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
变化
能量变化
热能
光能
电能
2、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微观)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3、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反应中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
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宏观)
常见的放热反应:
(1)所有燃烧反应
(2)中和反应
(3)大多数化合反应 (例外C+CO2=CO)
(4)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5)物质的缓慢氧化
常见的吸热反应:
(1)大多数分解反应(特殊爆炸反应为放热)
(2)晶体间的反应
(3)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的过程
回忆
氢原子和氢原子分开时,
化学键怎么变?
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
从哪来?到哪去?
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外力做功时能量如何变化
回忆
氢原子和氢原子靠近时,
化学键怎么变?
能量怎么变化?多了?少了?
从哪来?到哪去?
化学键的变化与能量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思考
H2O ( l ) H2O ( g )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角度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
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能量变化
结 论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1、……
2、……
3、……
观察下列示意图:
你发现了吗?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
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
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
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
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
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
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符号:ΔH,单位:kJ/mol或kJ?mol-1
2.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符号:H
3.焓变: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符号:△H
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可表示为
一. 反应热 焓变
综上所述∶
当△H为“一”或△H<O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或△H>O时,为吸热反应。
(1)、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即
放热反应),则?H为“-”;
(2)、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即
吸热反应),则?H为“+”;
规定:
请同学们分析能量变化图。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宏观)角度看: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ΔH>0 或ΔH为“+”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反应过程(放热)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反应过程(吸热)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表现
行式
△H﹤0或△H为“—”
△H﹥0或△H为“+”
能量
变化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
键能
变化
生成物总键能大于
反应物总键能
生成物总键能小于反应物总键能
联系
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反之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1.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C
2.在反应H2 + Cl2 =2HCl中,已知H-H键能为436kJ,Cl-Cl键能为247kJ,H-Cl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吸收179kJ热量 D.放出179kJ热量
BD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
B
二、热化学方程式
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请看以下两个例子,再思考!
问题:
例1∶在2000C、101KPa时,1molH2与碘蒸气作用生成HI的反应,科学文献上表示为∶
H2(g)+I2(g)=2HI(g) △H=一14.KJ/mol
例2∶在2000C、 101KPa和 250C、101KPa时,有两个由氢气和氧气化合成1mol水的反应,一个生成气态水,一个生成液态水,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H2(g)+1/2O2(g)=H2O(g) △H=-241.8 KJ/mol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二者的产物同样是水,而释出的能量却不同?
思考1、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
A:2H2(g)+O2(g)=2H2O(g)+Q1
2H2(g)+O2(g)=2H2O(l)+Q2
数量的分析:反应物的状态,数量和生成物的数量都相同,但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要放出一定热量
∴Q2>Q1
B: S(g)+O2(g)=SO2(g)+Q1
S(S)+O2(g)=SO2(g)+Q2
思考2、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
两式数量相同,S由固态吸收热量转化为气态,在氧化燃烧生成SO2。其放出热量的总和小于由气态S直接燃烧所放出的热量,Q1 > Q2。
C: C(S)+1/2O2(g)=CO(g)+Q1
C(S)+O2(g)=CO2(g)+Q2
思考3、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
固态C氧化为CO,释放出热量Q1,CO是气体燃料,和O2反应生成CO2,又释放热量Q3,两次释放热量的总和Q1+Q3,等于固态C氧化为气态CO2释放的热量Q2,∴Q2>Q1
D: H2(g)+Cl2(g)=2HCl(g)+Q1
1/2H2(g)+1/2Cl2(g)= HCl(g)+Q2
状态相同,但数量后式仅是前式的一半,释放的热量也应是前式的一半,Q2<Q1
思考与交流
阅读课本P 3-4页 热化学方程式
思考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有什么这区别?正确书写其应当注意哪几点?
小结∶热化学方程式不单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而且表示了反应的热效应。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在常温(250c)、常压(101kpa)下,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的条件;
2、应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固体一s,液体一l,气体一g;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的反应,当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4、在方程式右端要注明△H为多少“+”或“一”kJ/mol。
(练习与巩固)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
(2)1克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液态)时放热22.68KJ;
(3)1mol氯气和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炭层反应,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放出145KJ的热量。
1、 1mol C与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 CO 和1mol H2,需要吸收 131.5 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随堂练习
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B、 CH4 +2 O2 = CO2 + H2O ΔH = -890 kJ/mol
C、 CH4 ( g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ΔH = -890 kJ/mol
D、 1/2CH4 ( g )+O2 ( g ) = 1/2CO2 ( g ) + H2O ( l ) ΔH = -890 kJ/mol
C
随堂练习
3、已知
(1)H2( g )+1/2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
(2)2H2( g )+O2 (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
(3) H2( g )+1/2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
(4) 2H2( g )+O2 (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d>0 C、2a=b< 0 D、2c=d>0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