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2 07:4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ínɡ
yuán
yóu
lǎn
jìnɡ
jiè
hónɡ
wěi
tánɡ
cháo
āi
jiā

shù

yuē
xīn
jiānɡ
xiāo
huǐ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安澜园(lān
lán)武陵(lín
línɡ)
奉命(fènɡ
fèn)
哼(hēn
hnɡ)
怔了一下(zhèn
zhènɡ)喉咙(hé
hóu)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对《示儿》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他感到恐惧和痛苦,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至死不渝。
B.诗的后两句是诗人对儿子的嘱托和殷切期盼。
C.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戏雪国耻的无比渴望。
D.诗句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
2.下列对《题临安邸》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升题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一首诗。
B.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当时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C.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
D.诗句饱含了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3.下列对《已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写的一组诗,课文中选的是其中一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禁锢思想、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感到十分痛惜。
C.诗中表达了诗人呼声:当权者应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D.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社会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4.下列对课文感情基调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示儿》中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郁和对收复河山的渴望。
B.《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己亥杂诗》中诗人对“万马齐喑”的痛心疾首和对社会变革的热烈期盼。
D.《少年中国说》中作者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充满了对中国少年繁荣富强的美好希冀。
5.下列对《小岛》中“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军礼是将军对守岛战士们深深的敬意。
B.
这个军礼是将军对守岛战士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敬意。
C.
这个军礼是将军对种着蔬菜的小岛的敬意。
D.
这个军礼是将军对守岛战士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怀的敬意。
6.
下列对如何体会文章的情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B.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C.通过朗读,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D.通过默写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五、填空题。(28分)
1.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星(
)月
金(
)辉(

玲珑(
)(

诗(
)画(

风(
)名(


)珍(
)宝
2.
选词填空。(4分)
留恋
流连
(1)
就要离开风景如画的西湖了,大家都十分(
)。
(1)
漫步园内,(
)其间,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里。
捣毁
销毁
(3)罪恶的入侵者(
)了拿不动的东西,为了(
)罪证,他们放火烧了圆用园。
3.读句子,完成练习。(8分)
(1)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段文字用的修辞方法是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圆明园的
,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
。(3分)?????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句中的“风雷”指的是
。“万马齐喑”指的是
。(2分)
(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这段文字中“凡是”“统统”等词写出了英法联军的
,“掠走”“破坏”
“毁掉”等词,写出了英法联军
,激起了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的
。(3分)
4.写出《少年中国说》中语句的象征意思。(4分)
(1)“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象征:

(2)“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象征:

(3)“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象征:

(4)“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象征:

5.
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圆明园的毁灭》是从


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2)《示儿》是诗人
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
”、
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六、阅读理解。(15分)
春光美
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的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莲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会因为你看不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自身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可以去触模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得对吗,孩子?”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
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1.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
.
2.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
②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①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
②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
4.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3分)
.
.
5.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2分)
.
.
七、习作展示。(30分)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我们现在在校园里读书,了解校园里一草一木。二十年后的母校会是什么样子的?大胆想象,有层次、有条理地写出母校的变化,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情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ínɡ
yuán
yóu
lǎn
jìnɡ
jiè
hónɡ
wěi
tánɡ
cháo
陵园
游览
境界
宏伟
唐朝
āi
jiā

shù

yuē
xīn
jiānɡ
xiāo
huǐ
哀家
拘束
履约
新疆
销毁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安澜园(lān
lán√)武陵(lín
línɡ√)
奉命(fènɡ√
fèn)
哼(hēn
hnɡ√)
怔了一下(zhèn
zhènɡ√)喉咙(hé
hóu√)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2分)
1.下列对《示儿》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他感到恐惧和痛苦,唯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至死不渝。
B.诗的后两句是诗人对儿子的嘱托和殷切期盼。
C.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戏雪国耻的无比渴望。
D.诗句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
2.下列对《题临安邸》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升题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一首诗。
B.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当时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C.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
D.诗句饱含了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3.下列对《已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年写的一组诗,课文中选的是其中一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禁锢思想、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感到十分痛惜。
C.诗中表达了诗人呼声:当权者应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D.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社会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4.下列对课文感情基调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D
)。
A.《示儿》中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郁和对收复河山的渴望。
B.《题临安邸》中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己亥杂诗》中诗人对“万马齐喑”的痛心疾首和对社会变革的热烈期盼。
D.《少年中国说》中作者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充满了对中国少年繁荣富强的美好希冀。
5.下列对《小岛》中“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这个军礼是将军对守岛战士们深深的敬意。
B.
这个军礼是将军对守岛战士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敬意。
C.
这个军礼是将军对种着蔬菜的小岛的敬意。
D.
这个军礼是将军对守岛战士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情怀的敬意。
6.
下列对如何体会文章的情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B.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C.通过朗读,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D.通过默写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五、填空题。(28分)
1.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诗(情)画(意)
风(景)名(胜)
(奇)珍(异)宝
2.
选词填空。(4分)
留恋
流连
(1)
就要离开风景如画的西湖了,大家都十分(留恋
)。
(1)
漫步园内,(流连)其间,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里。
捣毁
销毁
(3)罪恶的入侵者(捣毁)了拿不动的东西,为了(销毁)罪证,他们放火烧了圆用园。
3.读句子,完成练习。(8分)
(1)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段文字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圆明园的大而美,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美。(3分)?????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诗句中的“风雷”指的是新兴的社会力量和尖锐猛烈的改革。“万马齐喑”指的是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2分)
(3)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这段文字中“凡是”“统统”等词写出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无耻,“掠走”“破坏”
“毁掉”等词,写出了英法联军残暴野蛮的强盗嘴脸,激起了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的无比憎恨。(3分)
4.写出《少年中国说》中语句的象征意思。(4分)
(1)“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
(2)“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象征: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3)“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象征: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4)“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象征: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5.
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圆明园的毁灭》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物的珍贵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2)《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六、阅读理解。(15分)
春光美
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的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莲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会因为你看不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自身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可以去触模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得对吗,孩子?”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
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1.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2.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表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
②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指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①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委婉含蓄,体现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和爱心。
②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生活。
4.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3分)
花儿的开放与残缺、卑小无关,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都可有所作为;一个人只要用心、用爱去感受世间万物,就能体会生活的美好。
5.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2分)
这样结尾使读者觉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七、习作展示。(30分)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我们现在在校园里读书,了解校园里一草一木。二十年后的母校会是什么样子的?大胆想象,有层次、有条理地写出母校的变化,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情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