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220年
221年
222年
229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南京)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
温故知新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实力比较表
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任务一:自主学习,预习反馈
1.课前完成导学案知识填空部分,已完成的由小组长检查登记。
2.预习反馈——导学案判断部分。
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晋
武
帝
司
马
炎
一、西晋的短暂统一
三国尽归司马氏
即三国归晋
264年暴君孙皓即吴国皇帝之位,
吴国众叛亲离。279年冬,司马炎
兵分六路大举伐吴。280年,孙皓
投降,吴国灭亡。
孙
皓
任务二:阅读思考,分析归纳(阅读课本第85页-第86页“相关史事”“教材研读”和“八王之乱”一目)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西晋的短暂统一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
1.材 料 研 读:
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2.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昏庸无能,你能举例说明吗?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西晋的短暂统一
导致“八王之乱”,西晋衰落;
形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八王之乱
东海王司马越
汝南王司马亮
楚王司马玮
赵王司马伦
齐王司马冏
长沙王司马乂
成都王司马颖
河间王司马颙
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匈奴
羯(jié)
鲜卑
鲜卑
羌(qiāng)
氐(dī)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二、北方各族的内迁
讲授新课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讲授新课
任务三:阅读思考(阅读课本第87-88页),你怎么看待少数民族的内迁这一历史现象?
内迁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在
长期的接触中,互相学习,逐渐融合,成为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这是历史的进步,
因而不能排斥,应该虚心接纳。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
晋
十
六
国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氐族苻氏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任用王猛为相,统一了黄河流域。
苻坚
王猛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三国鼎立
西晋统一
十六国
东 晋
历史时期特点: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3.我国古代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本课小结
南 北 朝
北朝
南朝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导学案“课时作业、达标巩固”部分。
学习延伸
移民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社会现象,我们海南岛现在居民的祖辈大部分是从其他地方迁来的。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做个调查,看看你是否也属于移民的后代;几百年前,你的祖辈生活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