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3.8《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3.8《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31 09:4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
高一
学科
语文
主题
《拿来主义》
任课教师


新授课
课时
1
上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重、难

1.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2.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教学方法
自主研读法、朗读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议论文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已有涉猎,对议论文的行文方式以及一些常见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总是会犯一些错误中从而导致议论文空洞,没有说服力。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将重点放在论证方法的分析上,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教材分析
《拿来主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9课,也是第三单元议论文的第一篇。这是篇结构较为简单的文章:对待文化遗产的要胆大心细,要学会拿来,要学会挑选;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这个观念在今天依然十分科学,也是许多人所共知的,因此讲解时不必花太多的时间,我将重点放在对鲁迅语言技巧的研究和各种论证方法: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学习上。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课前整备
教师准备:1、课前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
准备相关的课件;
准备《导学案》;
教学设计的书写。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上相应的任务;
2、把预习中遇到的困惑做好记录,并通过网络查找相应的资料,以便课堂上和同学们讨论或请教老师。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34年6月4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地区。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叫嚷复古主义,排斥一切外来事物:卖国求荣则提倡“全盘西化”。两种观点各不相让,喧嚣一时。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想对以上两种人说些什么?请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体验,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分析材料
2、理清思路
三、进入范文——拿来主义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行文线索。
中心论点: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板书)
四、课文分析
1、阅读1——6自然段,思考在正式提出观点之前,作者分别提出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的表现,危害各是什么?(小组内交流导学案的内容,确定答案以及小组发言人)
表现危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
明确:(1)
闭关主义: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闭关主义”,即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的。其实质是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俱外、排外)。这种情况下,国门紧闭,固步自封,成为井底之蛙,国家得不到发展——误国。
(2)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
(
3)送来主义: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鲁迅说不想举出实例,文中到底有无实例?(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小结:由此看来,闭关主义要不得,这只能导致狂妄自大,盲目乐观——误国。送去主义要不得,这只能导致出卖国家主权,失去国格,沦为亡国奴——卖国。送来主义要不得,只能让青年们排挤一切外来事物,得不到发展——害国。
前三个主义是“破”,而提出观点“拿来主义”是“立”。
论述自己主张的时候,先把一些不正确的态度加以分析批判,然后再论证自己的主张。这种论证方法叫“先破后立”,可以使观点明确,中心突出。(板书:先破后立)
3、阅读8--9自然段,找出文中“先破后立”的收的使用,并加以分析。(提示:论证方法)
明确:比喻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做法孱头混蛋废物
明确:在对待“大宅子”——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批判了三种错误态度,(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
昏蛋——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废物——悠悠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孱头”是懦弱无能的逃避主义,“昏蛋”是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废物”是欣欣然接受一切的投降主义。
喻体本体态度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
明确:大宅子里的鱼翅,喻指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要大胆吸收;鸦片,喻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共存,就批判地吸收;烟灯、烟枪喻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适当保存一些送去博物馆,当做反面教材,其余的全部销毁。姨太太喻指文化遗产里的糟粕,这种完全无用的则全部坚决地抛掉。八九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比喻论证使观点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把一个深奥的、抽象的、困扰文艺界许久的复杂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楚透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作者论据鲜明,突出重点,是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文章逻辑严密,无可辩驳。
4、深化主题,表明态度
拿来——使用、存放、毁灭——创新(态度: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四、回顾与总结:
中心论点要明确,证明论点找论据
论点论据要分析,比喻对比巧使用
原因结果要联系,出色议论已成型
我来试试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拟写提纲,完成写作!
七、板书设计
拿来主义
鲁迅
先破后立
逻辑严密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误国
占有
卖国
挑选
害国
创新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举例论证
1、拟写提纲
2、归纳出课文的行文线索
3、分析三种主义。
4、分析文中“先破后立”的手法以及的比喻论证。
5、分析作者态度
6、完成相应课后作业
1、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探究欲望。
2、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思路
3、理解并掌握三个主义的相关知识,学习作者先“破后立”的写作方法
4、学会分析和使用“先破后立”的手法以及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对待身边的事物。
6、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