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3课时 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及勒夏特列原理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以工业合成氨为例 
N2+3H2 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由以上数据得到什么结论? 
压强/MPa 
1 
5 
10 
30 
60 
100 
NH3/% 
2.0 
9.2 
16.4 
35.5 
53.6 
69.4 
450℃时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实验数据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N2 (g) + 3H2 (g) ? 2NH3 (g) 
平衡I 
 a b c 
在t1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I),我们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 
时间t 
速率v 
0 
t1 
V正 
V逆 
. 
V正 
V逆 
t2 
. 
时间t 
浓度 c 
t1 
. 
t2 
. 
. 
N2 
H2 
NH3 
全部 
断点 
加压平衡右移的结果:正逆速率都增大、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所有物质浓度都变大、反应物体积分数减小、生成物体积分数增大。 
平衡II 
(a ~ 2a) ( b ~ 2b) >2c 
加压(体积缩小一半) 
N2 (g) + 3H2 (g) ? 2NH3 (g) 
平衡I 
 a b c 
在t1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I),我们将容器体积扩大为原来二倍 
减压(体积扩大二倍) 
时间t 
速率v 
0 
t1 
V正 
V逆 
. 
. 
t2 
V逆 
V正 
时间t 
浓度 c 
0 
t1 
N2 
H2 
NH3 
. 
. 
. 
t2 
减压平衡左移的结果:正逆速率都减小、反应物转化率减小、所有物质浓度都减小、反应物体积分数增大、生成物体积分数减小。 
平衡II 
(a/2 ~ a) ( b/2 ~ b) (0 ~ c/2) 
H2(g) + I2 (g) 2HI(g) 
 ? 
时间t 
速率v 
0 
t1 
V正 
V逆 
平衡I 
 a b c 
在t1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I),我们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 
加压(体积缩小一半) 
. 
. 
平衡II 
 2a 2b 2c 
时间t 
浓度 c 
0 
t1 
H2 
I2 
HI 
. 
. 
. 
对此反应加压的结果:正逆速率同等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不变、所有物质浓度同等倍数都增大、体积分数不变。 
思考:对此反应扩大体积减压呢?自己画画试试 
 以mA(g)+nB(g) ? pC(g)+qD(g)为例 
 (1)若m+n>p+q 
 (2)若m+n<p+q 
 (3)若m+n=p+q 
思考:向平衡体系中 
3H2 (g) +N2 (g) ? 2NH3 (g) 
恒容时,充入Ne ,则平衡___; 恒压时,充入Ne ,则平衡___。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下: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但体系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不移动 
充入惰性气体 
②恒温、恒压下 : 
原平衡体系 
充入惰性气体 
各组分浓度减少 
体系总体积增大 
平衡向气体总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平衡不移动 
m + n = p + q 
m + n ≠ p + q 
(相当于压强减小) 
 恒温下, 反应aX(g) ? 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 
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 0.1mol/L 
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A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已知化学反应2A(?)+B(g) ? 2C(?)达到平衡,当增大压 
 强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A是气体,C是固体   B、A、C均为气体 
 C、A、C均为固体 D、A是固体,C是气体 
D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 
 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所以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但可以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A.② ③ B.① ② 
 C.③ ④ D.④ ⑤ 
 对可逆反应:A(g)+B(g) C(s)+2D(g) ΔH>0,如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果在t1时刻改变以下条件:①加入A ②加入催化剂 ③加压 ④升温 ⑤移走C。 
 符合图示条件的是(  ) 
 
? 
A 
课堂练习 
勒夏特列原理 
3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化学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①此原理只适用于已达平衡的体系 
②平衡移动方向与条件改变方向相反。 
注意: 
③移动的结果只能是减弱外界条件的该变量,但不能抵消。 
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问题 
(1) 改变条件平衡不移动的 
 如:H2(g)+Br2(g) 2HBr(g)加压颜色加深 
 如: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提高生产效率。 
(2)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与生产要求不一致时 
 如:合成氨工业中升高温度提高生产效率。 
(3)不是可逆反应不能用 
 如: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往往要加入一定量铁粉 
 如:经粉碎的黄铁矿在沸腾炉中燃烧较完全 
 讨论:反应N2(g)+3H2 (g) 2NH3 (g) △H<0 ,达到化学平衡,改变下列条件,根据反应体系中的变化填空: 
①若N2的平衡浓度为a mol/L,其他条件不变时,充入N2使其浓度增大到b mol/L后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N2的浓度为c mol/L,则a、b、c的大小为———————; 
②若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1 ,之后缩小反应体系体积使压强增大到P2 ,此时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体系的压强为P3 ,则P1 、 P2、 P3 的大小为——————————; 
③若平衡体系的温度为T1 ,之后将温度升高到 T2 ,此时平衡向——————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 体系的温度为T3 ,则T1 、 T2、 T3 的大小为——————————。 
正反应 
 a< c < b 
正反应 
P1 < P3< P2 
逆反应 
T1 < T3< T2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实验室常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气体 
②长时间存放的氯水,会变为无色透明 
③打开雪碧的瓶盖,立即有气体逸出 
④经粉碎的黄铁矿在沸腾炉中燃烧得较快、较完全 
⑤合成氨工厂通常采用20MPa~50MPa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⑥合成氨工业中用铁触媒做催化剂??? 
⑦K2Cr2O7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颜色变为黄色 
⑧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①④⑥ 
课堂练习 
 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I2,发生反应 
 H2(g)+I2(g)?2HI(g) ΔH<0,当达到平衡后,t0时若保持混合气体总 
 物质的量不变而改变某一反应条件,使平衡移动(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 
 C.H2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减小 
 D.t0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体积或升高体系温度 
 
A 
课堂练习 
 已知:N2(g)+3H2(g) ? 2NH3(g) Δ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速率的变化回答采取的措施。 
 t1____________________;t2______________________; 
 t3___________________ _;t4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大c(N2)或c(H2) 
加入催化剂 
降低温度 
增大压强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