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 8.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装备要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 8.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装备要求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10-31 09: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装备要求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种类及装备要求。2、技能目标,掌握常见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增进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服装配备和器材配备要符合活动的要求,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中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认识和了解,能协调古人从事体育活动的价值和利益关系,反应出当时的时代精神。
学情分析:
我校长期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学生有极大的体育学习热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具有其独立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学生心理因素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
一、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与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猎奇心理强,个性突出,体育活动热情高,爱表现自己,但他们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活动能力有限,而且自控能力差、集体意识淡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也大,同时、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容易受外界影响等。因此、在实施体育教学中就应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实际,给学生更多地展示空间,还有、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他们爱上体育课,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德育是教育的灵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诚实守信等各种优良品质。他们随着知识的积累已具有较强的分析思维能力,在教学法中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
教学过程:
A、课题导入
1、课堂常规: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师生相互问好,课堂常规练习。 分析:进行课堂常规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肃的课堂纪律。
2、提问式导入课题 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 提问: 生回答: 生回答:完成!(异口同声回答) 师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查阅“竹竿舞”的相关资料,你知道黎族有那些传统 提问: 活动吗?如果我们到这个民族去做客, 他们热情地邀请你跳竹竿舞, 到时你该怎 么办?你会跳吗? 。 生:讨论(泼水节、竹竿舞等) 师:我想同学们都非常想和新朋友一起跳这欢快的舞蹈,心动不如行动,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趣味竹竿舞》 。 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提问式的教学方法迅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 趣,学生热情高涨,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到课堂上来。从课的开始就使学生对这节课学习感兴趣,注意力集中了,才有利于教学任务能够更好地完成。 ( 师:简单介绍“竹竿舞”的来源和作用。“竹竿舞”来源于黎族,也叫跳竹竿,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这个运动项目盛行于 海南岛五指山地区,据考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师:播放影像,展示各种竹竿舞的跳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热身活动 、
? 师:同学们,在学习之前同学们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哦!还记得我们以前在 体育课上学过的《兔子舞》吗?(播放音乐《兔子舞》 )
(1)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迅速成四人好朋友小组到老师课前准备好的泡沫板周 围围成圈。
(2)在音乐的伴奏下向同一个方向做兔子蹦跳动作,音乐一停,同学们就抢 占板。 分析:由于单调、乏味的慢跑或徒手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故在此利 用音乐、 “泡沫板”进行准备活动练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 乐趣(学跳竹竿舞)25 分钟
1、练习本领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视频学习,老师想请几位同学示范一下你想怎么跳?
(1)教师请学生示范,同学们掌声鼓励。
(2)老师归纳讲解敲竿节奏(节奏:开开合合。敲竹竿口诀:心心!开心! 开心!开开心心!。 )
(3)引导学生原地模仿敲竹竿的徒手节奏练习。
(4)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5)引导学生分成每 12 人好朋友小组在摆竿上练习敲竿。
(6)老师讲解跳的节奏及示范基本步法:单脚跳、垫步跳。 (跳的口诀:进— —出——进——出——进进——出出)
(7)引导学生分成每 12 人好朋友小组在摆竿上(竿不动)练习基本步法。
(8)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成每 12 人好朋友小组练习,每组两个同学敲竹竿,其 他同学边呼口号边徒手练习跳跃动作,动作节奏应由慢到快逐渐熟练。
(9)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活动中。
(10)教师引导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跳法进行自主创新、探究练习。 分析: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气氛活跃,情绪高涨。
(11)师:集合,同学们,大家跳得都非常好,下面咱们各组把自己创编的动 作展示给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吧!
(12)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跳法,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分析: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13)提高难度,过多竿练习,启发学生加上手臂动作。
(14)学生带着新的动作方法继续练习。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竹竿舞的来源,学习了竹竿舞的跳法,同学们跳得非常好, 并且还能自己创编新的跳法,接下来咱们轻松一下,和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吧!
(15)游戏: 《蚂蚁搬家》 (方法:8 人一组,每组一个软式排球,球放在 师:老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要求。 腹部,由排头开始,头朝前四肢向前爬,爬到中点线后跑步返回,把球交给下一 位,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同学抱着球跑回原位,比赛结束,以先完成的组胜 出。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游戏中要注意安全。) 分析: 游戏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 利用比赛手段既能发展学生的上肢 能力、奔跑能力和全身的协调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C身心恢复(放松、小结) 5分钟
? 1、师生共同小结、评议。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 A:老师,我们今天特别开心,因为我们几个人合作得很好! : 生 B: 我们学会了跳竹竿舞。
? 2、放松舞(教师语言引导,配乐:歌声与微笑)
D布置课后练习(在户外继续进行竹竿舞的练习和动作的创编) 。
E下课式。
分析:通过师生共同小结、评议后,老师与同学们跟随音乐放松。使学生在 轻松的气氛中得到身心放松,调节大脑中枢神经,使紧张的肌体得到调节,从而使课堂的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