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他们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
课堂导入
2.观察凸透镜成像
(1)手持凸透镜,缓慢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2)把放大镜正对着窗户外,并且在放大镜另一侧比较靠近的位置前后移动光 屏,观察是否能在光屏上找到窗外景物的像?
课堂导入
1.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
2.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物距的关系。(重难点)
3.了解凸透镜在生活的应用
学习目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
(四)进行实验:
(五)分析和结论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光具座
(一)提出问题:
像的实虚、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二)猜想:
可能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设计实验
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凸透镜、蜡烛、光屏如何放置?
注意:调整蜡烛、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理解物距、像距、焦距概念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F
F
2F
2F
物距u
像距 v
分别使物距u在
1.大于二倍焦距(u>2f)
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 3.小于一倍焦距(u 的范围内,观察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的变化
(四)进行实验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模拟实验:拖动蜡烛试一试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当u>2 f 时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②当u=2 f 时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③当f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④当u= f 时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等于1倍焦距
不成像
⑤当u<f 时
小于1倍焦距
正立、放大、虚像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
像的情况
应用
u>2f
u=2f
fu倒 立
缩 小
实 像
倒 立
等 大
实 像
正 立
放 大
虚 像
照相机
幻灯机、投影仪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
倒 立
放 大
实 像
小结
1、当成实像时,如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有什么变化?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交流合作
F
F
f
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晴了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
分析与结论
1、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成实像时物像异侧
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实验思考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少,像距是怎样变化的?
物距减少 像距增大
即物像同方向移动
像跟着物体在移动
实验思考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规律精炼
镜头(凸透镜)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镜头(凸透镜)
投影片(物)
像
屏幕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能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一倍焦距分虚实
2.二倍焦距分大小
3.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堂小结
典型例题 1
考点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烛、___________、光屏和光具座,分别把上述物体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得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_上。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并显示凸透镜所成的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光具座上的刻度尺的作用是测量成像时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大小。
凸透镜
同一高度
实像
物距u
像距v
课堂练习
迁移训练 1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C
课堂练习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A
迁移训练 1
课堂练习
3.利用凸透镜在光屏上已经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上半部分没有了 B.下半部分没有了
C.整个像缩小了 D.整个像变暗了
D
迁移训练 1
课堂练习
典型例题 2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11.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放大镜观察麦穗的情景,已知放大镜的焦距为15 cm,则它与麦穗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_____。
小于15cm
课堂练习
迁移训练 2
4.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景物在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是实像
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不一定比物体大
D.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相等
B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B
迁移训练 2
课堂练习
6.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是她做水球透镜实验时的情景。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有关像的判断及成像规律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 凸面镜 B.虚像 放大镜
C.实像 照相机 D.实像 投影仪
C
迁移训练 2
课堂练习
23.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0cm时,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据此可以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多少?
解:因为是光屏上的像,故像是实像,又是放
大的,所以必须满足:2f > u > f, 即:
2f >10(cm)>f
由于2f >10(cm) 得: f >5(cm),
综合10(cm)>f 得:10cm >f >5cm
迁移训练 2
课堂练习
感谢各位的仔细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