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植树的牧羊人》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植树的牧羊人》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31 20: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课前预习独立作业
一、音形识记。?????
?
戳(?
?)
坍塌(?

山毛榉(

??琢磨(?
?)?
酬劳?(


渠(?
??)??
缝隙(??
?)
干涸(???)??????
薄荷(

慷慨
(?
)
?chuō

?xì??
?hé?

he
tān
zuō
chóu

Kāngkǎi
?
二、词语解释。??
坍塌:
废墟:?
干涸:?
刨根问底:
不毛之地: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干枯,没有水。
不长草的地方
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城市、村庄遭受毁灭性破坏而变成的荒凉地方
探究一:看环境,晓变化
在老人植树前后,高原的环境有怎样的变化?
光秃秃的山上
稀稀拉拉地野生薰衣草
无边无际的荒野
干涸的泉眼
废弃的村庄
没了屋顶的房子
坍塌的钟楼
猛烈而干燥的风
望不带边的山毛榉
茂盛的橡树
鲜嫩的白桦树
源源不断的泉水
干净的农舍
飘着香气的微风
健健康康的男女
充满笑声的乡村
探究二:观言行,品人物
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无私、高尚、伟大、坚持……
探究二:观言行,品人物
一言:他说,这里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无私、高尚、伟大、坚持……
一行: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探究三:赏评价,揭主旨
1、作者对这位植树的老人做出了怎样的评价?他对牧羊人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点拨:课文首尾两段
赞美、崇敬
补充资料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牧羊人(在英文中The
Good
Shepherd
是牧羊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主耶稣说自己是好牧人。
由于妻和子相继去世,他一个人离群索居,经受住了孤独和忧伤的考验后在荒漠中牧羊植树,决心把荒地变绿洲。这犹如当初耶稣基督在荒漠中受尽心灵的的折磨,经受起撒旦的诱惑和考验后大彻大悟,决心用行动替众人赎罪。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由于有水生植物,猎人来打猎,渔夫来打渔,但是这些幸福的时刻跟这位老人似乎也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想到老人的功绩,也不曾知道老人为此所付出的一切艰辛与努力。这犹如耶稣基督,他处处显示着圣迹,但世人却无人知晓他的真容。
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牧羊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探究三:赏评价,揭主旨
2、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或得到的启示。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牧羊老人的巨大贡献,赞扬了他具有的顽强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拓展延伸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
云南陆良有8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三十余年来只做了两件事:种树、守山。他们这16只手在荒山上种出了13.6万亩树林,最后又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而他们每人每天只领7毛钱的工资。从陆良县城出发,沿途高山大多遍布乱石,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土地石漠化程度严重。然而在距县城30公里处,道路两旁忽然出现满眼的郁郁葱葱,这就是被称为“花木山林场”的7400余亩林地。其施造者,便是人称“陆良八老”的8位耄耋老人。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当地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给国家。
给牧羊人的颁奖词:
在荒野中有这样一个人,他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一片绿洲,他就是——植树的牧羊人!
拓展延伸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只要你播下信念的种子,坚持不懈的努力,信念之花定会绽放,相信下一个奇迹属于你们。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