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5.4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5.4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30 22:4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 密度知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
(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
(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测金属螺母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2、难点:测密度时,如何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量筒、螺母、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以阿基米德故事引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中。  
二、新课教学
(一)鉴别物质
活动一:鉴别金属螺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实验讨论设计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怎样才能测出螺母的密度?也就是说依据什么原理?
(3)需要测哪些物理量?测各物理量的仪器?
(4)怎样测金属螺母质量和体积?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引入量筒的使用,出示量筒、量杯,讨论下列问题:
(1)观察量筒、量杯,它们的刻度有何不同之处?
(2)量筒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它与立方厘米是什么关系?
(3)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
(4)使用量筒应注意什么问题?
(5)如何使用用量筒测螺母的体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想一想:是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为什么?若步骤不合理,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归纳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螺母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3)用细线悬吊着螺母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
(4)螺母的密度
(5)对照密度表,螺母可能是哪种金属
3、设计记录用的表格
4、进行实验并且处理数据
5、交流与评价
活动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水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
(4)盐水密度
想一想:如果先测空杯子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二)求质量
  让学生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
  由密度公式ρ=m/V,可以得出m=ρV,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
  (三)求体积
  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V=m/ρ,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估测人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
三、讲解例题
例1、如图所示,一枚第25届奥运会的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试求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并从密度表中找出它是那种金属。
例2、2m? 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
四、归纳小结
  1、鉴别物质
根据ρ=m/V,测出质量,量出体积,算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2、计算一些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根据m=ρV,知道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量出物体的体积,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
  3、计算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V=m/ρ ,测出质量,查出密度,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体积。
五、布置作业
1、思考:阿基米德是如何鉴别出皇冠是否是纯金的?
2、完成《同步训练》密度知识的应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