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9 20: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拉伯帝国
学习目标
1.认识阿拉伯半岛所处的地理位置,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
2.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知道其版图范围;
3.感受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及对世界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
4.认识阿拉伯文化成就及出现原因。
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优越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炎热干旱、以沙漠为主
地理位置和环境
阿拉伯半岛
生活方式
游牧、经商
1.外族入侵,商路不畅,
商业衰落
3.多神崇拜
2.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
仇杀.外部势力入侵
渴望国家统一
6世纪7世纪初阿拉伯社会
创建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创立—背景
伊斯兰教创立—背景

伊斯兰:阿拉伯语“顺从”
穆斯林: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公元610年)7世纪
阿拉伯半岛麦加城
《古兰经》
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五功” “六信”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创始人
宗教经典
主要教义
穆罕默德
教徒称呼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一个人创立一个宗教
穆罕默德受到真主安拉派遣的天使吉卜利勒的“启示”
希拉山洞
穆罕默德通过在麦加希拉山洞的不断修行,于610年创立了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古兰经》是穆罕默德颁布的关于真主安拉“启示”的汇编。书中介绍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制制度,阿拉伯人的传说故事等。
《古兰经》
《古兰经》伊斯兰教唯一经典,穆罕默德23年传教的“安拉启示”汇集。“古兰”系阿拉伯语,意“宣读”、“诵读”。宗教义务:1.对安拉的敬拜仪式净仪、礼拜、斋戒和朝觐;2.为穆斯林集体利益的疏捐制度天课;3.为保卫伊斯兰社会发展对穆斯林规定的献身兵役制度圣战。《古兰经》也是第一部韵体散文形式的阿拉伯文献,在阿拉伯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开斋节
宰牲节
伊斯兰教节日
宰牲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朝觐期最后一天中国称为古尔邦节,“古尔邦”阿拉伯语“牺牲”“献身”,节期3天,过期宰牲无效。节日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活动。
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
麦加
麦地那
耶路撒冷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
麦加大清真寺天房
麦加大清真寺
名称
时间
创始人
出现地区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公元前
6世纪
1世纪
7世纪
释伽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古代印度
(亚洲)
麦加
(亚洲)
巴勒斯坦
(亚洲)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2)630年,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穆罕默德承认对方的经济和宗教利益。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3)7世纪前期(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穆罕默德成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
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
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610年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麦加传教失败
622年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630年,占领麦加。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任者称为“哈里发”
继续扩张,南征北战疆域不断扩大
二、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①扩张路线
东线:
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
西线:
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欧洲战场上占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②帝国形成:
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北非
埃及
西班牙
叙利亚
阿富汗,印度西北部
波斯
8世纪中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北接
黑海与里海
东到
印度河
流域
西临
大西洋
南包
整个半岛
相关史事
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为专制政体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地方设总督,但税收与司法权直属中央。
从9世纪中叶起,帝国内讧不已。北非、西班牙等地的分裂势力,以及长达近200年之久的十字军东征,消耗了帝国的实力。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帝国灭亡。
唯一与中国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
怛罗斯战役
一场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碰撞
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
阿拉伯帝国的衰亡
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1、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③地位:
④影响: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何关系?
思考
关系: 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使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二者相互促进。
①哈里发重视知识:
830年,设立“智慧宫”;
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②阿拉伯学者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1、文化发达的原因
三、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人在天文学上的研究
智慧宫中的翻译者
①数学: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改造并传播阿拉伯数字
(2)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及传播
发明
古代
印度人
改进
中古
阿拉伯人
传播
世界各地
《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阿拉伯医学解剖图
②医学
阿维森纳所著《医典》自12世纪起始终被作为欧洲医学院的教科书使用,代表了当时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医学之王”
拉齐斯的《医学集成》总结了阿拉伯人当时从希腊、波斯和印度等地吸收到的许多医学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成为医学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3)文学成就突出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麦加清真寺
麦地那清真寺
特点:
圆顶、尖塔、内部装饰以植物和几何图案为主
中国
印度
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等
棉花、
食糖等


阿拉伯人
传播
传播
2.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使者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 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恩格斯指出:“阿拉伯留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数字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有留下。”
思考:为什么阿拉伯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
1、便利的交通
2、帝国的阿拉伯人与其他民族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历代哈里发对文化的重视和提倡
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
创立伊斯兰教
建立穆斯林公社
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扩张
横跨亚欧非
成就
原因
本课小结

课堂训练
1、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
2、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A
A
3.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国家的性质是( )
A.政教分离 B.政教合一
C.世俗政权 D.宗教政权
4.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B
B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