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30 18:1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课型 新授
序号
备课人
单位
课标与教材 分 析 课标要求: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教材分析:重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难点:1、知道什物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2、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及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还不够了解
教 学

标 知识与
技 能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所产生的非凡神奇。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过程与
方 法 对人类积累知识,探究科学的过程就行感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2、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 与 媒 体 高科技成果光盘,科学探究环节讲解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代和现代,近代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物理学的突破。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巨人为后人留下了果实丰硕的园地、科学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学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二)进行新课
1.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很多的前进在探索神奇现象的过程,逐渐发现蕴藏其中的某些物理规律。随着对这些规律的深入探究,物理学的体系便 逐渐形成了。
那么什么是物理学呢?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看图1-23-----图1-28
人类科学探究的硕果。
正是由于众多的科学家致力于不断的探究,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丰富起来。?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化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及能源等领域。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通过一些实例,感觉物理知识的现代应用。
1、人类的飞翔之梦,登上月球、遨游太空。
2、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火眼金睛”。
3、激光技术在农业、医疗、通信、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4、集中电路、超导技术的发展。
2.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科学巨人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还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例如:伽利略在研究亚里士多德落体观点的过程中,不仅从逻辑上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而且带领学生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实验,后来不巧妙地设计了斜面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是维护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而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演示实验:分别认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顶端滑到铺有毛巾的平面上、木板平面上和玻璃平面上,认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的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这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学生阅读“两个铁球同进落地”,讲述:当在真空环境时,羽毛和铅弹也是同时落地。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部,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还应学会相互合作。提问:科学探究有几个主要环节?
学生看课本后回答:有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科学巨人不仅为我们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还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呢?
科学探究环节: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与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学会合作。
3、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长江后浪推前浪”,物理学正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下,才发展到由量子论和相对论作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阶段。
新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必将导致新的探索,新的探索推动物理学进入新的时代。
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
学生看图1-31-----图1-33阅读后讨论。
问:通过阅读,你们认为科学家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诀窍在哪里?
学生认真看图,阅读课本P12-P13的内容。
介绍两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吴健雄。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同学们将发现科学巨人们留下的知识、方法及精神等无尽的财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学们将成为新时代的“巨人”!
【课堂小结】
各小组同学讨论回顾本节学过的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知道园地——硕果累累
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
科学精神 复 备


布置作业 听科普讲座,阅读有关科普读物。
学习与检测的问答题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