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归纳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显微镜使用中的程序
使用程序: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程序 操作
①对光的程序21世纪教育网 ②低倍镜观察的程序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③高倍镜观察的程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④视野中异物位置确定的程序21世纪教育网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视野,转动反光镜,直到有一个明亮的视野为止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通光孔的正中央→用压片夹夹好→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装片→左眼注视目镜视野,按相反的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在低倍镜下,将要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物像清晰
(异物的位置有三种可能:一是目镜,二是物镜,三是标本)移动装片,异物不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说明在目镜上
二、原核、真核生物和病毒的区别
1.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病毒
大小 较小 较大 最小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无细胞结构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无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无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无
DNA 拟核:大型环状质粒:小型环状 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 双链DNA或单链DNA
遗传物质 DNA DNA或RNA
举例 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 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DNA病毒(如乙肝病毒)等
2.细菌和蓝藻的异同
比较项目 细菌 蓝藻
区别 大小 较小 较大
光合色素 一般没有 有
同化方式 一般为异养 自养
常见种类 杆菌、球菌、螺旋菌等 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相同点 都属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的原核生物
感悟拓展
1.正确把握几种关系
关系 判定
①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②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 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③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数目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数目越多
2.原核、真核生物的判断
带“藻”的除蓝藻这一类外,其余的带“藻”的如绿藻、红藻、褐藻、团藻、衣藻等都是真核生物;带“菌”的除酵母菌和霉菌属真核生物外,其余带“菌”的如乳酸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细菌和放线菌都是原核生物;变形虫、草履虫等原生生物属真核生物;病毒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见蓝藻、细菌模式图)
典例导悟
3下图是表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分裂生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和代谢、生殖类型,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内容指向·联系分析
A 烟草花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
B 硝化细菌可利用土壤中的氨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即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生产者
C 衣藻和金鱼藻属于植物,有细胞壁;酵母菌为真菌,硝化细菌属细菌,都具有细胞壁
D 硝化细菌属自养生物,进行分裂生殖;而酵母菌在外界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外界条件不好时进行有性生殖
答案 C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
答案 C
解析 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可以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类型。变形虫和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其细胞结构相似;香菇、酵母菌、灵芝为真菌;水绵属低等植物;大肠杆菌为细菌,属原核生物;小麦、番茄、大豆、烟草及豌豆均为高等植物。
命题热点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含义及理解
【例1】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③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正确理解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结构层次,并用概念分析自然现象。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是一个种群。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总和,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是一个群落。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包括这一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则构成生态系统。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不属于同种生物,不是种群,又不包括该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不是群落,更不是生态系统。
[方法点击]
1.种群应是一个确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若区域范围不确定,同种生物的个体就无法界定,不能构成一个种群。如“沿河两岸的垂柳”,由于区域范围不够确定,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2.种群须是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包括幼年、成年、老年个体,所以一个池塘的全部成体蛙不能构成一个种群。
3.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像“一个农贸市场中的全部生物”就不能看作是一个群落,因为农贸市场不是自然区域,各种生物之间无法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4.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较难区别,辨析方法可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如下图:
命题热点2 关于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有关计算
【例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答案 B
[方法点击]
1.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小,细胞数目减少,反之则增多。
2.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放大像的长度或宽度,而非像的面积。
3.若视野中细胞排成一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若视野中充满多个细胞,计算时应考虑面积的变化。如该题若64个细胞排成一行,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应为16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