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集训金卷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集训金卷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30 22:5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上
综合测试卷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宜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2.假如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上,你会见到的情景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在采集食物
B.北京人在打制石器
C.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种植水稻
D.黄帝大战蚩尤
3.(恩施州中考)“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4.某同学建议历史活动小组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的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彩陶
D.玉器
5.老王师傅收藏了一盒钻木取火牌老火柴(见右图),图案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原始人类钻木取火的情景。懂得“钻木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古猿
D.山顶洞人
6.河姆渡遗址是在1973年夏天罗江公社建造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下面哪些技术是河姆渡人不会的(
)
A.挖掘水井技术
B.纺线织布技术
C.建造房屋技术
D.制作陶器技术
7.“这里的房子都没有窗户,由于时间久远,房屋都看不见了,但他们建造房屋时留的柱洞、灶洞、门槛,以及半地穴式的结构都还清晰可见。”材料中的“这里”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8.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陶器的制作
D.玉器的加工
9.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
①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②进入原始农业时代
③会使用磨制石器工具
④种植水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11.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这些内容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描绘的就是远古传说时代。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有误的是(
)
A.尧舜“禅让”
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C.黄帝在阪泉大战中打败蚩尤
D.大禹治水
12.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把什么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
A.盘古、黄帝
B.黄帝、炎帝
C.黄帝、大禹
D.炎帝、大禹
13.下列属于相传的黄帝所作的贡献的是(
)
A.造车
B.养蚕织布
C.种植五谷
D.创造文字
14.“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15.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
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
二、综合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5分)
(1)请写出图一字母所代表的我国早期人类的名称。(3分)
(2)在上述三个早期人类中,从总的体质特征看,哪一个不同于其他两个,为什么?生活于北京周口店的两种原始人类又有哪些相同点?(4分)
(3)文物是形象的历史。请将图二中文物与图一中早期人类对应搭配。并结合所学史实,说说从图二文物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6分)
(4)从图一看,我国早期人类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分)
17.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12分)
【工具说进步】
(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4分)
(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食物话变迁】
(3)请各举出一例以种植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2分)
(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2分)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5)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2分)
1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3分)
【读经学史】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1)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从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体现出来?(4分)
【考古研史】
(2)以上出土文物印证了炎黄传说中的哪些内容?(6分)
【今人忆史】
(3)图片中陵墓纪念的人物是谁?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他?(3分)
19.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15分)
【人文初祖】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轩辕”的其他贡献。这些贡献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民主政治】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礼运》
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3)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禅让制,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5分)
【杰出首领】
(4)三幅图片反映了三位部落联盟首领,分别用一句话对这三位首领进行评价。(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A
5.D
6.B
7.C
8.A
9.B
10.D
11.C
12.B
13.A
14.A
15.A
二、综合题
16.(1)答: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
(2)答:从总的体质特征看,山顶洞人不同于其他两个,因为山顶洞人的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上一样,而元谋人和北京人属于猿人相同点:都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都会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都主要靠采集和打猎为生,都会使用火等。
(3)答:搭配: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
信息:①是元谋人的牙齿化石,据测定,这种原始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②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可知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会制作打制石器。③是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可知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的器物。
(4)答:我国早期人类遗址遍布南北,分布范围广,但主要聚集在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17.(1)答: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生产工具,制作方法:打制;图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制作方法:磨制。
(2)答: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
(4)答:说明我国在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5)答: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答出两点即可)
18.(1)答:从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2)答:会造船,发明文字和乐器。
(3)答:大禹。因为他治理洪水,化水害为水利。
19.(1)答:黄帝。
(2)答:相传黄帝教人们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制作船只。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3)答:用人要发扬民主精神,重用贤人,应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选拔人才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4)答:尧节俭,朴素,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水有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