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

文档属性

名称 扁鹊治病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5 08: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拜见、理睬、敷烫、肠胃、汤药、骨髓、医治”等词语。
2、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
医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
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出示: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 对症下药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满
你知道这几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什么人吗 (神医)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神医——扁鹊
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我们叫扁鹊:名医
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预习探究
1.自由朗读寓言,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认读生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说扁鹊师名医,蔡桓公却病死了,扁鹊是否徒有虚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能说明扁鹊师名医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
四、品读体验
1、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会找到“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这里的他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明: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说明他确实是名医。老师相机介绍: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医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2、扁鹊既然是名义,可蔡桓公为什么却死了呢 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 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扁鹊所说的话。(采取多种形式的读)
3、在扁鹊看来,蔡桓公最初只是病在(皮肤——板书),皮肤上的这点小病可以怎样医治 也就是说蔡桓公此时的病只用最简单的方法——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为了使板书简洁清楚,我写成“能治”,(板书“能治”)
4.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公却是怎么对待的呢 是哪个自然段讲的 理解“毫不在意”,他还怎么说 (理解“邀功请赏”)你认为蔡桓公为什么会这样说 (生气,不以为然)指名读
5.蔡桓公不但不相信自己有病,还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所以他拒绝医治。可扁鹊说了,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正如扁鹊的推断,在不断地向体内发展,那到底发展到过身体哪部位 是否能够医治 蔡桓公分别是怎么对待的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个句子结合三、四自然段仔细读一读,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6.蔡桓公的病发展到过身体的哪些部位 (请学生板书——皮肉、肠胃、骨髓)他们分别处于什么阶段 (生板书——可治、还能治、等死)当病在皮肉间时,蔡桓公怎么对待的 生板书——假装没听见,你猜他这时在想什么 当扁鹊告诉蔡桓公病在肠胃而且仍可治时,蔡桓公却——生板书:满脸不高兴,当病入骨髓时只能等死,蔡桓公此时的态度确实很奇怪,他奇怪什么呢 扁鹊为什么跑了呢 刚开始不是再三的请求为蔡桓公治病吗
7、尽管蔡桓公不相信扁鹊,扁鹊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拜见他,告诉他病情的发展,想给他治病呢 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救死扶伤,不治就要死亡……)
怎样才能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呢 (诚恳,耐心……)
师:如果一开始蔡桓公乖乖地听扁鹊的话,会怎么样
指名说
师:当毛病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重视它,这叫做——
生:防患于未然 预防为主
师:还有没有更准确的词语
生:防微杜渐
8、师:是啊,蔡桓公没有听从扁鹊的劝说,五六天之后,他浑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扁鹊是神医,可最后蔡桓公却因小小的皮肤病病死了,导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谁呢 (蔡桓公
)
师:你觉得蔡桓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师:是啊,病不等人呀,如果你今天不理它,它就会越来越猖狂,从皮肤一直往里面钻,但如果蔡桓公能像一个寓言故事一样——
生:亡羊补牢
师:那样子,蔡桓公可能还能做几十年的大王。
可是,他没有亡羊补牢。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学生说)
师总结:蔡桓公本来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抱病死了呢 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 (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这么短小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啊!
四、巩固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演一演。
(2).小练笔:如果能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些什么呢 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谈话
1、同学们,你们认识周杰伦吗 认识谢庭锋吗
2、那你们认识**吗
3、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二、 师出示寓言故事 ( http: / / y. / gs / " \t "_blank )的图片。
1、师出示图片。
2、学生 ( http: / / www. / )看图,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3、这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哪一类故事 (寓言故事 ( http: / / y. / gs / " \t "_blank ))
三、揭示课题——《扁鹊治病》
1、看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 (后生谈自己的方法)
3、扁鹊是谁呢 (师叙述)
四、学习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
用○画出生字,用——勾画出词语。
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 ”
同桌读词语。
2、默读。
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运用书的的词语或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哪个自然段最能体现这篇课文讲述的内容 哪几个句子
4、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出示 皮肤、皮肉、肠胃、骨髓
热水敷烫、扎针、几剂汤药
能够、可以、还能、不能
这几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谈)
5、为什么蔡恒公在名医下还是病死了呢
6、扁鹊劝过他几次 (3)
7、找出劝说的语句。
8、看三次劝说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9、扁鹊劝他的时候,他的心里怎么样
10、指导朗读扁鹊劝说蔡恒公的句子。
11、扁鹊是怎么判断蔡恒公有病的呢
12、你觉得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医生
13、蔡恒公为什么不接受扁鹊的治疗呢
14、用一个词语来说——讳疾忌医
15、蔡恒公死的原因是什么 讳疾忌医。我们要向他学习吗
16、患了小病一定会死吗 蔡恒公如果怎样就不会病死呢
17、蔡恒公的病是怎么样变化的 (找出病情变化的词语)——慢慢加重、渐渐
18、师出示病情变化的词语。
19、我们在生活中怎么样 (防微杜渐)
20、假如你是扁鹊,你要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蔡恒公接受治病呢
21、如果你是蔡恒公你要怎么做
2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像蔡恒公那样的事吗
23、师赠送寓言,让学生 ( http: / / www. / )课后自己看。
五、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选编这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准确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 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课揭题
1.认识扁鹊。
2.引出蔡桓公
师:扁鹊和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一个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3.总体感知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1.文本细读,抓课文重点词句的方法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读着读着,我看到了 的扁鹊, 的蔡桓公。
2.学法迁移,学生自学课文,感受人物性格。
四、随文练笔,揭示寓意
然而,不管扁鹊怎样说,蔡桓公还是,——指着板书说:不相信医生,不听劝告,自以为是……
师:五六天后,错过最佳的医治时间的蔡桓公病入骨髓,浑身疼痛。只能等死的蔡桓公,后悔极了,他想起了扁鹊三番五次劝告,此时此刻他会说些什么呢?写在课文上:病入骨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说 。
师:不久,蔡桓公死了。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总结:
这则寓言故事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引以为戒,不要让蔡桓公的悲剧在我们的身上重演!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