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秦始皇,千古一帝?
课标要求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秦实现统一的条件?
一、“六王毕,四海一”
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
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2、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
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4、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
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5、嬴政的雄才大略,任用外来人才,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3、法家学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秦统一中国
前221年
临洮
辽东
2、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修筑直道
灵渠
湘水
漓水
3、南征越族
今日灵渠之风采
秦朝的疆域
南到南海
东到东海
北到长城一带
西到陇西
4、西南夷
二、海内为郡县
在分封制瓦解基础上,适应地主阶级需要于春秋后期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体制更加完善
秦以后各朝沿用
2、特点: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绝对服从
3、影响: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改革
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1、形成与演变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扩展到40余郡。 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亭。
郡县
郡
县
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郡守。
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长官为县令。
共同参与
分封制 与 郡县制的区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基础
以血缘为基础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官位授予
诸侯官位、封土世袭
官员皇帝任命、派遣
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地方容易出现割据
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问题探究
始皇帝的由来
你能讲述这个故事吗?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史记·秦始皇本纪》
1.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权终身: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权独尊:
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
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位世袭: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百官公卿■
据载秦朝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郎
中
令
廷
尉
宗
正
太
仆
九卿
2.中央官制的建立
秦朝政府组织系统简表
中央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典客
宗正
治粟内史
少府
列卿
郡尉
郡守
监御史
县尉
县令
县丞
有秩
三老
啬夫
游徼
亭长
里正
郡
县
乡
亭
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大一统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小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奠定了两千多年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如汉承秦制)。④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消极方面:①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容易形成决策的随意和行政的专断,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形成暴政,激化矛盾。②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③阻碍资本主义因素成长
第一,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 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无法独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第二,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郎中令等官职是为皇室专设,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还设置宦官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