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反射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可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两类。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室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重点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教学难点 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教学准备 激光手电、玻璃缸、玻璃砖、水、水盆、多媒体资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介绍东湖和市民广场夜景灯光之美
2、2014年10月8日晚月食如期上演,日食与月食是我们常见的两种天文现象.直到今天,许多教派还赋予日、月食宗教的色彩.例如在印度,某些部落就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在我国也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不管人们是否相信这些传说,这并不重要,但它反映出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的强烈关注.
你知道日食与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吗? 师讲述,学生听并思考 由物理现象和神话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也体现STS精神
【新课进行】 感受光的神奇
欣赏五彩斑斓的焰火
感受夕阳西下的美景
万道金光从云中射出
海上日出的美景 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学生欣赏光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让学生感受生活之美、物理之美
二、光源 我们把正在发光(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而像月亮、平面镜等通过反射其他光线被我们看到的不是光源。
光源可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见PPT)
师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能看到太阳、亮着的电灯呢?
生思考并回答(它们能发光) 理解光源
三、光的传播 1、科学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
2、科学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情况
3、科学探究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情况
(光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概念的引入:物理学中用一条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实际没有)。 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并演示实验光在空气、水、玻璃中情况,学生观察并总结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情况
师引导生理解好光线概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概况能力
四、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1、影子的形成(顺便提一下无影灯的道理)
2、日食、月食的成因
3、激光准直
4、射击瞄准(三点一线)
5、介绍小孔成像原理 学生自己分析,师补充和纠错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五、光传播的速度 1、在真空中c=3×108 m/s
2、常识性了解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学生了解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且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常识性了解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学到的内容 培养学生总结知识能力
作 业 设 计
物理学习用书本节前一半内容 预习第二课时内容
板 书 设 计
4.1光的反射(第一课时) 一、感受光的神奇
二、光源:我们把正在发光(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三、光的传播:光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四、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1、影子的形成(顺便提一下无影灯的道理)
2、日食、月食的成因
3、激光准直
4、射击瞄准(三点一线)
5、介绍小孔成像原理
五、光传播的速度
在真空中c=3×108 m/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