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2、理解生物要适应环境,还能影响环境。
【学法指导】:
带着预习检测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后填充完整,时间15分钟。
【预习检测】: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一)环境的含义及其组成:
1、展示图片:土壤里的蚯蚓,沙漠中的仙人掌,鱼缸里的小鱼的示意图。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这些生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写出下图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图中生物的生存?
思考:影响这些生物生存的这些环境因素有生命吗?
2、请看下列四幅图:(了解生物受周围生物的影响)
树木的生存受到藤的什么影响?
水稻的生存受到杂草的什么影响?
蜜蜂与花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蚜虫生存受七星瓢虫怎样的影响?
思考:上述四幅图中两种生物的关系:
树 与 藤
水稻与杂草
蜜蜂与花朵
七星瓢虫与蚜虫
总结:生态因素(P8)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首先要对环境适应,才能活下来。
1、出示[仙人掌]的图片:讨论
图中的仙人掌在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中生活得很好,它是用什么办法去适应干旱环境的?
叶
茎
根
(二)生物生存下来后,就能影响环境(有对环境好的影响,也有对环境不好的影响)
时间(s)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明 亮
阴 暗
(1)、阅读书P10图1-7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活状态,你知道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吗?
(2)、你能举出哪些生物对环境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总结: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1、鼠妇及其生活环境: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属甲壳纲,潮虫科。它的身体为长椭圆形,略呈扁平,灰褐色或黑色;生活于陆上潮湿、阴暗环境;以腐烂的植物为食;怕光,常夜间出来活动。
2、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学生4人一组,由每小组成员陈述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捕捉到鼠妇的,尝试提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二)、作出假设
学生讨论,归纳,作出假设: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光和湿度
如假设: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定计划(注意设计实验组和 对照组 ,变量只能有 一个)。
教师推荐实验器材:培养皿(或纸盒)、黑纸板、湿土、玻璃板,学生自备鼠妇10只
设计实验,在纸盒内铺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黑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将鼠妇放在明亮和阴暗的交界处,每分钟记录一下明亮处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可以多次重复实验。
(四)、实施计划
各小组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假设。进行5分钟观察,每分钟做一次记录,填入表格:
各小组将实验填入下列表格:
(五)、得出结论
各小组先分处理自己所得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
与其他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通过探究,我们认识到光、水、温度等环境因素,确实能影响鼠妇的生活,这些因素对其他生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阅读P9
【课堂检测】:
自我测评P10-P11
【随堂反馈】:
填空题: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分为 和 。
2、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
3、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 。
4、生物能适应环境,如 ;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 。
选择题:
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A.水中 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
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
C.毫无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A.生物因素 B.非生物因素
思考题:
1、在某一农田里有庄稼、农业害虫、蛙、蛇、老鼠等,请你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提出问题让学生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1、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受到了损失?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江华界牌中学生物教学案(七年级上册)
总第 3~4 课时
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编制人:蒋志芳 审核人: 编制时间: 2011年 9 月2日
班次 姓名 第 学习小组
合作探究
图一
森林里的树木和藤
图二
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
图四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图三
花丛中的蜜蜂在采蜜
合作探究
非生物因素: 等
竞 争 关系
关系
关系
关系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态
因素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