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被称为“八十年不遇的经济大衰退”。
1929年,华尔街股市形势急转直下。到了1932年股价已经缩水近90%
历史的回忆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1
.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
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其在
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掌握大萧条的特点、原因、影响
2.熟练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作用、特点。
仔细观看视频,回答:1.大萧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大萧条的特点是什么?
一、大萧条
1.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危机产生的原因
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到河里面去,大量棉花被烧掉。
1932年被房东赶走的273万户;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约占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的28%;许多人活活饿死。
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家里没有钱买煤,因为你爸爸失业了。”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
“因为煤太多了,不用挖了。”
材料一
材料二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的工资仅仅增长2%。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材料三
很多人梦想一夜暴富,把本来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钱疯狂投入股市,使得股票价格暴涨,严重的背离实际价格。
■
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卖不了那么多产品,
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这说明当时美国的社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
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企业盲目生产
贫富差距过大
股票投机过度
企业盲目生产
经济
危机
生产与销售
的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阅读下列史料,谈一谈这场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影响?
想一想
材料一
1929—193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55.5%
52.2%
32.0%
36.1%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他们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方法繁荣
愤怒的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遭巨大破坏
国际关系:以邻为壑转嫁危机,国际关系恶化
政治:社会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二、罗斯福新政
胡佛:我坚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自由放任好!
罗斯福:我要实行新政,政府应全面而积极干预经济!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新政”新在哪里?
当时的罗斯福总统,将如何说服国会议员通过法案?
要点应包括:
1、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2、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3、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农业
2、工业
1、金融
4、社会保障
历史的抉择与应对
主要问题
信用
(整顿财政金融)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改革体系;
作用
恢复银行运转;
恢复民众信心;
不到一周,全国银行总数的3/4,共13500多家银行复业,纽约股票价格猛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
金融危机(银行倒闭)
1929—1933年美国破产的银行达1万多家,占全国银行总数的49%,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
“幸福的日子又来了”
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46.2%。
工业危机(企业破产)
主要问题
过剩与秩序
(调整工业)
通过公平竞争法规、颁发蓝鹰标志
承认工人谈判权、规定最低工资与
最高工时
《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工人的保障问题?
作用
减少盲目竞争,消除生产过剩
缓和劳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农产品批发价格下跌了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61亿美元降到20亿美元,100多万家农场破产。
农业危机
主要问题
过剩与价格
罗斯福的措施
减耕减产;提高农产品价格;
政府补贴与收购
政府与各州农场主签订大量减耕减产的合同,小麦、棉花面积各减少1000万英亩,销毁猪620万头,羊500万只以上。凡拒绝签合同的农场,不得享受贷款和援助。
作用
减少剩余;保证价格
保障农民利益
1935年农民现金收入从1933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近70亿美元。
(人民版课本)
民生危机
1932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赶走;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约占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的28%。许多人活活饿死。
主要问题
温饱、就业与保障
罗斯福的措施
实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到1935年底政府共拨款30亿美元,向贫困人群直接发放救济金、食品和其他物资。
作用
增加就业;扩大消费
缓和矛盾;稳定社会
新政
“新”在哪?
利用国家政权全面干预经济
生产恢复柱状图
促使社会生产力回复,经济形势好转。
失业率下降
1933
缓解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行业
国家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1、缓解经济危机:使生产力得到恢复,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2、缓解政治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化
3、开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时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借鉴,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标志着资本主义从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罗斯福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在他的生日,全国有6000处地方举行祝寿活动,贺电长达12英尺。一次民意测验显示,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的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1932年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穷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实现这个目标,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
■工业:保障企业工人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权益;
■农业:政府给农民发放补贴;
■社会保障:发放紧急救助;以工代赈,扩大就业;给失业者、老人、残疾人等提供保险金、养老金等社会保障
新政的实质
报纸咒骂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是“敲富人竹杠”、“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社会保障法》出台后有人说“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共产党。
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有着更坚定的信仰!”
反对原因:新政保障劳工利益,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国家干预的方式与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相违背,不被理解;
无根本冲突:新政是从根本上维护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利益;
两者分歧:政府干预经济
这些人为什么骂罗斯福?他们与罗斯福有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两者分歧在哪里?
罗斯福新政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由此用一句话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实质(局限性):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新政的实质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1、缓解经济危机:使生产力得到恢复,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2、缓解政治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化
3、开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时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借鉴,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生,标志着资本主义从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局限性
: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的改革有没有理论支撑?
①新政进一步实践和推动了凯恩斯理论;
②凯恩斯主义对新政进行了概括和升华。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关系: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主张:国家应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不谋而合!
小结:
大萧条:(原因、表现、特点、影响)
罗斯福新政(内容、评价)
凯恩斯主义
随堂检测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
原因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
B、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C、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的矛盾
D、无限制的股票投机
2、罗斯福新政首先整顿的部门是
A、银行、财政金融系统
B、工业部门
C、农业生产部门
D、社会福利事业部门
A
A
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
用改良的方法克服危机
C.采用国有化的形式
D.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摆脱经济危机
4.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
①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②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③
开创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D
A
D
5.凯恩斯理论中“看得见的手”指的是
A.资本家的生产
B.劳动者的消费
C.市场对经济的自发调节
D.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6、关于罗斯福新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
B.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主义、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C.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D.它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作的调整
C