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2 3.3乙醇课件(19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2 3.3乙醇课件(19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30 21:40:19

文档简介

乙醇基础达标
1.下列关于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
B.
可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C.密度比水小
D.
沸点比水高
2.CH3CH2OH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与金属Na反应放出H2
B.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热量
C.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下列关于乙醇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用作燃料
B.
制取乙酸,乙醚等化工产品
C.
制造饮料、香精
D.
无水酒精在医疗上用消毒剂
4.质量为a
g的铜丝放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红,质量仍为a
g的是(  )
A.CH3COOH
B.HNO3
C.CH3CH2OCH3
D.CH3CH2CH2OH
5.下列几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为(  )
A.
B.
C.
CH3—CH2OH与CH3—O—CH3
D.
6.生活中的有机物种类丰富,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乙醇是比较常见的有机物。
(1)乙醇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________。
(2)工业上用乙烯与水反应可制得乙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下列属于乙醇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乙醇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填编号)。
C.乙醚(CH3CH2OCH2CH3)
D.甲醇
E.CH3—O—CH3
F.HO—CH2CH2—OH
(4)乙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
①46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________mol氧气。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提高
1.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

???
A.
4.4g?????????????????
B.
2.2g?????????????????
C.
1.4g?????????????????
D.
2.2g~4.4g之间
2.为探索乙醇氧化的反应机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1)将一根粗铜丝绕成螺旋状,称量得到数值m1
g

(2)取一支试管,加入3
mL
乙醇;
(3)
把上述已称量过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红热后稍冷,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称量得到数值
m2
g,并且m2_____
m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将冷却后的铜丝伸入试管里的酒精溶液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
(5)
若将红热的铜丝伸入试管里的酒精溶液中,可看到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
(6)
反复多次后,可闻到试管里溶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将从酒精溶液中取出的铜丝烘干后称量,得到数值
m3
,则m3_____________
m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步骤(3)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5)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19张PPT)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月2日凌晨,温州市滨海园区内一辆奥迪越野车撞上路边的一辆大型货车,事故造成7人当场死亡、1人受伤。经警方调查,奥迪车驾驶人王某系无证、醉酒驾驶。
5月2日凌晨,温州市滨海园区内一辆奥迪越野车撞上路边的一辆大型货车,事故造成7人当场死亡、1人受伤。经警方调查,奥迪车驾驶人王某系无证、醉酒驾驶。
乙醇
学习目标:
1、自主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2、探究乙醇的结构并能用实验证明结论。
3、能实验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
4、知道酒驾的危害并能积极宣传文明饮酒。 
重点难点: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色:

味:

态:

度:
挥发性:
溶解性:
无色透明
特殊香味
液体
比水小
200C时的密度是0.789g/cm3
和水可以以任意比互溶
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沸点78℃,易挥发
H—C—C—O—H
H
H
H
H
探究一:
B
A
实验测定乙醇分子是由2个
-C-
,1个
-O-,6个-H拼接而成,即乙醇的分子式为
C2H6O
请问你能想出几种拼接方式?


H-O-H(水)
探究二:水、乙醇分别与金属钠的反应
钠浮在水面上剧烈反应;钠先熔化成小球迅速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加酚酞溶液变红
钠沉在乙醇底部
形状不变平稳反应
表面有气泡产生,
加入酚酞,溶液变红
反应类型相似,分子中有相似结构
-OH
2Na+2H2O
=2NaOH+H2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乙醇与钠的反应理论分析
CH3CH2OH
+
Na

CH3CH2ONa
+
H2↑
2
2
2
H—C
—C—O—H

H
H
H
H
①处O—H
键断开

H—C
—C—O—H

H
H
H
H
①处O—H
键断开

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
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H2OH

C2H5OH
H-C-C-OH

H



H
H
H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探究三:
酒精灯的使用是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质?
你能尝试写出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吗?
酒精能在氧气中燃烧
C2H5OH
+3O2

2CO2+3H2O
点燃
(彻底氧化)
探究四: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
现象
结论
乙醇的催化氧化
红热的铜丝,移离火焰变黑,迅速伸入乙醇中,铜丝由黑变红,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
在铜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乙醇可以被氧气氧化为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铜丝
变黑
2Cu
+
O2
2CuO

又变红
产生刺激性气味
Δ
C2H5OH+CuO
+
Cu
CH3CHO 
乙醛
+H2O 
总反应方程式: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Cu
实验现象及理论分析
焊接银器、铜器时,表面会生成发黑的氧化膜,
工匠说,可以先把铜、银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铜银会光亮如初!原来如此!
探究五:交警所用酒精探测仪的原理?
K2Cr2O7
Cr2(SO4)3
(橙红色)
(绿色)
乙醇
酒精检测仪
杜绝酒驾
乙醇被酸性KMnO4
、K2Cr2O7
溶液氧化为乙酸
乙醇的用途:




化工原料




燃料
课堂小结
乙醇
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的分子结构
乙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
乙醇的氧化反应
燃烧
催化氧化
被强氧化剂氧化
色、态、味、密度、挥发性、溶解性等
课后活动
写一篇关于酒驾危害的小论文
切莫贪杯
珍爱生命
关注健康

谢!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课的内容,是继烃类化合物——甲烷、乙烯、苯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种典型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也可以为后面的糖、油脂、蛋白质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掌握科学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材中的内容
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写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索学习,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有关乙醇的实验,提高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探究,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点:。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和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乙醇的化学性质是整个醇类化学性质的“龙头”,掌握好乙醇的化学性质,为学好选修5中醇类的性质做好铺垫,
4、教学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