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29 19:2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育英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国际上专业的研究机构将城市收缩定义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过2年,并经历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也被列入收缩城市名单,推测其收缩原因为( )
A.生产环境恶化 B.自然资源枯竭 C.新冠疫情冲击 D.产业结构单一
2.收缩型城市应该( )
A.在主城区以外建设新城 B.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大规模拆除郊区民居 D.积极发展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建设
马铃薯将成为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内蒙古、甘肃和贵州是马铃薯三大主产省份。完成下列各题。
3.与内蒙古、甘肃产区相比,贵州产区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
A.昼夜温差大 B.可全年生产 C.病虫害较少 D.距离市场近
4.桶装薯片是马铃薯粉加淀粉压制而成,位于北京的乐事桶装薯片加工厂主导区位是( )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交通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为减少污染,排污烟囱最好高度不低于( )
A.50 米 B.100 米 C.200 米 D.300 米
6.下列时段中,最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净化的是( )
A.19 时~22 时 B.4 时~7 时 C.7 时~10 时 D.13 时~16 时
读某山地南北坡气候资料统计图。
关于该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南麓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
B.雪线北坡高于南坡
C.南坡为夏季的迎风坡
D.北麓适合发展乳畜业
下表为根据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和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整理得出的新疆地区冰川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长远来看,我国新疆地区冰川面积和数目变化对区域产生影响有( )
①加剧风沙危害 ②缓解生产生活用水 ③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 ④造成生态不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新疆其他内流河流域冰川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
A.降水增多 B.退缩分解 C.人为保护 D.气温下降
10.对冰川面积和数目变化进行监测、预估需要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 GIS ② RS ③ GPS ④ BDS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洋县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纬度、河流 B. 地形、大气环流 C. 大气环流、河流 D. 地形、交通
12.下列有关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段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有利于泥沙输送 ②上段水流缓慢,有助于泥沙堆积 ③下段深窄弯曲,有利于泥沙沉积 ④下段两岸森林茂密,进入峡谷的泥沙少 ⑤ 下段山高谷深,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小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冰原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14. 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
A. 收集大气降水 B. 获取更多光照 C. 抵抗冬季寒冷 D. 吸收地下水分
15. 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
A. 人工播种 B. 降水减少 C. 气候变暖 D. 冻土增厚
二.综合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近年来,云南文山州依托当地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基地,依托水电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铝产业,实现水电资源充分利用,推动水电和铝产业深度融合。文山州铝土矿资源丰富,多为浅埋藏或裸露地表,矿体基本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材料二 文山州采矿生产系统的主要环节。
(1)描述文山市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
(2)比较剥采区和排土场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原因差异。(4分)
(3)简述云南文山州建设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基地的经济意义。(6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自 2019 年 9 月以来,澳大利亚林火肆虐,波及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等多地。澳大利亚的森林中数量最多的是桉树,桉树的树叶富含油脂,韧皮部还极为坚实,树身上没有枝杈。桉树在这“助燃体质”外又进化出了“火焰抗性”,依靠这两种特性,桉树在数千万年时间里从 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占据生态位顶端。
材料二 下图为澳大利亚局部简图和桉树林景观图。
(1)说出悉尼的多雨季节,并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悉尼降水较多的原因。(8分)
(2)分析桉树既有“助燃体质”又有“火焰抗性”的原因。(6 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科伦巴以上为中、上游,以下到与巴拉那河交汇处为下游。巴拉圭河上游位于起伏的巴西高原,中下游均位于低洼的巴拉圭平原,流域内地表多为黏重的土壤。巴拉圭河除上游及部分支流仅拟建3个水电站外,巴拉圭河中下游干流河段很少规划建设水电站。巴拉圭河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科伦巴以上河段汛期一般为每年1~3月份,科伦巴以下河段汛期一般为每年6~8月份。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二长可通航河流,除上游个别河段外,几乎全河段均可常年通航。下图为巴拉那—巴拉圭河流域图。
(1)分析巴拉圭河中上游沿岸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2)巴拉圭河中下游干流河段很少规划建设水电站,请说明理由。(4分)
(3)简述巴拉圭河沿岸沼泽地对该河流航运的有利影响。(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毛乌素沙地(下图1示意)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明长城中段西北的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约为250~440毫米,是世界各大沙漠中降水最多的区域。地形为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曾经河水清澈,水草肥美。近千年来,由于气候变迁、不合理开垦和战乱等,该地地面植被丧失殆尽,逐渐扩展成我国第四大沙漠。1959年以来,这里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控沙,引洪淤地,如今毛乌素沙漠绿化面积已达80%。
2011年,某种业公司在榆林市流转土地22000亩,陆续建成四个大型农场。利用当地丰富的红黏土和沙土按比例进行混合复配,大幅度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能,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7倍。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和优质牧草等农作物。种植中,作物秸秆冬季往往不收割,次年播种前再收割。2018年9月卫星遥感图像显示(图2),沙漠中喷灌圈的土地已成为大片良田。
(1)分析毛乌素沙地能够成功恢复植被的自然原因。(4分)
(2)简述毛乌素沙地变成森林后地表径流的变化,并说明原因。(4分)
(3)分析改良毛乌素沙地,发展种植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6分)
高二地理答案
1 2 3 4 5 6 7 8
D B B C D D D D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B C A B C
16.(1)西北高东南低(1分);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动(2分)
(2)差异:①剥采区:地表植被破坏,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功能下降;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径流的变率增加;(任意一点2分)②排土场:台面较高,边坡长而陡,流速快;新塑地貌土体稳定性差。(任意一点2分)
(3)将文山州当地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分);推动工业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2分);优化产业结构(2分)。(任意三点6分)
17.(1)夏季(2分)距离海洋较近,且沿岸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季风; 季风携带大量水汽,登上陆地,受地形阻挡抬升,降水较多。(6分)
(2)树叶富含油脂,容易自燃;韧皮部极为坚实厚实,可以承受长时间烈火焚烧;树身上没有枝杈,树冠仅仅生长在树尖,不利火焰传播;高大的树干、往往高达二三十米或者更高,避免火苗攀爬,从而保住树冠,减少火灾损失。(6分)
18.(1)(上游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大,河水易泛滥;支流众多,河流流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土壤黏重,地表水下渗量小等。(水源、下渗、径流任意两个角度,得4分)
(2)巴拉圭河中下游干流河段地处低洼的平原地带,河流落差小;多沼泽地,地质不稳,不适宜建坝;地势平坦开阔,修建大坝导致水位上升,淹没面积大,移民搬迁量大等。(自然、人文各一个角度,得4分)
(3)雨季时(或汛期时),沼泽可滞纳洪水,适当降低水位,减轻了洪水对航运威胁;旱季时(或枯水期时),沼泽调蓄河流流量,适当抬高下游水位,延长了河道航行里程;沼泽地稳定了河流水位和流量,延长了通航时间。(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9.(1)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多,植被易成活;附近河流,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引水灌溉方便。
(2)变化:地表径流减少;径流季节和年际变化变小。(任意一点2分)原因:植被覆盖率高,截留降水多,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减缓,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增多; 地下根系发达,涵养水源能力强,调节径流作用显著。(与特征对应,2分)
(3)空气湿度增大,改善气候条件;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增多,增加土壤粘度、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恢复地表植被,抑制风沙活动,减少沙尘天气(或止沙生绿);涵养水源,河流径流量更稳定;秸秆冬季不收割,有利于削减风力,减轻风沙侵蚀;喷灌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每个要点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