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声音 单元教学设计(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3单元 声音 单元教学设计(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30 10:44:24

文档简介

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第1课。本单元学习的都是与声音相关的科学知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本单元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要帮助学生建构单元的核心概念“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声音是每个人都很熟悉的事物,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很难说清楚的。课文通过对模拟乐器发声(正向)及停止声音(反向)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归纳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大多认识不多。主要原因是物体产生声音时的振动现象一般不是很显著,学生在生活中也不会特意去注意这些现象。例如人们听音乐时,关注的主要是旋律和节奏,很少去观察琴弦如何振动。但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所以,只要实验目的明确,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对比分析,是可以归纳总结出实验现象的共同特征。物体的振动是一种怎样的运动形式?学生的描述可能不是特别的准确,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振动的特点,从而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个科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2.观察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现象,并尝试进行描述。
3.能尝试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
4.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乐于合作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归纳出物体发声现象的共同特点。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试管、小鼓、音叉、水槽、小喇叭。学具准备:橡皮筋。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和驱动图。
问题:为什么吹、拉、弹可以让乐器发出声音?
汇报: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观点。
思考:教师归纳引导,并提出思考问题,乐器发声部位在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点?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乐器发声的秘密
问题:古筝、排箫、鼓的发声部位是在哪里?下面哪些器材发声的部位与这几种乐器类似?
汇报:学生回答。
小结:橡皮筋类似古筝那样是靠弦发声的,试管类似排箫那样靠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的管子发声的,铁罐和鼓一样都是靠鼓面发声的。
任务:用橡皮筋、试管、铁罐代替古筝、排箫和鼓,分别让它们发出。声音,观察发声时它们的变化,比较一下,这些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并记录,教师巡视。
(对于试管,学生可能没有观察到什么明显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试管本身似乎没有什么变化,那么试管里面有什么呢?学生理解了试管内的空气也可能是发出声音的物体后,指导学生放一小纸条在试管内,再去吹气让试管发声,并观察现象。)
汇报:分组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归纳。
小结:橡皮筋、铁罐、空气都发生了振动。讨论:振动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运动形式?
汇报:学生汇报自己的观点,描述振动的特点(快速、往复)。
小结: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橡皮筋、铁罐、试管内的空气,在发声时都有振动。由此,我们可否大胆推测,物体发声时都有振动的现象(板书)?
2.活动2:振动与声音
任务:观察身边更多物体发声时的现象,看看有没有振动现象。问题:课堂上可以观察哪些物体发声?怎样观察它们的振动?
交流: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准备的材料,板书可以观察的内容。实验:分组观察,教师巡视。
汇报:分组汇报,教师归纳。
小结:喉咙、音叉、小喇叭等在发声时都有振动。提问:如果振动停止了,还会有声音吗?
讨论: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评。
实验:指导学生先敲击音叉发出声音,再用手按住音叉,让振动停止,然后观察是否还有声音发出。
汇报:分组汇报,教师归纳。
小结:物体发出声音时都有振动的现象,振动停止了,声音也没有了。所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
七、板书设计
第13课
声音的产生
古筝
排箫大鼓
橡皮筋试

小鼓
其他物体
音叉三角铁
(
发声时的
共同特点
出现
振动
停止
声音停止时
的共同特点
)……
小结: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第18课《生活中噪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最后一课。噪声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和我们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本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去了解噪声的存在,还要认识到噪声离我们其实很近,知道噪声是可以防控的。最后,学生通过制作宣传海报的实践,真正参与到保护听力的活动中。本课可以安排两个课时。
活动1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噪声及身边的噪声现象。通过调查周围是否存在较大的噪声,是否采取了防治噪声的措施等,让学生体会噪声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并且认识到噪声是可以防控的。
活动2承接上一个活动中噪声的危害,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听力问题。本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哪些因素会造成听力受损,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并由此重视听力的保护。
最后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制作一份保护听力的海报。本实践活动是通过制作宣传海报的方式,加深同学、家长等对保护听力的认识,并在生活中自觉地保护好自己的听力。
二、学情分析
前面几节课对声音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跟声音有关的科学概念。本节课有关噪声的现象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出现,但与之相关的一些科学概念学生并不是十分的清晰,例如噪声强度、噪声的危害、噪声的防控等。这些内容的学习需要结合前面所学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实际的调查与访问及收集资料中学习相关的科学概念。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调查身边的噪声的来源、噪声的强度、噪声的危害、有无防控措施等,难度不是特别大,应该可以顺利完成的。对于保护听力的问题,学生一般不是特别重视。那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到有些情况会造成听力永久损害。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保护听力的重要性认识,应该会有一定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1.能说出噪声的危害,知道噪声是可以防治的。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2.通过观察和测量活动,了解身边的噪声现象。
3.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愿意在宣传听力保护方面做出努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噪声是可以防控的,了解保护听力的方法。教学难点:实地调查身边的噪声现象。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分贝计、相关图片或视频、课件等。学具准备:绘画纸、彩色笔、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与驱动情景,主题人物讨论高架桥两边的隔音墙的问题。问题:为什么高架桥两边要有高墙呢?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隔音防噪
问题:高架路边的高墙有什么用途?
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结:高架路边的高墙是为了隔绝噪声。问题:什么是噪声?有哪些噪声现象?
讨论:分组讨论。
汇报:学生根据日常经验汇报噪声情况,教师分类汇总。
小结:噪声是比较嘈杂、刺耳,妨碍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一般噪声根据来源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等。
任务:我们身边有没有噪声现象?分组调查校园周边的噪声现象及防控措施。讨论:如讨论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的地点、内容、方法等。
活动:分组调查校园周边的噪声现象。教师随同进行指导和监督。汇报:分组汇报自己的调查记录,教师归纳汇总。
讨论:学生根据汇总的调查记录,讨论校园周边的噪声现象及防控措施。小结:根据讨论结果,对校园周边的噪声现象及防控措施进行小结。
2.活动2:保护听力
问题:噪声的环境对人的听力有什么影响呢?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讨论。
媒体:用多媒体介绍噪声影响人听力的资料。
小结:噪声对人的听力有较大的危害;除此之外,一些不良的用耳习惯也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任务:我们应该像保护视力一样保护好自己的听力,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对听力的保护并不是很在意。让学生收集保护听力的资料,并根据资料制作一份保护听力的宣传海报。
媒体:介绍海报的基本特点和绘制的一般技巧。
活动:学生搜集资料并根据搜集的资料绘出海报的草图,组内学生对草图的内容进行交流,教师予以一定的指导。学生再根据交流和指导改进草图,然后根据草图绘制宣传海报。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绘制的宣传海报,评选出最佳海报若干张,在班级或校园内展示。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
七、板书设计
第18课
生活中的噪声
噪声现象
来源:交通、工厂、工地、生活……
保护听力:远离噪声
注意用耳卫生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第4课。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设计制作的能力,本单元安排了设计制作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要求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寻找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可以发出高低、强弱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本课属于
“设计与制作”课,为技术与工程的内容,对应课程标准技术工程领域主要概念为: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所以本课的核心是对科学知识的运用,在制造产品的活动当中解决设计、制作等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动手做一直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四年级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前面几课当中,特别是上一课活动2的内容,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于本课要求学生制作的小乐器。学生了解了物体产生强弱不同、高低不同声音的科学原理后,应该可以有目的地进行乐器设计和材料收集。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会出现一些困难,但只要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应该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作品的制作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目标
1.能制作一个可以产生强弱、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2.能按照一定步骤进行设计、制作和调试小乐器。
3.对自己或他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制作一个可以产生强弱、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小乐器。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及制作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图片等。
学具准备:制作小乐器的废旧材料、剪刀胶水等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同学们用自制小乐器演奏。
问题:前面几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能不能做小乐器?
(二)活动探究1.任务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自带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可以发出高低或强弱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交流:分组汇报各自的想法,教师及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2.设计
媒体:展示排箫的照片,观察排箫的结构,并思考利用哪种材料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小排箫。
交流:分组汇报各自的想法,教师及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小结:以排箫制作为例,说明自制小乐器的环节、步骤及注意事项。
活动:指导学生确定自制乐器的类型、选用的材料和工具、设计草图(学生活动手册)。
3.制作
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图进行制作小乐器,强调动手、协作能力的培养。
4.测试
活动:组织全班开展小小演奏会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小乐器上台演奏。
演示:学生轮流上台演奏,并介绍自己的小乐器结构与特点。演奏时其他同学根据学生活动手册的评价表进行评价。
小结:教师对参加演奏的同学提出表扬。
讨论:小组同学根据评价结果,思考各自的小乐器如何改进,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报:请学生对有代表性的几个小乐器做出点评。
小结:指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产品都有改进的空间,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才能让产品越来越完善。
5.改进
任务:布置学生课后进行产品的改进。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
七、板书设计
第16课
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设计
制作
测试
改进第15课《声音的高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第3课。声音的高低相对声音的强弱是一个难点,不仅是因为通过观察来判断声音的高低比判断声音的强弱难,
而且更是因为通过观察物体的振动,来发现振动快慢与产生声音高低之间的联系也是很困难的。
本课有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主要是让学生观察琴弦振动的快慢与发出的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声音具有高低不同的特征。并在观察中将琴弦的长度差异与振动的快慢及产生声音的高低联系起来。活动2主要是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的学生对声音高低的区分是不清晰的,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因为学习乐器而对高音和低音能够较好地区分。虽然学过乐器的学生能够区分出高音和低音,但他们对物体振动快慢与产生声音高低的联系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本课主要分为两个层次,首先要通过感官辨识声音的高低,即能够描述高音和低音的特点。其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振动与产生声音的高低的联系,从而掌握与声音高低有关的科学概念。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关键的环节、关键的特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描述、去总结,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活动2的完成应该更多的是一种探究和尝试,大胆动手多做尝试是这个活动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完成活动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有高低之分。
2.尝试让各种物体发声,感知声音的高低变化。
3.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4.对声音变化产生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观察,辨识声音的高低;发现物体振动速度和产生声音高低的联系。
教学难点:认识到物体振动速度越快,产生的声音就越高,反之声音就越低。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图片、橡皮筋琴、铝板琴、课件等。
学具准备:长短、厚薄不同的木片、长短不同试管、大小不同的盒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与驱动情景:乐器展示,发现琴弦有长有短。问题:为什么竖琴的弦长短不同?
驱动任务:长短不同的琴弦(发声部位)是不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呢?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琴弦的秘密
问题:长短不同的琴弦是不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呢?
交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归纳板书(声音强弱、高低等)。
活动:自制橡皮筋琴模拟竖琴或钢琴不同长度的琴弦。再弹奏长短不同的琴弦,观察橡皮筋振动的特点与发出的声音特点。
汇报:分组汇报发现,教师归纳板书。
小结:橡皮筋振动得快,发出声音高;橡皮筋振动得慢,发出声音低。问题:声音的高低与强弱有什么区别?
演示:用铝板琴(电子琴等)演示发出高低与强弱不同的声音,学生仔细听并进行描述。
小结:高音比较尖锐,低音比较低沉;高音、低音都可以有强弱。
2.活动2:高低不同的声音
问题:如何让不同的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猜一猜自己带来的不同物体能发出
高音还是低音?
讨论:学生小组讨论。
活动:试一试让长短、厚薄不同的木片,长短不同试管,大小不同的盒子等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看看与自己的猜测是否一致。
汇报:分组演示、汇报自己小组不同物体的发声效果。
活动:生活中也有很多高音低音的现象,引导学生分辨。(PPT演示)警车鸣叫、笛子、蝉鸣、牛叫……
交流:学生听音后交流。
小结: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点,大家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就可以有更多的发现。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
七、板书设计
长弦
短弦
第15课
声音的高低较慢
(
声音
)振动
较快
较低:低沉较高:尖锐第17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第5课。声音在物质中传播也是声音的重要特征之一。本课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声音可以在听诊器管道里的空气中、桌面的木板中和水中传播,从而理解声音可以在物体中传播。
声音传播的现象非常常见,可能不太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所以教材采用学生不太熟悉的物品——听诊器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推测听诊器的传声是依靠管内的空气还是管壁?虽然多数同学会认为可能是和空气有关,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是不能够做出肯定的判断。因此,活动1是本课的重点活动,通过实验观察声音在听诊器内的传播,
找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证据,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实证的科学精神。在完成活动1的基础上,后面的内容才能顺利的实施。最后是制作土电话的实践活动,学生应该非常感兴趣。教师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甚至一节课来开展此活动。
二、学情分析
所有同学都对声音的传播这一现象非常熟悉,但都缺乏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经验。本课活动1的探究是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进行这个实验的难度不是很大,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实验的目的才是重点。学生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才能让他们把关注点放到声音的传播到底依靠什么物质上来。对于这个实验的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四年级的学生不一定能够描述得非常全面,但应该能够抓住关键的地方。另外两个活动对学生来说应该可以顺利地完成。最后制作土电话的实践活动,学生应该非常感兴趣,难度也不是很大。四年级的学生甚至可以做出更加复杂的土电话。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和液体中传播。
2.知道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3.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4.体会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
(
4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
(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声音在物体中传播的现象。
教学难点:从通过实验现象(可见)理解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过程(不可见)。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听诊器、实物展示台等。
学具准备:橡皮管、漏斗、橡皮膜、水槽、碰铃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与驱动情景。
问题:听诊器为什么可以帮助医生听到波波肺部的声音?
汇报:学生回答。
小结:声音从波波是肺部传到医生的耳朵里,是声音的传播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传播”(板书)。
(二)活动探究
1.活动一:听诊器传声的秘密
问题:想知道声音通过听诊器传播的秘密,还要从听诊器的结构开始研究。这里有一个听诊器,老师把它拆开,请大家观察一下它的结构。它有什么特点?
汇报:里面是空的管道。
媒体:课件演示听诊器的发明,两百年前法国医生雷奈克发明了听诊器给病人看病。早期的听诊器就是一个中空的木管,虽然和现代的听诊器样子不一样,但原理是相同的。
问题:根据听诊器的结构,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从听诊器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
汇报:学生回答。
小结:有很多同学认为,声音是在听诊器的管道里面传播的。我们知道管道里面充满了空气,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声音是通过管道里面的空气传播的呢?
汇报: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问题:有不少同学赞同,也有同学疑惑。由于声音的传播是肉眼看不到的,我们要确认声音是否通过管道内空气传播,这需要证据来证明。怎样找证据呢?
媒体:用橡胶管、小漏斗、气球薄膜组装一个简易“听诊器”,再用它来做实验
(实物展台演示制作过程)。
问题:听诊器有了,怎么做实验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4页。汇报:学生汇报实验方法。
问题:为什么第2步要把橡胶管中间夹起来?
汇报:学生回答。
小结:正确,夹起来就阻断了管内的空气。如果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这样就会传播不了……
任务:按要求做实验,并填写记录表格。活动: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汇报:实验完毕,分组汇报。
小结: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发现声音的确是通过管内的空气传播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板书)。
阅读:没有空气声音能够传播吗?(教材第45页“资料”——在太空中能听到声音
吗)
2.活动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问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有什么特点呢?
活动:请一位同学在教室内不同位置发出声音,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通过听声音来
判断声源的位置。再说说声音从不同的位置传播到自己和同学耳朵里的路线。
讨论:组内学生结合刚才的小活动,并参考教材中的图片,说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特点。
汇报:学生分组汇报。
小结:我们平常听到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是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的,基本上是无方向性的,所以人们可以利用喇叭或半球形的聚音罩让声音定向传播。
3.活动3:声音能在其他物体中传播吗
问题:除了空气以外,声音还可以在其他物体中传播吗?
任务:试试声音能不能木板中传播。
媒体:(课件演示)实验方法。活动:学生实验。
汇报:学生汇报发现。
小结:耳朵贴在木板上(桌面)能清楚地听到手指摩擦桌面的声音,说明了声音也
可以在木板中传播(板书:木板)。
任务:再看看声音是否能在水中传播。
演示: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实验,其他同学听水中碰铃发出的声音。思考实验现象可否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汇报:学生回答。
小结:通过前面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通过空气、水、木板传播。你还知道哪些和实验类似的声音传播现象么?
汇报:学生回答(敲击铁栏杆传声、伏地听音、土电话等),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小结:除了这些例子以外,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声音可以通过各种物质传
播。比如:各种气体,各种液体,岩石、金属等各种固体。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声音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固体传播(板书)。
4.实践:做一个土电话
任务:简单介绍土电话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材料,制作土电话。
七、板书设计
第21课
声音的传播第14课《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第2课。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是声音两个基本的特点,其中声音的强弱更加容易理解和观察。本课先从较为简单的特点“强弱”开始,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导致声音强弱不同。本课的第1个活动就直接进入主题: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联系。通过观察鼓面振动与声音的强弱的关系得出结论。为了巩固习得的概念,活动2通过用视觉和触觉来判断两组实验中产生声音的强弱。教材设置的这两个活动,不仅让学生能够说出判断声音强弱的依据,更能让学生搞清楚现象背后的内在联系。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声音在各个方面都有基础性的前概念,也有一定的观察基础。学生已经历过一些探究活动,学会了比较详细的观察并作相应的记录,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在知识方面,他们知道声音是不同的,知道声音有大小的区别,并且经历了探究声音发生的过程,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情感方面,他们对科学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科学探究活动,愿意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以上这些有利条件会对本课的探究活动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孩子们的前概念中,往往将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与生活中的现象相混淆,他们听到高音会误以为声音强,听到低音就会认为声音弱。如音高与音量分辨不清的话,就无法从根本上区别振动时产生的现象,更不能把观察到的现象总结成规律。所以,“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将会是孩子在本节课的学习上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有强弱之分。
2.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关系,知道物体振动的幅度变化会使声音的强弱发生改变。
3.尝试让各种物体发声,感知强弱不同的声音。
4.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实践的习惯。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1
)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教学难点:能说出用视觉和触觉来判断声音强弱的依据是什么。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队鼓、豆子、三角铁、音叉、分贝计、课件等。
学具准备:课件、队鼓、豆子、三角铁、音叉、分贝计、学生活动手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与驱动情景。
问题:PPT展示水鼓表演的照片,问学生鼓面上的水花溅那么高是什么原因呢?
讨论:
学生交流后回答,
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去思考用力大小与鼓面振动高低的关系。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鼓面上的豆子
问题:大家认为用力大,鼓面就会振动比较大(鼓面上下跳动的幅度比较大);用力小,鼓面振动就比较小。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鼓面振动的大小呢?
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归纳形成完善的实验方案(在鼓面上放豆子等物体,分别观察用力敲打鼓面及轻轻敲打鼓面时豆子跳起的高度差异)。
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教师巡视。汇报:分组汇报,教师板书。
小结:用力敲打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轻轻敲打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2.活动2:判断声音的强弱
问题:其他能发声的物体是否和鼓面一样,振动的幅度大小与产生声音的强弱也有关联呢?
交流:学生提出自己观点。
问题:如果不用听觉,仅凭触觉和视觉观察物体振动的大小能否判断出声音的强弱呢?
活动:出示几组照片,让学生判断。
记录:将判断情况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问题:这样的判断是否准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
活动:分组观察音叉、三角铁振动幅度大小与产生声音强弱关系的实验。汇报:各组实验完毕,汇报小组的发现。
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产生的声音强;物体振动的幅度小,产生的声音弱。
3.实践:测量声音的强弱
提问:汽车行驶发出的声音强还是吹风机发出的声音强?
交流:学生提出自己观点。
介绍:介绍分贝计及如何利用分贝计测量声音的强弱。活动:测量吹风机发出声音的分贝值。
任务:布置学生课后测量汽车发出的声音的分贝值,并查阅资料了解飞机等其他物体发出声音的分贝值。
(

教科技
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3
)
七、板书设计
第14课
声音的强弱
(
振动
)鼓面
音叉
三角铁
幅度大幅度小
声音强声音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