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13课 交通与通讯变化 课件(21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新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13课 交通与通讯变化 课件(21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1-01 16:2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
——李清照
情境创设一:
一、初识全貌:感受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情境创设二:由以下图片试述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历程?
慈禧太后的“龙凤专列”
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唐胥铁路上马拉车运煤
林则徐
钦差大臣
严禁鸦片
虎门硝烟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被道光帝革职查办
姓名:____________
籍贯:____________
学历:
____________
最大贡献:______________
个人结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詹天佑
广东南海县
留美海归(耶鲁大学)
设计施工京张铁路
劳瘁成疾享年
五十九岁
1901年汽车出现在上海
奔驰牌”白色敞篷轿车
有轨电车
链式传动自行车
????????????????????????????????????????????????????????????????????????????????????
中国沙船
1842年英国“魔女”号抵达上海,这是国人
见到的第一艘轮船。
轮船招商局
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万户飞天示意图
冯如在广州
燕塘准备飞行表
演。
冯如2号模型
姓名:____________
籍贯:____________
学历:
____________
最大贡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个人结局
_______________
冯如
广东省恩平
自学成材专攻机器制造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
师、制造者和飞行家
飞机失事,机毁人亡
1878年6月15日清朝
印制的壹
分银叁分
银及伍分
银邮票。
思考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原因。
原因:
1、外来先进技术的传入
2、洋务运动的推动
3、先进中国人的不懈的努力
问题归结: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项目
铁路
水运
航空
邮政
电报








传入:
自建
铁路
缓慢
发展
1876年,英商—淞沪铁路
1881年
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1888年
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到1911年90%铁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民国以后始终没有进入正轨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
近代航运业出现但艰难求生
尝试:1909
冯如——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8年
水上飞机
起步:
清末:
外商设”领事邮政代办处”;
1896”大清邮政局“
民国:
1913年撤驿站
1920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撤销外国”客邮’
自办电报开端:1877年
台湾
民国:发展缓慢
清末:
1909年
京张铁路建成
二、聚焦个案:探究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发展
情境创设三:阅读以下情景材料说出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缓慢的因素?
材料1.
英国人杜兰德铺设了一里多长的小铁路……手持冷兵器的士兵,直奔短短的火车道。“拆——”
一声令下,雄赳赳大怪物轰然倒地,余下的只是杜兰德一脸茫然的表情。
1876年,清廷用28.5万两白银将怡和洋行修建的从上海到吴淞的铁路购回,而后拆除并掷入大海?!
清政府只准许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以骡马曳引车辆。世人称为“马车铁路”
“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
材料2.当清廷要修京张路的消息传出后,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沙俄誓不相让,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达成协议:如果清廷不借外债,不用洋匠,全由中国人自修此路,双方可都不伸手。
材料3.石龙火车站,始建于1907年8月,1911年10月建成通车
。由当时的英国铁路公司建造,由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任铁路桥顾问。
二、聚焦个案:探讨近代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缓慢的因素: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技术落后;
中国的封建守旧势力非常强大,封建思想束缚;
经济落后,国家财政紧急困难等…….
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
起步的,(根本原因)
三、提升认识:感悟新式交通与通讯的引入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情境创设四:阅读以下情景材料说出近代交通与通讯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所有这一切,无意中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上海竹枝词有“申江好,男女不妨嫌。塌上横陈同倚枕,车中共载不垂帘。一任从观瞻”;
成都竹枝词有“汽车更比包车好,男女相逢坐一堆”;
材料三:据袁昶估计,庚子前后,仅顺天府穷民之中,“失车船踮脚之力,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材料四:俄国外交大臣维持揭示列强争夺路权的奥秘说:“欧洲列强十分清楚,在中国保障经济势力的有利方法之一是将铁路建筑权抓在手里。”

积极:
①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瓦解自然经济
②刺激了中国新式交通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一批因工商业而兴的城市迅速出现壮大
  
④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
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消极:
①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  
②列强加强对中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和掠夺
③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走这条路不是
中国民族选择的结果,而是外国影响造成的。于是而有种种变态”。
----陈旭麓
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所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