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宾县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读“华北平原某小区域等压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点气压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 D.甲、乙、丁、丙
2.关于图中四地气压变化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受冷 B.乙受冷
C.丙受热 D.丁受热
下图是“某季节甲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甲洋流形成的动力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5.甲洋流附近海域鱼群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该海域( )
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B.位于大河入海口
C.夏季深层海水上涌 D.季节变化很显著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7.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8.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回答9~10题。
9.按高纬到低纬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0.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低 C.地处阴坡 D.地处背风坡
(2018·吉林二调)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下图),完成11~13题。
11.图示时刻P地的气压值可能为( )
A.997 hPa B.1 000 hPa
C.1 003 hPa D.1 006 hPa
12.下列对图中各城市此时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乌兰巴托受高压影响,潮湿闷热
B.天津受冷锋影响,寒风凛冽
C.东京受热带气旋控制,狂风暴雨
D.合肥处于暖锋过境前,阴雨绵绵
13.此时,天津的主要风向为(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019·安徽江淮十校二联)下表为“南京市2016年3月5日至11日天气信息统计表”。据此完成14~15题。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白天天气 夜间天气 风向 风力
3月5日 21 11 阴 阴 西风 3~4级
3月6日 19 1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3~4级
3月7日 16 7 阴 小雨 东南风 3~4级
3月8日 8 1 中雨 小雨 东北风 5~6级
3月9日 7 1 多云 阴 东北风 3~5级
3月10日 7 0 多云 多云 东北风 4~5级
3月11日 11 2 多云 多云 西南风 微风
14. 引起3月5日至11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15.与3月5日相比,3月10日( )
A.空气质量更差 B.大气辐射增强 C.可能出现作物冻害 D.气压更低
(2020·北京期末)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北移,夏季北移
B.气温低,气流下沉
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小
D.控制地区降水稀少
17.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乙风带与甲气压带交替控制
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降水稀少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018·湖南岳阳华容一中月考)右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9.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洋流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20题。
20.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
A.甲:动力原因 上升
B.乙:动力原因 上升
C.甲:热力原因 下沉
D.乙:热力原因 下沉
(2018·银川二中统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2.该季节( )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
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
D.丁地盛行偏西风,炎热干燥
(2020·盐城月考)下图中,图1为“某区域水系图”,图2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的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下列月份中,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是( )
①1月 ②7月 ③8月 ④11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6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②7月——从西南流向东北
③8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④11月——从西南流向东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某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径流季节变化小 D.冬季多凌汛
26.该区域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①排水不畅 ②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强
③降水丰富 ④气候变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0·重庆期末)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
28.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2018年12月22日,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喷发柱高出火山口300米~1 500米,地震活动持续,最大振幅为58毫米,经过很长一段时间,附近的巽他海峡发生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结合下图,完成29~30题。
29.关于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⑤ C.⑧①⑥⑦ D.②③①⑥
30.此次海啸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火山喷发造成海底山体滑坡,引发海啸
B.火山喷发引发强震,诱发海啸
C.火山灰降落到海面激起海浪
D.火山喷发产生台风,引发海啸
二、综合题(40分)
31.甲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乙图是甲图中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
(2)简述N地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3)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4分)
32.(2018·泰安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入秋以来,强冷空气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10月19日,新疆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天气过程。
材料二 该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说出该日南疆和北疆地区的天气现象。(4分)
(2)试从甲、乙两地任选一处,说出未来几天内该地的天气变化。(6分)
(3)据影响海南岛附近的天气系统,说出此时海南岛的风向,比较此天气系统西部与东部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33.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 和 。(4分)?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4分)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4分)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2分)
答案
1-5CBBDC 6-10BCBAB 11-15ABCDC
16-20DCADA 21-25DABCC 26-30ACCBA
31.【解析】第(1)题,M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第(2)题,N地地貌为向斜山。第(3)题,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是花岗岩被抬升到地表后,遭到风化、侵蚀形成的。
答案:(1)M地是背斜。地壳运动使M地岩层向上拱起。
(2)经地壳运动,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
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作用剥落,棱角逐渐消失。
32答案 (1)北疆地区:寒潮(大风、降水、降温或冷锋过境)。南疆地区:沙尘暴。
(2)甲地:由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转为大风、雨雪天气,之后,气温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乙地:由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转为持续降雨天气,之后,气温上升、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西北风(偏北风)。 西部风力大、东部风力小。理由:西部比东部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北疆地区受冷锋控制,可能引发寒潮天气。南疆受冷锋影响,风力较大,结合南疆地理环境和图例知其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第(2)题,结合甲、乙两地锋面符号知,它们分别位于冷锋和暖锋的锋前位置,据此判断未来几天内两地的天气变化。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海南岛东部有气旋分布,根据等压线分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判断此时海南岛风向。结合该天气系统东、西部等压线疏密状况判断风力大小。
33.【答案】(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
(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
(3)
(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乙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促使渔业资源丰富。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图中陆地为北美洲局部,乙图中陆地为南美洲局部。甲、乙两图中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因此图中所示地区都处于夏季。第(2)题,甲图中等温线弯曲分别是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第(3)题,等温线的指向即洋流的流向,这两股洋流都是寒流,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第(4)题,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秘鲁寒流是上升补偿流,使流经海区形成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第1-1 11页,共8页 第1 12页,共8页
第1-1 11页,共8页 第1 1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