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与热水》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亲身体验冷与热以及热在冷水与热水之间的传递,尝试用曲线图来表示和分析实验数据,使同学们乐于分工合作,实验及分析交流能力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什么是冷和热,并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是温度。能描述冷水和热水混合之后,热在它们之间是如何传递的。
能力目标:能感知物体的冷和热。能预测冷水与热水接触时各自温度的变化及最后结果,并且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预测。能够用曲线图来表示和整理数据。
情感目标:能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变化的实验及对实验结果的描述。
教学难点:水温变化曲线图的绘制及分析。
教学准备:烧杯、锥形瓶、温度计、冷水、热水、铁架台、纸板。
教学过程:
一、冷与热的描述:
导入:怎样科学地描述冷与热呢?
1、手指的感觉:
教师准备好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适量的热水、冷水和温水,请一位同学上来试一试:分别将左右手的手指浸入冷水和热水中一分钟左右,再同时放入温水中。
提问: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请你向大家说一说。
学生:从热水里出来的感觉凉,从冷水中出来的感觉热。
讨论:如何解释上述现象?
提问:手指能准确感觉冷与热吗?(不能)
谈话:怎样才能准确知道物体的冷与热呢?
2、温度与温度计:
学生阅读书上51页的“科学在线”,教师强调:
温度:人们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
教师讲温度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练习使用温度计:学生试着测一下冷水的温度,教师指导。
二、测量水温的变化:
1、问题与猜想:
提问:我们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时,它们的温度会如何变化?
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学生猜想:冷水会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
2、分组实验:
学生设计实验:(1)如何进行实验。
(2)如何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完善。
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学生不要被热水烫伤)。
记录数据:小组同学分工合作,记录两个容器中水的初温度,并且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的变化,填在书上52页的表格中。
绘制曲线图:(1)教师示范曲线图的画法。
(2)学生在书52页练习画曲线图(每组先画一张)。
(3)教师板书曲线图。
3、实验结论:
分组讨论:(1)曲线图告诉我们什么?
(2)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3)最后结果怎样?
汇报结果:(1)冷水温度升高,热水温度下降。
(2)热从热水传向冷水。
(3)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得相同。
教学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冷水的温度逐渐上升,热水的温度逐渐下降,直到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为止。热是从热水传到冷水的(板书)。
板书设计:
热水——温度降低,
冷水——温度升高。
结果——温度相同。
热——从热水传向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