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二高高一历史十月月考试题
命题:姚 蓉 审核:阳冬云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钟
单项选择题 (共30题,每题2分,计60分。答案必须填在答题框内,否则不得分)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诗中体现了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郡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禅让制 B兄终弟及制 C.父死子继制 D.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时期选拔官吏的基本方法是( ).
推荐 B.分科考试 C.自荐 D.血缘世袭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周天子分封诸侯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王位世袭 B.等级森严 C.有浓厚血缘色彩 D.中央高度集权
郡县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最主要是由于( )
A.郡县官吏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 B、郡县是重要的地方机构
郡县官吏有很强的独立性 D、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盖不世袭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分封制和宗法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指的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
A.分散了丞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B.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和制约,减少决策失误
C.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D.有利于选拔人才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位在历史上有“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为有效“制六合”而采取的主要政治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这一评价最适合于对中国古代的哪一选官制度(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下列关于我国行省制度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在全国各地均设行省 D.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
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唐朝和宋朝都采取了措施,加强了皇权。其共同之处是( )
A.通过分权加强了集权 B.精简机构,节约经费
C.中央机构职责分明,提高了办事效率 D.宰相丧失了实权,减小了对皇帝的威胁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出自《旧唐书》)该材料反应的实质问题是(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
A.清 B.明 C.汉 D.秦
下列对于明朝内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 B.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辅助机构
C.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专制皇权,其表现是( )
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 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 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 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参与机务。从中可以看出( )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面临统治危机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只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
如果你回到古希腊的伯里克利时代,你不可能通过“抽签方式”任职的是( )
A.公民大会的一员 B.500人会议的成员
C.十将军的一员 D.陪审法庭的法官
雅典民主政治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历史政治的发展进程。为此,南方滨海中学开展了“民主政治的起源与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哪些事实不可以证明他们的观点( )
A.布维斯带着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与公民大会类似于我国的人大常委会与人大
C.纳尔比当选为雅典首席执政官但不能对外宣战抵抗入侵
D.陶片流放法规定必须放逐那些不称职的雅典国家公职人员
梭伦和伯里克利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文中的“新的统治形式”是指( )
A.君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 D.联邦制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就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是说:“政治家所治理的人是自由人,他们所执掌的权威为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付托的权威”。由此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 )
A.雅典社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 B.雅典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C.雅典是一个高度自治、轮番而治的国家 D.雅典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直到将其带上足枷、手铐、甚至是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 )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平民利益 C.促进社会公平 D.维护法律尊严
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死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来法律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之极。”下列哪一法律体系有效的解决了这一困难(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为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与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重视制定法律 C.不断强化皇权 D.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最能表明( )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
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积极维护平民利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非选择题(共2题,每题20分,计4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
材料二 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征伐,周天子弗能禁之。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郡县论·一》
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8分)
材料二中李斯主张建立什么制度?根据材料,指出他的理由是什么。(6分)
概括材料三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6分)
32.希腊和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 “······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各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4分)
假如你生活在雅典的民主制的全盛时期,作为一名合法公民,你能享受到哪些权利?(4分)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对雅典民主制进行评价。(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