(?http:?/??/?www.21cnjy.com?)C.
(?http:?/??/?www.21cnjy.com?)D.
(?http:?/??/?www.21cnjy.com?)
15.作为末世(清朝末年)挣扎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给中国带来了一缕荧光。这里的“荧光”可以理解为(
)【来源:21cnj
y.co
m】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16.1900年守城将士大都逃跑,慈禧也向西安逃去,弃城而不顾,致使北京城沦陷。出现这一狼狈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21
cnjy
com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白银2亿两
C.各国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
D.八国联军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17.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
(?http:?/??/?www.21cnjy.com?):“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www.21-cn-jy.com
A.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9.“…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
(?http:?/??/?www.21cnjy.com?)照允”,这是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回电李鸿章的话,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下列条款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2·1·c·n·j·y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B.允许各国在使馆界派兵驻守
C.允许各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20.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http:?/??/?www.21cnjy.com?)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1.
请结合所学知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
】(1)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富”为口号,后期以“自强”为口号
【
】(2)洋务派为了实现“自强”的目的,筹建了北洋、南洋和东洋三支海军。
【
】(3)《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资本输出改为商品输出。
【
】(4)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物。
【
】(5)1905年
(?http:?/??/?www.21cnjy.com?),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老德说:“我家现住在东交民巷。”赵老刚说:“我在总理衙门当过差。”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判断说谎人是王老德。
3、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6分,共32分)
2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人
(?http:?/??/?www.21cnjy.com?)们对一衣带水之隔的蕞尔岛国纷纷侧目而视。1896年清延派遣13名留学生赴日,揭开了留日序幕……1901年清廷决定给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奖以进士或举人出身,致使东渡学生1903年猛增到1,300余人。1904年8月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而告终,这对于正在激起的留日狂潮无异于火上浇油。
——摘编自蒋纯焦《近代中国留美和留日之比较》
材料三: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1)材料一中的“这年”是指哪一年?在这
(?http:?/??/?www.21cnjy.com?)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如图所示)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这一份“文件”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日本“纷纷侧目而视”的历史背景,并归纳“留日狂潮”出现的原因。(6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辛丑条约
(?http:?/??/?www.21cnjy.com?)》中的哪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一条约中,中国赔款数目之庞大,是历史上空前的,请你列举相关内容加以印证。(4分)
23.(16分)当中日甲午战争
(?http:?/??/?www.21cnjy.com?)的消息传至欧洲,恩格斯尽管已是74岁高龄的古稀老人,却仍以哲学家的敏锐思维,站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高度,适时地对这场战争作了如下点评:21
cnjy
com
他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
(?http:?/??/?www.21cnjy.com?)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出处:21教育名师】
他指出:“这种全盘排外的状况,已由同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争而部分地打破了;这种状况将由目前这场同亚洲人、即中国人最邻近的敌手的战争来结束。”【版权所有:21教育】
他认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
(?http:?/??/?www.21cnjy.com?)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年4月16日《恩格斯眼中的甲午战争》
(1)根据材料,在恩格斯看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8分)
四、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2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英国侵
(?http:?/??/?www.21cnjy.com?)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列强接踵而来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的是哪场战争?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分)
材料二:1905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章
(?http:?/??/?www.21cnjy.com?)炳麟写了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
(2)这副对联说明了中国近代遭受民族危机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http:?/??/?www.21cnjy.com?)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进行了不屈
(?http:?/??/?www.21cnjy.com?)不挠的斗争。请仔细辨认材料三图中人物,写出人物名字和对应的英雄事迹。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6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