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实验探究的过程。(重点)
理解探究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3、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难点)
【学法指导】:
带着预习检测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后填充完整,时间15分钟。
【预习检测】
一、以探究“腐肉生蛆”为例,了解科学探求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明确』
(1)变量:实验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
(2)对照实验:通常是一组相对的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目的在于消除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3)实验组和对照组:任何一个实验都是要验证(探究)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每一个实验都有实验目的,按照实验目的,找出实验变量,该组即为 ,与之对应的即为 。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提出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现的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如:蛆是从哪来的?或 或者
等,)
(2)、作出假设:假设是对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它不是事实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如假设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或者 。)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4)、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及搜集证据等。(科学探究需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如提出的问题是“蛆是从哪来的?”那么该实验探究的变量就是:猪肉与外界的蝇是否能够直接接触。那么这个实验就可以这样制定并实施计划: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碗里,其中一个碗口覆盖有纱布,另一个碗口敞开,这就是对照实验。过几天后观察,看两个碗里分别有什么现象发生。)
(5)、得出结论: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如结论:腐烂的肉不会产生蛆,蛆是由外界的蝇产生的。)
(6)、表达和交流:分享实验的方法技巧,交流心得体会。
『明确』:
食物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物中的生长和繁殖
腐肉生蛆的原因:苍蝇在腐肉上产卵,卵孵化成幼虫即为蛆。
三、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前景知识』:
(2)蚯蚓生活在 的土壤中。
(2)身体由许多 构成,体表 ,有粗糙的 ,用手在其体表抚摸可感知刚毛的存在。
(3) 有助于蚯蚓在穴内或地面 。
『探究过程』:
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作出假设: 。
实 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分别把蚯蚓放在 和 上,观察其运动状态。)
得出结论:蚯蚓在 运动得快。
表达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注意:活动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大自然!为什么?
【课堂检测】:
P.27~28 思考题 自我评价 1、2题
【随堂反馈】:
选择题
1.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的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随手扔掉 B.放进垃圾桶中
C.放回大自然中 D.用作鱼饵
4.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 )
A.放弃自己的探究结论
B.适当地修改探究结论以保持与原知识一致
C.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D.否定自己的探究结论
5、下列哪一项不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 )
A、对某一区域内的生物进行调查
B、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C、对目标生物进行观察
D、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
6、科学家研究了人、黑猩猩、马等生物细胞色素C的结构,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大一些,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科学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
A、比较法 B、模拟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量长度法
7、“老鹰低叫,大雨将到”,“燕子低飞有雨”等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通过动物的行为变化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天气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总结主要是运用了(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推理法
8、菊花一般在秋天开放。某生物科学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影响菊花开放的生态因素时,有的同学认为菊花的开放是受温度的影响,也有的同学认为是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请你就此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影响菊花开放的生态因素。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
(3)、设计实验方案:
9、一个小组要探究蟑螂是否有趋光性,为了做这个实验,他们先准备一个笔记本大小的盒子,上面开口,把一只蟑螂放在里面,用玻璃盖住,拿到阳光下暴晒。这个实验的问题是:( )
①盒子的颜色 ②蟑螂的数目 ③玻璃板 ④阳光 ⑤盒子的大小
A、②③ B、①② C、④⑤ D、③④
10.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学生 实 验 方 案
甲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丙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丁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A.甲 B.乙 C.丙 D.丁
花盆 空气 温度 水
① 充足 0℃ 适量浇水
② 充足 25℃ 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燥
11.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在①和②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了等量的大豆种子(假设大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在保证土壤中有充足空气的前提下,对温度的高低和水的多少加以控制(如下表)。为了确保实验的严密性,请你选出最佳的修改意见:( )
A.两个花盆中都应该适量浇水 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0℃的环境中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25℃的环境中
二、填空题
1.科学探究通常可分为 , , , 和
几个步骤。
2. 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是检验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和 等方面。
3.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起 作用。
4,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 。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填正确或错误)
(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①观察 ②调查 ③收集和分析资料④实验
(有几个选几个)
课后反思:
总第 9~10 课时
第2章 探索生命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编制人:蒋志芳 审核人: 编制时间: 2011年 9 月20日
班次 姓名 第 学习小组
江华界牌中学生物教学案(七年级上册)
合作探究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