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 《语文园地三》课件+素材(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 《语文园地三》课件+素材(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9 20:05:21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语文园地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面,你的特长是什么?你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ɡǔn
tiě
huán
dànɡ
huá

tán
ɡānɡ
qín

dǎo
niē

wéi
借助拼音读词语,你发现这几组词的什么特点?
要求:
1.听老师读,听准读音。
2.自己认读,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认识词语。
识字加油站
tán
ɡānɡ
qín
弹钢琴

dǎo
练舞蹈
钢琴,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1709年发明。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



京戏,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
泥人面塑是我国古老的一门传统民间艺术,俗称捏面人。“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产生的时间很早,现在已无从可知其确切时间。
niē

捏泥人
面人
泥人张
惠山泥人
围棋,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wéi
下围棋
ɡǔn
tiě
huán
滚铁环
滚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
huá

滑滑梯
dànɡ
荡秋千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1986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我们来认识一下汉字吧!



弹琴
弹跳
弹性
弹簧
字谜:孤单一张弓。
钢铁
钢板
钢枪
炼钢
字谜:山岗边出金子。
风琴
电子琴
琴声
弹琴
字谜:今天二王要见面。
我们来认识一下汉字吧!



捏住
拿捏
捏起
捏死
字谜:手拿日下土。
泥土
泥巴
泥地
水泥
字谜:河边尼姑行。
滚动
圆滚滚
翻滚
打滚
字谜:水边公开把衣分。
我们来认识一下汉字吧!



铁皮
铁人
钢铁
铁石
字谜:丢失金子。
圆环
环绕
环形
环境
字谜:比坏多一横。
不做大王。
动荡
飘荡
回荡
荡秋千
字谜:草下藏着汤。
我们来认识一下汉字吧!


滑冰
滑雪
打滑
滑头
字谜:水的骨头。
长梯
木梯
阶梯
梯田
字谜:弟弟在树边。



























ɡǔn
tiě
huán
dànɡ
huá

tán
ɡānɡ
qín

dǎo
niē

wéi
再读词语,发现特点。
动词
事物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识字加油站



























ɡǔn
tiě
huán
dànɡ
huá

tán
ɡānɡ
qín

dǎo
niē

wéi
丢沙包
打弹子
踢毽子
练书法
踢足球
做手工
拼拼图
编故事
我会
,还会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同音字
读音相同,字形和意思不同。
读读认认
区别方法
根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汉字。
字词句运用




比一比,填一填







“园”指地方,如
花园、幼儿园;
“圆”指形状。

“只”
用作体形较小的动物的
量词,如:一只鸡、一只兔等;
“支”被用作杆状物体的量词,
如:一支笔,一支红缨枪等。


字词句运用




比一比,填一填





“进”表示由外而里
的动作,如:进门、
进屋。
“近”指距离或时间
短,如:最近,附近。

“带”表示率领,引导;
“戴”意思是尊奉,推崇,
拥护。


字词句运用
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
..
..
..
..
..
..
“一边……一边……”表示同一时间做
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没有主次之分。两个
动作有关联,可以同时做。
字词句运用
练一练,说一说。
(1)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

(2)小猴子一边
,一边

(3)
一边
,一边

写话
你一定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先和同学交流,再写下来。
写话
要求:写一种自己喜爱的玩具,写清楚它的样子和玩法。
重点:写清楚喜爱的原因——可以是外形,也可以是玩法,也可以两者都让你很喜欢,不过最好侧重一个方面,如玩法。
写话
明确要求:
①有条理地仔细观察自己的玩具,想想可选哪些内容用作介绍;
②先用一句话总写自己的玩具是怎样的(可爱、有趣、漂亮等);
③围绕总起句写清楚、具体。
从玩具的材料、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的样子。
还可以写一些你的玩具是怎么玩儿的,有哪些玩法。
写话
试一试。
首先点明自己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接着介绍它的样子,包括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以及它的颜色、形状等
然后写清楚它好玩在哪里,给你带来了什么乐趣
练说。
(1)把你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2)指名说。观察玩具,能从名称、形状、玩法等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玩具。
(3)同桌互说,指名上台说。
(4)评价其他人介绍的玩具的内容。
写话
写一写。
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一个方面说完再说另一个方面
每段开头要空两格,注意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
写完后朗读,对不通顺的句子进行修改。
语文园地三
第二课时
你知道哪些关于自然的词语?
展示台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朗读每一行的词语,找出特点。
云的形态和名称
雨的变化
水域的大小
你积累了哪一类的词语?(如:树木、鸟、鱼、天气、节气等)
含苞欲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这组是成语,从花儿快开,到花儿齐放,再是争奇斗艳,到处花红柳绿,让我们知道已经是春色满园的大好春天啦!
说说下面的成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你还积累了哪些四季的成语?
展示台
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和风细雨
春意盎然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烈日当空
一叶知秋
硕果累累
秋风习习
层林尽染
冰天雪地
大雪纷飞
滴水成冰
寒风刺骨
展示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这句话是高尔基关于读书的名言,激励了很多热爱读书的人去阅读有益的书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小儿垂钓
垂钓
钓鱼
日积月累
胡令能:唐代诗人。年轻时家境贫穷
,曾为一手工匠,以修补过锅碗瓢盆为生,人称“胡钉铰(jiǎo)”。他写的诗传世仅四首。
胡令能勤奋好学,读书不辍,修补之余经常作诗联句。传说胡令能曾经做过一梦,梦中一位白发老者手持利刃,剖开其腹,将一卷书放在他腹中,梦醒之后,胡令能便能口吐珠玑,吟诗作对了。
轻轻地读这首诗。把诗读正确,读流畅。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胡令能
朗读这首诗。读出节奏感、韵律感。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细细地读诗句,说一说,你能读懂了哪些词语。
蓬头、稚子、垂纶、莓苔
、应
头发乱蓬蓬
小孩儿
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垂钓,钓鱼
野草
应答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莓:一种小草。
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借问:向人打听。
苔:苔藓植物。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
映:遮映
圈出写小孩的外貌的一个词
画出写小孩钓鱼姿势的词语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蓬头
淘气,野趣十足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随意一坐,天真可爱,悠闲自在
孩子可不是瞎玩,他很认真地在学垂纶。外貌、坐姿,把孩子可爱的身影写得栩栩如生。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
  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孩正在专心致志的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大声向他问路,小孩心里会怎么想呢?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你认为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却不回答,
  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
胡令能
写形
写神
形神俱备
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好好读读,体会体会,你能感受到诗中小朋友快乐的心情吗?
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
春光中,放飞的岂只是纸鸢?还有无尽的童趣!
我爱阅读
王二小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替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日寇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二小的故事,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七十多年。
四下里乒乓乒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英勇地牺牲在山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
它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想想说说。
(1)把文章读通,谈谈对小英雄王二小的认识。
(2)你还知道哪些像王二小这样的小英雄?
拓展延伸。
(1)创造性复述课文。(加入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
(2)阅读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观看有关影片。
(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