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4.4光的色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4.4光的色散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30 22: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验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实验过程,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尊重科学的意识。
?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色散、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物体颜色的成因。
  难点:色散的原因、物体颜色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实验演示、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彩虹图片、红花绿草的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吗?你知道五彩缤纷的世界中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引出课题“光的色散”
(二)新课
? 1、光的色散
(1)背景:17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都认为白光是最纯洁的光,直到1665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让白光得到分解,才使人们认识到白光是由其他色光组成的。这个实验就是光的色散实验。
(2)观看“光的色散”视频。
(3)学生讨论总结结论,教师补充。
结论: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太阳光 (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复色光。
(4)讲解光的分解与复合。
(5)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光的色散现象。(先复习光线通过三棱镜的折射情况)
(同种物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从而把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
(6)用光的色散知识解释课前的问题一,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
2、光的三基色
(1)学生观察光的混合图,得出不同色的光混合可得到新的色光,知道光的三基色不可由其他色光混合而成。
(2)用光的混合知识解释彩色电视屏幕只需要红、绿、蓝三种色光的原因。
3、颜料的三原色
(1)学生观察颜料的混合图,得出不同色的颜料混合可调出新颜色的颜料,知道颜料的三原色不可由其他颜色混合调成。
(3)介绍冷色与暖色。(冬天与夏天应该选择什么色的床单被套?)
4、物体的颜色
(1)有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①实验演示:红光分别照射红色玻璃和蓝色玻璃,看红光是否透过?
②课件展示:蓝光透过蓝色玻璃,其他色光被吸收的现象
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补充。
结论:有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先复习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①课件展示:红光照在红色物体上被反射,蓝光、黄光照射则被吸收;
蓝光照在蓝色物体上被反射,红光、黄光照射则被吸收的现象。
②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补充。
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其它颜色的光被它吸收。
③课件展示:不同色光照在白色物体上都被反射
④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补充。
结论: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
⑤课件展示:不同色光照在黑色物体上都被吸收
⑥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补充。
结论: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
⑦解释课前的问题二,即红花绿草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5、课堂练习
(1)、颜料的三原色是 、 、 .
(2)、光的三基色是 、 、 .
(3)、太阳光(白光)被分解成 、 、 、 、 、 、 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 。
(4)、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白光)不是 光,而是由七种色光 混合而成的 光。
(5)、红光照射在黑纸上,纸成 色,蓝光呢?
(6)、要在光屏上得到红色的光,应该让白光透过 色的透明物体。
(7)、为什么卖西瓜的瓜农喜欢打一把红伞?如果卖黄心西瓜打什么颜色的伞较好?
(8)、用红光照在舞台上穿黑色带白点上衣绿裤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他的穿着呈什么色?
(9)、为什么电影屏幕做成白色?
(10)、有一位栽红玫瑰的花农认为红玫瑰喜欢红光,就把大棚顶的塑料薄膜换成红色,你认为这样做红玫瑰会长得好吗?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存在什么不懂的问题?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